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巷
“……没有。”
江别川默默摇头。
陈我愿听着,假装毫不在意地吃饭,心说江别川他家从前在哪个学区房,不会是好久之前林迈看出租单子的那家吧。
清早风正好,太阳光掺着风吹起校服衫,凉凉的。陈我愿穿过操场到高一B部教学楼,门口许多摆摊的年轻人,卖鲜花或者手工编织物,而路过的那些同学也怀里抱着花束,他这才想起来是教师节。
门口走廊值日生在拖地。
“上周四丢的班费有没有人去自首啊?”
“一个星期了,该给个说法了吧。”
“不知道哎……”
陈我愿“报告”一声进来,一眨眼,看见讲台上堆了许多花和礼物——
班主任挟着书本进教室,即使过了这麽多年的教师节,也从来没有丧失过新鲜的感动。
“这些是……”他看着满桌的礼物,又看向台下的同学们。
班长夏雨阳带头:“张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
班主任看着桌上一大束鲜花,以及十个办公椅子腰靠,还有润喉糖,防脏手的粉笔套,甚至一盒茶叶,有点诧异,咳嗽两声:“你们一起出的钱?同学们真是有心了,这麽破费……”
班主任话落,其馀同学在座位一个接一个送祝福,而他们的声音逐渐汇聚到一起,逐渐变成了整齐一致。
“老师教师节快乐!”
待到班里静下来,夏雨阳才站起来说:“老师,你忘了,这是我们用班费买的!”
“上周四让您以为钱丢了,挺不好意思的,还让宣传委员背黑锅……其实那六百六十块钱,一直都在我们这。我们就是想给您一个惊喜,同学们‘沆瀣一气’都假装惊讶不知道,总之您误会宣传委员了!”
她满脸笑,话落看向江别川的方向。
“原来是这样吗……谢谢同学们。”
班主任无措惊讶之馀,欣慰又感概,默默点着讲台上那一堆靠枕,都是些花花绿绿的小动物。
“哎,你们也不用买这麽多,那些班费本来就是给你们学习用的……”
夏雨阳“哎”了一声继续解释:“张老师,这些都是我们的心意!一点都不多!”
——即使明眼人都看出来,班费一事就是借教师节转圜的,实际怎样还真说不准,但也没有人再去追究了。江别川捧着语文书,轻轻舒一口气,听着同学大笑後的早读声,垂下眼睛,似是终于安心。
罕见地,杨清也没打瞌睡,静静地将目光投向江别川。彼时门窗清风拂过,吹起干净利落的短发,也吹动教室後那一排绿植与鲜花。
……恍然间,她的思绪回到一年前,第一次实打实认识江别川的时候。
杨清家庭条件很一般。
爸妈由于茶米油盐的问题频繁吵架,当初的浓情蜜意早随现实而淡漠。他们在花桥镇颠倒黑白地打工,对清水镇上的老人不管不问,更别提拖油瓶女儿。
爷奶省吃俭用,种菜营生,将积蓄留给孙女学习。结果杨清拿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买手机,想跟她爸爸妈妈联系。然而那边不是摔酒瓶的声音就是撕心裂肺的尖叫辱骂,杨清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家的支离破碎,不抱希望了。
她就用智能手机找兼职,然而自己未成年,根本没有什麽赚钱的路子。
因为没钱,她就近上了清水镇中,虽然镇中风气混乱,但前两年都没影响到杨清,她只是专心照顾爷奶,沉迷上网,成绩普通而已。直到初三这年五月,她开始结交一些校内外人员,跟着一些不务正业的男生女生厮混,其中就包括一个叫水姐的女生。
那个水姐长得很漂亮,她化妆,抽烟,染指甲,身边的男的一个接着一个换,在这个逼仄的学校过得风生水起,名牌口红和包的花销都像流水一样快。
杨清很容易拿到了水姐的联系方式,在某个周末傍晚赴约,说去一个居民区赚钱。
在这之前,水姐只是绕着她走了两圈,拍了个照片,而彼时杨清长发乌黑,一双杏眼看起来乖乖的,整体条件都蛮不错。
“我稍微给你捯饬一下,你换掉校服,穿我这条红裙子去。你按这个地址,最多三个小时吧,大概能赚二百。做得好了一晚上说不定五百六百,全看你顾客咯。”
听完水姐的话,杨清满心希望地换上体面的衣服,照着给的地址曲曲折折地穿过小路,离开学校,还过了一条镇上的河,才看见那个古旧的民房区。
彼时江别川正在这附近裁校服,初三个子长高,裤脚有些短,又没钱再买一套新的,只能拿二十块钱来摊子上接。
过条河的老婆婆这儿便宜,缝得也好。起初刚回维江,穷得买不起新衣裳的时候,他和他妈都是来这改旧衣。
江别川坐在裁缝摊旁的石桥边,一擡头就看见打扮艳丽的女生,几乎是浓妆艳抹的程度,晕乎乎地往弄堂里走。
他早眼熟了这个隔壁班的女生,还知道她就是在菜市场卖菜的奶奶常提的孙女,不禁将目光尾随了两三分钟。
然而三分钟过去了,杨清还在他视线内转,江别川就大概知道了,她对此处并不熟悉。
他有些疑惑,往那条路里边走,拐几个弯倒是也可以回去。于是他拿上裁好的校服,慢慢跟了上去。
越往老弄堂里走人越少,此时天渐黑,草丛里传来蛐蛐的叫声,风一吹,门前低矮合欢树就摇下暗红一片。
杨清努力寻找地址上的门户,江别川默默在後边跟着,距离不远不近。
“笃笃笃——”
暗夜里,杨清伸手敲门,此时她还没意识到水姐给她介绍的什麽工作,只是觉得夜风有些凉。
“咯吱”一声门开,门後男的戴着铁链子,先对着手机验过人,之後拿过她手里的地址,才引人进来。
混混朝外瞅了两眼,江别川挪到了开枝散叶的合欢树底下,远远的有几声狗吠,他就没有被发现。
“赶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