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永夜启明之诗活动内容 > 第 68 章(第1页)

第 68 章(第1页)

第68章

医院单人病房的窗户隔绝了外界大部分噪音,只留下一种被过滤後的丶城市模糊的低沉嗡鸣作为背景。空气里消毒水的气味顽固地盘踞着,试图覆盖掉所有不属于此地的气息,包括季梧秋身上残留的丶从“回声”塔带回来的淡淡铁锈与尘埃味。她靠在摇起的病床上,右肩的伤口已被重新清理丶缝合丶固定,厚重的绷带下,持续的钝痛被强效镇痛剂暂时压制,转化成一种沉闷的丶仿佛身体一部分被剥离後的空洞感。左臂静脉埋着的留置针连接着缓慢滴注的抗生素和营养液,冰凉的药液流入血管,带来一丝存在感的提醒。

她闭着眼,但并未入睡。脑海中如同循环播放着无法关闭的影像:“谐振师”那双空洞如同精密仪器的眼睛,他手腕上幽蓝旋转的螺旋符号,他那些关于“频率”丶“噪音”丶“秩序”的冰冷呓语,以及最後那句将她们标记为“干涉条纹”的丶令人极度不适的审视。这些画面与之前“雕塑家”的威胁丶“衔尾蛇”的阴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沉甸甸地压在她的意识之上。

身体的疲惫达到了顶峰,每一寸肌肉都在叫嚣着需要休息,但精神却如同被上了发条,在高度警觉与深入思考的轨道上疯狂运转,无法停歇。她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太阳xue血管突突跳动带来的细微胀痛。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几乎没有发出声响。姜临月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和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她换下了沾染尘土的户外装备,穿着简单的便装,脖颈上的疤痕被衣领妥善遮掩,只有眉眼间那一抹挥之不去的疲惫,泄露了连日高强度工作和精神压力留下的痕迹。

她走到床边,没有立刻说话,先是目光快速而专业地扫过季梧秋床头的监护仪屏幕,确认各项生命体征数据稳定,然後才将视线落在季梧秋过于苍白丶甚至透着一丝灰败的脸上。她看到季梧秋即便闭目休憩,眉宇间那道褶皱也未曾完全舒展,紧抿的嘴唇缺乏血色,呼吸虽然平稳,却带着一种刻意控制的丶不易察觉的浅薄。

姜临月将平板和报告轻轻放在床头柜上,动作轻缓,没有发出任何可能惊扰到对方的声响。她拉过床边的椅子坐下,姿势依旧挺直,但微微向後靠向椅背的动作,还是泄露了一丝她自己也亟需休息的状态。她没有出声询问“感觉怎麽样”之类徒劳的问题,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像一尊沉默的守护雕像,目光落在季梧秋搭在薄被外丶正在接受输液的那只左手上。那只手,指节分明,因为用力而显得有些僵硬,手背上青色的血管在苍白皮肤下清晰可见。

病房内一时间只剩下输液泵极轻微的推动声,以及两人交织的丶轻浅的呼吸声。

几分钟後,季梧秋缓缓睁开了眼睛。视线先是有些模糊,适应了光线後,对上了姜临月沉静的目光。那双眼睛一如既往的清澈,像秋日深潭,此刻却仿佛比平时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丶复杂的底色,有关切,有凝重,有对未知局势的审慎,或许……还有一丝与她感同身受的丶被无形压力笼罩的共鸣。

“数据分析有初步结果了。”姜临月开口,声音不高,带着熬夜後的微哑,却依旧保持着清晰的条理。她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题,这是她们之间最有效率的交流方式。

季梧秋微微动了一下头,示意她在听。这个微小的动作牵扯到颈部和肩部的肌肉,让她几不可察地蹙了下眉。

姜临月拿起平板,调出几张图表。“对‘谐振师’装置残留数据的初步解析显示,他使用的‘跨模态干扰’信号,其核心算法基于一种……非欧几里得时空的拓扑模型。”

季梧秋的瞳孔微微一缩。非欧几里得时空?拓扑模型?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常规犯罪甚至一般前沿科技的范畴,涉足了理论物理和高等数学的深水区。

“简单来说,”姜临月似乎知道她的疑惑,用尽可能直观的方式解释,“他不是在简单地叠加声波或光脉冲。他是在构建一个微型的丶扭曲的‘感知时空场’。在这个‘场’中,受害者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流不再遵循正常的因果律和逻辑关联,而是按照他预设的丶充满悖论和认知陷阱的‘规则’进行重组。这就像……将一个人的意识强行塞进一个克莱因瓶或者莫比乌斯环,让他们在无限的逻辑循环和感官矛盾中崩溃。”

这个解释让季梧秋背後泛起一层寒意。将杀人手段上升到扭曲感知时空的维度,这已不仅仅是残忍,更是一种对人类认知根基的亵渎和玩弄。“谐振师”的“脑洞”和危险程度,再次被刷新。

“能反向推导出他的算法来源吗?或者找到防御方法?”季梧秋的声音因震惊而更加沙哑。

姜临月摇了摇头,眼神凝重。“算法结构极其复杂且自加密,短时间内无法破解。防御……理论上,需要能够实时生成并覆盖他那个‘扭曲场’的逆向‘规则场’,这需要同等级别的计算力和我们对人类意识更本质的理解。目前……做不到。”

希望如同风中残烛,再次摇曳欲灭。

季梧秋沉默了片刻,消化着这个令人无力的信息。然後,她将目光从平板屏幕上移开,重新看向姜临月,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头已久的问题:“他对我们说的……‘干涉条纹’……你怎麽看?”

姜临月放下平板,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这是一个认真思考的姿态。她没有立刻回答,目光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仿佛在组织语言。

“从物理学的角度,”她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冷静,“当两个频率相近的波相遇时,会因叠加而産生干涉现象,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谐振师’用这个比喻,可能是在描述我们之间因频繁接触丶共同经历高压力事件而産生的……某种心理或生理上的相互影响和同步化趋势。”

她顿了顿,擡眼看向季梧秋,眼神坦诚而直接:“这种‘同步’可能体现在应激反应模式丶决策倾向丶甚至……某些基础的神经活动节律上。在他看来,这种由两个独立‘振源’耦合産生的丶新的‘波动模式’,是复杂且‘嘈杂’的,因此值得观察和研究。”

她的分析剔除了情感色彩,纯粹从现象出发,却精准地戳中了季梧秋内心那份模糊的丶不愿深究的感知——她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超越普通同事或战友的丶难以言喻的默契与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在危机关头是助力,但在“衔尾蛇”这类组织的审视下,却成了危险的“特征”。

季梧秋看着姜临月,看着她平静叙述时微微颤动的睫毛,看着她交叠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的指尖。她知道,姜临月同样清楚这份“干涉”的存在,并且以她自己的方式,在冷静地面对和分析它。

“他认为这是‘噪音’。”季梧秋低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冷峭。

“从他的扭曲逻辑来看,任何无法被他的‘秩序’框架所容纳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都是噪音。”姜临月回应道,语气依旧平稳,但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丶类似于讥诮的情绪,“但生命本身,就是由无数‘噪音’和‘干涉’构成的丶远超任何简单‘秩序’的复杂系统。”

这句话,像一道微光,穿透了季梧秋心头沉郁的迷雾。她看着姜临月,看着这个总是用理性和数据构筑防线的女人,在此刻说出了一句近乎哲学辩驳的话。

病房内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不再充满无力感和压迫感,而是弥漫着一种奇异的丶相互理解的平静。她们共享着同一个秘密,面对着同一个庞大的丶隐匿于黑暗中的敌人,也承受着同一种被当作“研究对象”的诡异压力。

输液管里的液滴,一颗颗落下,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过了许久,季梧秋再次开口,声音带着疲惫,却有一种重新凝聚起来的力量:“下一个……不知道会是什麽。”

姜临月看向她,目光沉静如水:“无论是什麽,数据需要收集,模式需要分析,威胁需要评估。”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而我们,需要保持‘同步’。”

季梧秋迎着她的目光,在那片深潭般的平静下,看到了与自己相同的丶绝不後退的决意。她极轻地丶几乎不可见地点了一下头。

无需更多言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