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百度 > 番外三 张仲景的心愿(第2页)

番外三 张仲景的心愿(第2页)

他停下脚步,透过隔离玻璃窗看向里面忙碌的病房,声音低沉:“而且,每天新增的病例数还在上升。我们担心,一旦形成大规模的交叉感染或者出现超级细菌,情况会彻底失控。所以,张大夫,这次真的需要您出手,看看中医有没有什麽更好的办法,特别是对于这些重症患者和抗药性强的病例。”

“明白了。”张仲景的眼神依然很沉稳,没有半点忧色,“那我们先看看病案。”

“行,我让他们给您介绍一下详细情况。”

。。。。。。

但是,张仲景的第一个汤方失败了,或者说,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他初时判断此次疫病为湿热蕴结,因此开出的方子以葛根芩连汤配合芍药汤为基础,意在清热燥湿丶调气和血。这个思路很清晰,是应对此类痢疾的经典法度。

药喂下去後,部分轻症患者的发热和里急後重感有所减轻,这让团队初期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对于那些重症,尤其是已经出现面色苍白丶四肢不温丶脉象微细等“邪陷正衰”迹象的病人,药力如同石沉大海。他们的腹泻次数并未显着减少,虚弱的状态持续加重,甚至有两人因为严重的脱水和高热引发了抽搐。

专家组里还有不同的医生。

有一位是来自省疾控中心的西医专家刘主任,对于中医一直不是很感冒。

他看着监护仪上起伏不定的数据,眉头紧锁,终于忍不住开口:“张老,您的方子对部分病人有效,我们认可。但对于这些危重病例,我觉得细菌毒素和炎症反应才是主因,我建议必须上更强效的广谱抗生素,同时进行全面的生命支持,不能再等了。”

刘主任知道省里面的领导很看重张仲景,也希望中医能够在疫病治疗上做出一点成绩,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露出锋芒,而是选择配合市二医院和张仲景的疗法。

如今看到药方并不起效,他自然也就不客气。

张仲景看着病案,沉默地点了点头。医者以病患为重,他明白对方的担忧。

“刘主任所言在理,危重之际,当用非常之法。请按你们的方案施治,不必顾虑我。”

他没有固执己见,而是默许了西医方案的全面介入。但是,他也没有放弃。事实上最近这两年他一直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模拟着如果一场疫情如果发生了,用自己擅长的东西如何治疗。

“张老师。。。。。。”跟着他一起来到林山市的钱博江,看着刘主任团队迅速接管了重症病人的治疗方案,忍不住凑到张仲景身边,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平与急切,“这,他们这评判得太武断了!中医用药讲究的是循序渐进,调和阴阳,哪里是一剂汤药下去就能立竿见影的?这才一天多的时间,药力可能才刚刚抵达病所,出现反复也是常有事。那位刘主任,未免太过心急了!”

张仲景闻声,从自己的思绪中稍稍抽离,看向身钱博江。他并没有失落或愤懑,反而露出一丝温和的丶近乎宽慰的笑意,轻轻拍了拍钱博江的肩膀:

“博江,医者眼中,唯有病患安危最为紧要。刘主任的法子,也是救人之术,并无不妥。”

许是他的态度平和,让钱博江也慢慢松弛下来。

张仲景顿了顿,语气转而带着一种洞悉的淡然,“况且,首方没能扭转乾坤,确是因为药方本身可能就存在问题,而不单单是时日不足的原因。。。。。。”

但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他的话音渐渐低了下去,仿佛不是在回应钱博江,而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他的视线越过了学生,飘向窗外那被暴雨洗刷後依然阴沉的天空,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在身旁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钱博江现在对老师已经十分了解,知道这是他陷入到了沉思的表现,本来还想再说些什麽,立刻噤声,然後迅速将门关上了,给张仲景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空间。

张仲景的眼神骤然聚焦,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墙壁,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洪水。。。。。。寒湿。。。。。。直中太阴。。。。。。是了,我先前只虑热和毒,却忘了这林山洪水带来的根本。。。。。。”

钱博江听不太懂,有些茫然,但显然张仲景已经彻底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风暴之中。

他再也顾不上身旁的人,猛地转身,几乎是步履生风地冲回了那间堆满病历的临时办公室,一把抓起了桌上的笔,在那张写有首方的宣纸上,重重划下几笔,然後在一旁的空白处,开始飞快地书写新的药材名。

钱博江跟在他身後,轻轻替老师掩上门,自觉地守在了外面。

。。。。。。

就在张仲景呕心沥血研究出新方之际,刘主任那边的强力抗生素疗法也遇到了瓶颈。虽然勉强控制住了部分患者的感染,但病情进展极其缓慢,且多位老人出现了肠道菌群失调的腹泻,身体愈发虚弱,恢复遥遥无期。

刘主任看着最新的检查报告和病床上气息奄奄的病人,烦躁地揉了揉眉心,语气沉重:“还是没用。细菌像是被压制了,但人体的机能也快被拖垮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整个专家组的氛围都显得有些压抑。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张仲景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坚定。

“诸位,”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有一新方,或可一试。”

他将手中的方子放在会议桌中央。立刻,几位专家都围了上来。

刘主任看不懂,只能看向专家组里其他的中医专家。

“附子?干姜?红参?这是不是太冒险了?病人现在炎症指标还很高,体温也未完全平稳,用这麽多大热大补的药材,万一火上浇油,加速细菌繁殖,或者引发更剧烈的炎症风暴,後果可不堪设想!”

组里面有中医都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他们在来之前自然也听过张仲景的名气,知道他用药很大胆,但没想到这个关键时刻他还能这麽大胆。

“不过,我觉得倒是可以一试。”市二医院中医科的主任却眼前一亮,看出了张仲景的辨证思路,“妙啊,妙得很!”

“不过,我觉得需要保留部分现有的西药治疗。”

于是,他们针对这个方子开展了激烈的讨论。

张仲景也加入了其中。他倒是不在意这个,反倒一直都很享受这个这个激辨的过程。大家讲自己的思路和顾虑,用现代人的话说这是什麽?

头脑风暴!

实在是很贴切很美妙,比起以前只能自己一个人苦苦思考要好得多。他甚至还当场改了其中一个药材的用量,药方更臻成熟。

最後,他直接立下了军令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