笔趣阁

少年文学>凤栖梧龙玄澈的番外 > 第86章 卷末定策(第2页)

第86章 卷末定策(第2页)

林夙脚步微顿,心头暖流涌过,低声道:“奴才明白。殿下待奴才,早已越主仆。”

“你知道便好。”景琰的声音很轻,却重若千钧,“前路艰险,孤能完全信任的,唯有你一人。你我……风雨同舟。”

“风雨同舟……”林夙在心中默念这四个字,一股酸涩与豪情交织的情绪冲撞着胸腔。他停下脚步,对着景琰,郑重一揖:“殿下放心,奴才……万死不辞。”

灯笼昏黄的光晕笼罩着两人,将他们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紧紧相连。

将林夙送回房,叮嘱小卓子好生照看后,景琰并未立刻回寝殿休息。他独自一人登上东宫最高的观星阁(虚构建筑)。

夜风凛冽,吹动他的衣袂猎猎作响。站在高处,俯瞰下去,整个皇宫大部分区域已陷入沉睡,只有零星几点灯火,如同蛰伏的兽眼。而宫墙之外,京都的万家灯火也已熄灭,一片沉寂之下,不知隐藏着多少暗流汹涌。

他想起林夙的谋划,想起漕运的危机,想起虎视眈眈的兄弟,想起龙椅上那位心思难测的父皇……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但他不再是那个只能隐忍、被动挨打的太子了。他的身边,有了林夙这把最锋利的剑,有了开始凝聚的力量。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他低声吟诵,目光逐渐变得坚定而锐利。这场夺嫡之战,他必须赢。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不辜负那个愿将性命托付于他的人。

与此同时,东宫厢房内,林夙并未立刻入睡。他靠在床头,就着床边小几上的烛光,翻看着一本刚刚带回来的、关于漕运河道历年修缮记录的档案。肩伤阵阵作痛,但他浑然不觉。

小卓子在一旁打着瞌睡,头一点一点。

林夙的指尖划过纸页上一个个地名、数字,脑海中飞运转,试图将这些枯燥的信息与赵怀安带回来的情报、王猛那封残信联系起来。他知道,时间紧迫,对手不会给他们太多准备的机会。

他必须更快,更准。

窗外,一阵夜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出沙沙的声响。林夙抬起头,望向漆黑的夜空,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就像殿下说的,风雨同舟。那他便做这风雨中最坚韧的藤蔓,死死缠绕住东宫这艘大船,直至彼岸,或……共沉沦。

翌日,清晨。

景琰一如往常上朝。在朝会上,当有官员提及漕运损耗问题时,他并未回避,而是主动出列,呈上昨夜拟好的奏章,言辞恳切地请求朝廷重视漕运积弊,彻底清查,以安民心。

皇帝看着奏章,又看看台下神色平静的太子,眼中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深意,最终准奏,下令由都察院、户部、工部联合派员巡查漕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退朝后,几位御史围上来,言语间依旧对宦官升迁之事颇有微词。景琰态度谦和,表示定当恪守祖制,严格约束东宫属下,甚至透露会减少林夙在公开场合的露面。

这番姿态,暂时安抚了部分清流官员。

而东宫内,林夙已换上了掌案的青色袍服,虽然脸色依旧不好,但精神尚可。他开始正式接手典簿局的文书工作,表面上只是按部就班地整理档案,登记造册,暗中则按照昨夜与景琰商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筛查着与漕运、户部相关的所有信息。

赵怀安那边,暗卫的训练在加紧进行,对漕运案的暗中调查也在同步推进。苏婉如则谨慎地处理着东宫与外界的文书往来,过滤着各种信息。

一切,似乎都按着新的计划稳步推进。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愈湍急。

这日午后,林夙在查阅一份三年前工部关于漕船修缮的报销清单时,指尖忽然一顿。他注意到,有一批用于更换船板的优质木材,报价高出市价近三成,而经办官员的签名处,是一个他有些眼熟的名字——范同知,此人曾是户部尚书钱有道的门生,现任漕运衙门的一名分司主事。

一条细微的线索,似乎隐隐浮现。

同时,赵怀安带来密报,有人在黑市上大量收购陈粮,似乎欲与漕粮进行调换牟利,而收购者的背景,隐约指向二皇子府的某个管事。

山雨欲来的压抑感,越来越重。

傍晚,景琰回到东宫,与林夙在书房简短交流了各自得到的信息。

“树欲静而风不止。”景琰看着窗外渐沉的夕阳,语气凝重,“我们的对手,比想象中更急切。”

林夙立于他身侧,轻声道:“既然风已起,那便乘风破浪。殿下,第三卷的序幕,已然拉开了。”

景琰回,看向林夙沉静的侧脸,两人目光交汇,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坚定与决然。

是的,裂帛之始,当以血与火为墨,在这权力的画卷上,划下第一道惊心动魄的笔触。

喜欢凤栖梧宦海龙吟请大家收藏:dududu凤栖梧宦海龙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