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他曾听乌兰军的一位军使说,前凉州都督夏翊是太子的心腹大将。
思及此,张砚良担忧道:“凉州官员贪墨一案必定会牵涉东宫,万一晋王殿下不愿得罪太子殿下……”
朱砂笑道:“你放心。要不是这案子一定会牵涉东宫,晋王殿下没准还不想搭理你这个小县令。”
“啊?”
张砚良听不出朱砂的言外之意,但见她一脸淡然,自己也多了几分信心:“行,我即刻差人去城外守着。”
朱砂怕他打草惊蛇招致灭口,特意叮嘱道:“此事干系重大,稍有不慎便是灭门之祸。你切记勿要外传,尤其要小心凉州来客。”
“我明白。”
张砚良捡起地上的茶壶,擡袖擦去泪痕。
而後,他提着茶壶哼着小曲儿出门,又变成了一脸苦相,任人欺负的张砚良。
他刚走,朱砂眼珠子一转,妙计浮上心头。
等她回到长安,定要找机会把消息透露给齐王。
届时,齐王与晋王双双发难,不知太子还敢不敢再骗她去华州?
一想到太子的惨状,朱砂忍不住笑出声。
方絮与徐雁声看向她,面上无奈与无语交织。
眼见方絮欲言又止,罗刹急忙开口:“我猜测,他们三人并非十五年前成为煞鬼,而是最近才变成煞鬼。”
至于如此猜测的理由?
罗刹细细道来:“如我早先所思,三人对已为鬼魂之事浑然未觉。起初,我以为是救他们的女鬼所为。但适才听玄规说起凉州都督府曾呈上窦大将军的甲胄。”
依照张砚良所说,窦大将军死前,曾被二十馀人护在中间。
若夏翊曾挖出窦大将军,那其馀的士兵,极有可能也曾被掘出。
而且,程不识三人死时,岩山大雪,雪深六尺。
王舆如何能看到落叶飘飘之景?
除非他们并非十五年前成为煞鬼,而是去年秋月被挖出来後,才成了煞鬼。
“这是何意?”方絮率先发问,“他们死于十五年前,魂魄早已离体。依你之言,岂非他们的魂魄一直在肉身中?”
徐雁声接着道:“人死魂离,此乃天道。”
罗刹一时解释不清,朱砂推开门,看着院中的雪虐风饕:“我猜是那场雪,掩藏了他们的肉身,也困住了他们的魂魄。”
“对,雪。”
罗刹伸手接过一捧雪,掌心的凉意,慢慢遍及全身:“雪缚亡魂,雪会阻断阴阳之路。程不识三人当年被埋于积雪之下,导致魂魄并未离体,困于肉身中。”
方絮:“挖出来,又是何意?”
罗刹反问她:“若你是凉州都督夏翊,你会如何平安贪下这笔钱帛?”
方絮行走江湖多年,对朝堂之事一无所知。
面对罗刹的问题,她脱口而出一句:“直接贪下,不行吗?”
“不行。”
一旁的萧律斩钉截铁道:“凉州不仅有都督,还有刺史,甚至满城的百姓。朝廷对贪腐一事查的极严,如何瞒过所有人的眼睛?若我是夏翊,我会光明正大挖出尸骨,再假借部分忠骨残缺为由,在凉州建一座忠烈冢。”
从古至今,送尸所费远远高于掘尸所费。
岩山一战中阵亡的将士,多是外乡人,车马钱自然高。
而夏翊只需要派人掘出尸骨,挑几具凉州籍的尸骨,大张旗鼓地送回。
剩下的,全部就地安葬,截留对应钱帛。再以“超度忠魂”为名,建忠烈冢应付。
如此,这笔一万六百贯,并麻布四百匹的丧葬费。
便能有大半,尽入私囊。
萧律:“此事已过一年有馀,凉州与朝中均无半点风言风语传出。想来夏翊这出瞒天过海之计,十分成功。”
罗刹:“程不识三人被挖出後,真正的死亡才算开始。三人中,数王舆死前伤得最轻。他能见到女鬼,或许是濒死前的回光返照。”
“他们不知自己是鬼,只因他们的记忆停留在了奔赴战场的那一刻……”
茫茫大雪分割阴阳。
他们浑然未觉,他们曾奋勇杀敌,他们早已死去。
他们被挖出丶又被抛弃,只能自己找回归乡的路。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元·无名氏《醉太平·讥贪小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