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三司是这三司啊!恍然大悟。]
[感觉自己好没学问,什麽都不知道。]
[高中是人生知识的巅峰,我们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好惨呀,嘤嘤嘤。]
[咦惹,恶心心。]
明,弘治七年(1494)。
邱浚失笑,照现下的标准来看,这天幕背後的後世之人们简直无知得可爱。邱浚又叹息,看来後世已经没有三司了,相同职能的机构应当也与三司大不相关,不知道变成了什麽样子。
【在都察院之外,明朝还有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名字叫给事中制度。洪武六年朱元璋按六部的建制设立了六科,六科各置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若干。点对点监督了属于是。给事中与监察御史合称为科道官。以上都是比较正常的朝廷监察机关,是不是已经感觉到老朱的控制欲了吧?猜到我要讲什麽了吗?】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眉心一跳,他怎麽就控制欲强了?不知道天幕要说什麽,但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锦衣卫!]
[锦衣卫]
[锦衣卫帅哥]
……
【大家回答的都非常对,大明怎麽能少得了锦衣卫呢?飞鱼服是大明不可缺少的色彩啊!提起锦衣卫就不得不提起和锦衣卫配套的东西厂,二者合称厂卫制度】
明,永乐十四年(1418)。
朱棣有点不理解,飞鱼服难道是锦衣卫的标志吗?为什麽把飞鱼服和锦衣卫紧密联系在一起?
【锦衣卫是洪武十五年设置的,这一年御使台改名为都察院。这一年朱元璋受的刺激大了,五月爱孙朱雄英薨逝,八月发妻马皇後病逝,要不是好大儿还在,朱元璋怕是会当场发疯。】
[可惜好大儿在洪武二十五年也没了]
[好惨一孤寡老人。]
【是啊,所以朱元璋变成了朱疯子,为了给孙子铺路,开啓了发猪瘟一般的洪武大屠杀。】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都顾不上天幕说他发猪瘟了,他现在就想发疯,他的秀英,他的雄英,他的标儿。
朱元璋一口气没喘上来晕倒了。
早在天幕出现的时候,为了以防万一,马秀英就叫了太医,朱元璋还笑她多事,这不,还真用上了。
年迈的老太医很怵朱元璋这个皇帝,本想辞官回乡,但朱元璋就是不放人,可见老太医的医术之高。老太医取出银针,轻轻扎了朱元璋几个穴位,朱元璋就醒了。
悠悠转醒的朱元璋已经顾不得这个不痛不痒的回旋标,他只想知道他的雄英他的秀英是怎麽没的,该怎麽救!洪武十五年,还剩下一年,说不定还不到一年,该如何是好?!还有标儿,他怎麽舍得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
朱元璋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年迈而孤独的自己坐在御案後写下一个个斩首的朱批,许许多多人为此丧命,发猪瘟!呵!後世人说的倒是不错,无妻无子无孙,他就是一个没有理智的疯子!
“妹子,你可不能有事啊!”朱元璋握紧听到消息後赶来的马秀英的手,双眼通红泪流不止。他的心又酸又疼,仿佛真的已经经历了那晚年孤寂的痛楚。
神隐的系统:那是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构建的平行时空啊~
大臣很焦虑,上一个发猪瘟的是晚年的汉武帝啊,他们可不想体验一遍“丞相消消乐”“九族连连看”“洪武大屠杀”。
【孙子不争气,朱八八牟足了劲给子孙後代谋福利,用国库养猪,孙子一上位就削藩,削藩就削藩吧,人汉武帝都知道搞个推恩令慢慢削,朱允炆真的,嗯,可能被宠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上去就搞死了几个叔叔,哇塞,你说其他叔叔坐不坐得住。不仅家业没了,命也要没了,搁我我也造反啊。】
[我也]
[赞同]
明,永乐十四年(1418)。
朱棣回忆起往事只觉隔着千山万水,以前觉得耿耿于怀的事,现在也没那麽在乎,毕竟现在在皇位上的是他,而不是那个侄子。不过总有一些事不是那麽完美,那就是至今为止他依旧没有找到朱允炆,那小毛贼太难抓,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