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夫郎好香却只想和我做兄弟免费阅读 > 第223章 朝堂二 你打算如何补偿我(第1页)

第223章 朝堂二 你打算如何补偿我(第1页)

第223章朝堂(二)你打算如何补偿我?……

一连半月有馀,大恒朝堂之上,每日都有一个完整“纷争流程”要走。

心照不宣,异常默契。

先是平稳奏禀近日政务。接着转到近日核心议题,集中讨论水患引起的收税和军费问题。这一阶段,起初尚能和气对话;引经据典不足以说服对方时,便开始高声论辩;辩解不通,认定对方冥顽不灵,就开始撕破脸皮对骂。

不过文人骂架,新奇生动,与市井对掐却有几分区别在。

比如这边说对方“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对方直接反击“何不以溺自照面,是否就是那井蛙丶夏虫?”。

一方横眉冷对,“竖子不足与谋”;一方怒发冲冠,“朽木不可雕,粪土之不可圬”。

等大殿之上出现“老而不死是为贼”“多行不义必自毙”等语词时,骂架环节差不多开始上头,胡须飞起,脸红脖子粗。此刻一旦一方之人不小心蹭到对方衣袖,或者对方吐沫星子喷到这边人的面上,好了,纷争立马升级!

怒目圆睁,老拳相向。扯帽花的扯帽花,抓胡子的抓胡子。瘦骨挥宽袍,笏板交叠响,打得不可开交。

一群老骨头,手脚并用,也就是个鼻青脸肿丶有碍观瞻罢了,出不了什麽大事。尤其有孟知彰这位身上有些功夫的後生从中“斡旋”,又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安全系数,将杀伤力降低好几分。

孟知彰作为天子“近臣”的翰林编修,虽有上朝的权利,但在一衆重臣老臣跟前,还属于人微言轻。且出入朝堂,许多关系并不明了,各种情况也未尽明,此时在一锅粥似的朝堂上“代入式”旁观,是最明智的选择。

何况身为朝堂主宰的赵真,自己也在冷眼旁观。

眼前的这出戏,朝堂已经上演了数十次,赵真虽习以为常,但到底心烦。

他揉揉眉心,向一旁掌事大太监转了下手指。大太监会意,端了盏凝神的龙凤团茶过来。

赵真喝了两口,看看堂下乱成一团的臣子们,心中叹口气。

每当遇到稍稍大点的事情,这群老骨头便开始摆出文死谏丶武死战的架势“对打”。似乎自己在朝堂上言辞越激烈,拳头越用力,自己的忠心便越大,自己之于大恒社稷丶之馀百姓万民的功劳也越大。

作秀!

每当此时,赵真心中横亘的一根尖刺,便开始隐隐作痛。若此事发生在那老头子当年在朝时,他又会给出怎样的解决办法?他总是最有主意的,只是性子古怪,说话也冲,还总冷脸,着实不太招人喜欢。

很多时候,竟敢当衆顶撞自己。自己是谁?大恒朝九五至尊的皇帝,若不小心被他揪住点什麽,那可是半点情面也不留。

或许是上了年纪,开始念旧;亦或许这皇帝当久了,大而无当的马屁听得太多,了然无趣,想听一些没那麽好听的实话。

无人处,赵真时常也会想起那倔老头子的一些好来。

当年南时着实太倔,哪怕他稍稍低头,服个软,他这个皇帝也不至于动那麽大气,将当时主持新政的大小官员一撸到底。

就在这个大殿上,是他赵真亲口下的令,当朝扒了南时的朝服,将其投进大牢。

那天阳光异常刺眼,射得赵真的眼睛疼了许久。从那之後,他便再没见过南时。不过等赵真冷静下来,并没有对南时赶尽杀绝。这麽多年过去,不知这老东西去了哪里,鬓角白发是不是又多了几绺。

只是时过境迁,不知那位倔脾气是否还在,如今放眼朝堂,闹得虽欢腾,内里却是一派死气沉沉,哪有半点当年……

赵真睁开眼皮,扫了眼面前乱成一团的朝堂,目光被一个人猛地绊住。

他自己亲封的新科状元,孟知彰。

孟知彰正将一位脸上挨了一拳,脸面上过不去,正要倒地撒泼的红袍老臣单手扶起来。

虽身处如此喧嚣糟乱的场景中,他眉宇间那份气定神闲越发惹眼。一衆重臣堆里,这位初出茅庐的後生却能表现得如此不卑不亢丶游刃有馀。

这份气度……赵真半吸一口凉气……像,着实是像。

具体哪里像,赵真自己也说不好。

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一度怀疑那老头子此刻正立在堂下,眼睁睁看着这满朝文武发疯。

赵真忽想起不知谁跟他提过一句,说近来南时在东盛府什麽书院教书,等换得些银钱,便四处游山玩水吃果品茶。赵真的眼睛又在孟知彰身上打了几个转,这孟知彰就是东盛府人,会不会也认识这老头子?

堂下太吵,赵真正要示意掌事大太监去将孟知彰叫过来问话,忽听得堂下一人高声啓奏。

“父皇,儿臣有要事要禀!”

是懿王赵措。

不论人情往来,还是朝政事务,懿王赵措向来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百次锦上添花,不如一次雪中送炭。话句话,一个人没到走投无路,他不会伸出援手;一件事,在别人那里没到穷途末路丶计无可施,他哪怕一百条计谋烂在肚子里,也觉不会提前透露半分。

哪怕这个人,是他的父亲;尤其这个人,是他的父亲。

身为帝王,过多的行为喜好展露,是忌讳。不过身为受宠皇子,赵措自是知道,当那盏龙园胜雪端至御前时,也就意味着当朝皇有了些道尽途殚的疲惫。

赵措明白,时机成熟了。是时候轮到他这位懿王献计邀功了。

而且促使懿王意识到必须“此刻”站出来,是因为他看到自己的父皇正用一种他甚是陌生的眼神,看向那位鹤立鸡群的孟知彰。

从小到大,他从未在自己父亲脸上看到过这种眼神。好奇?探究?赞许?欣赏?甚至……疼惜?

他顺着那道陌生的眼神望过去,绿袍加身的孟知彰,在一衆东倒西歪丶衣衫横斜的红袍重臣中,越发显得长身玉立,眉目清正。

一种不好的预感,隐隐浮上赵措心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