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替嫁文里的炮灰努力改写人生6求……
“夫人,三姑爷没有像您说的已经油尽灯枯了,人家活得好好的。
听说最近他都能陪着三姑娘出门逛街买首饰了,身体眼见着好起来了。您是不是听来的消息有误啊?”
贾薇皱眉:“不可能,就他那身子骨,就算是还活着,也不可能陪三妹妹出去逛街买首饰,更不可能像你说的眼见着就好了。
你从哪打听的消息?我不是给你银子,让他去跟风奉恩将军府的下人打听吗?”
“哎呦,我的夫人啊,你是不知道,奉恩将军的下人嘴都跟蚌壳子似的,根本就什麽都问不出来。
我问的这个人,他的表嫂在府里当差,他说自从三姑娘嫁过去後,三姑爷的身体确实在一天天好转。
很多人都在说,三姑娘八字好,旺夫旺子。
三姑爷娶亲前,病的都快要死掉了,结果娶三姑娘过门那天,身体突然就有了好转,亲自去接亲拜堂。
当时很多人都说,他该不会是回光返照吧,结果他竟然一天比一天硬朗了。
就连给三姑爷诊脉的太医都觉得很稀奇。除了三姑娘八字旺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麽可以解释,三姑爷能在这麽短的时间内好起来。”
这话是真戳到了贾薇的肺管子,她直接给了丫鬟一巴掌。
“胡说八道,谁不知道三妹妹生而克母?八字旺夫旺子,简直可笑!”
把丫鬟全撵出去後,贾薇把屋里砸了个稀巴烂,跌坐在地上,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她上辈子嫁到奉恩将军府,是跟公鸡拜的堂,受尽了别人的嗤笑。
凭什麽贾蕙那个死丫头嫁过去,那病秧子就能起来,又是迎亲又是拜堂?
她自打嫁过去,就一直在守寡,将军府的那些狗奴才把她当贼一样防着。
她虽然是名义上的将军夫人,却从来没有正经管过一天家。把她锦衣玉食的供着,当摆件。
後来那病秧子死了,家産竟然全都交给了平郡王讷尔苏管,她这个名正言顺的能管的从来都只有自己的嫁妆。
怎麽换成贾蕙冲喜,他的身体就一天比一天好,都能陪着她逛街了。
还说什麽三丫头八字旺,旺夫旺子,谁不知道三丫头生而克母,怎麽出嫁了反倒成了旺夫相了?
凭什麽,那个该死的病秧子应该像上辈子那样,早早死去,她吃过的苦丶受过得罪,三丫头要比她更苦丶更受罪。
贾薇在心里求遍漫天神佛,求他们保佑明瑞那个病秧子快点死。
只可惜神佛没有听到她的祈求,她等啊盼啊,结果等来的是开春後明瑞身体更好些後,便陪着贾蕙去了京郊小汤山的庄子。
其实玉米早在明朝中後期就传入华夏,但一直只是在西南山区偶有种植。
直到清後期才开始大规模推广,康熙年间西南和东南地区都有零零散散种植,被当做杂粮,一直未引起重视。
现在的玉米産量也跟後世没法比,包括土豆丶红薯等,虽然部分地区有种植,但并没有形成规模,且産量不高。
神农系统的作用就是种田,贾蕙要做的就是神农系统的辅助下,通过规范化的种植,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的産量。
她培育出来的良种推广开来後,她和神农系统就能获得功德和大量的积分。
在古代能让粮食增産可是能封神立庙的大功德。
以清朝为例,南方大米亩産两石就已经是上等田了,北方小麦甚至亩産不足百斤。
说句不客气的,如果贾蕙能把玉米的亩産干到10石,她在百姓里就跟那菩萨下凡没区别,是属于活着就会被人祭祀的那种,康熙都能直接给她封侯。
而神农系统给出的産量是二十石,要知道现代经过改良的玉米,亩産也不过就是一千多斤啊,它还真敢忽悠。
它的话贾蕙信了,明瑞是一点儿都没信,他怀疑神农系统是把産量谎报多说了一个零。
神农系统气的直接就不搭理他了,这麽多年的夥伴情统统没有了,竟然不信它。
看看宿主姐人多好,它说什麽,她就信什麽,真是要感动死它了。
又是羡慕996的一天,都是系统,凭什麽它一出厂就能绑定如此靠谱的主人。
而它一路颠沛流离吃了多少苦,要不是碰巧遇上宿主姐,怕是就要回炉重造了。
按照神农系统给出的方案,先种春玉米,种子明面上是明瑞派人去西南寻找带回来的,实际是神农系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