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洪荒搞科学番外 > 第18章 阁主召见科学思维的认可(第1页)

第18章 阁主召见科学思维的认可(第1页)

陈玄的手指从腰间仪器包上收回,金属搭扣合拢时出轻微的“咔”声。他站直身体,将符笔重新插回背后剑鞘旁的皮套,麻衣下摆随动作轻摆。阳光斜照在试炼石表面,符文依旧黯淡,但他的视线已不再停留其上。

他知道,有些话必须说出去。

执事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青石板上传来规律的叩击音。那人手持玉牌,神色平淡:“阁主召见,随我来。”

陈玄点头,未多言,转身跟上。石阶再度出现在眼前,这一次通往主峰正殿。与初入山门时不同,此刻每一步都承载着某种即将被检验的思想重量。沿途修士驻足观望,目光中有好奇,也有审视。他不做回应,只保持匀前行,脑中梳理着三条核心逻辑链:灵气可测、符咒有构、修行能析。

殿门前,执事止步,低声通报。厚重的青铜门无声开启,内里光线沉稳,映出一道端坐于高台之上的身影。

凌无尘拄着青玉杖,目光落了下来。

“你便是陈玄?”

声音不高,却如钟振余波,在殿中缓缓扩散。

“晚辈正是。”陈玄拱手,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而克制。

“听闻你在试炼石前驻留良久,又以笔绘图,言符文乃‘能量回路’?”凌无尘语气平静,杖尖轻点地面,“此说,可是当真?”

陈玄抬头,直视上方:“晚辈所见,确是如此。”

“荒谬。”凌无尘微微皱眉,“符者,通天地之机,承心念之动,岂是器械可比?”

“非比器械,而是其理相通。”陈玄取出随身笔记,翻开一页,双手呈上。一名侍从接过,递至案前。

纸上绘有试炼石符文的拓扑结构,线条精确,节点标注清晰。中央标有“反应腔”,四周箭头指示能量流向,下方附简注:“输入扰动引系统响应,效率取决于几何约束。”

凌无尘凝视片刻,未语。

陈玄继续道:“弟子不否认心悟之功,亦敬重前辈证道之艰。然今时修行,或可多一条路径——若灵气运行如流体,经脉即管道,符文即阀门与涡轮,则其流动可建模,压力可测算,损耗可优化。”

“你是在说,修行为工?”

“为工程,也为科学。”陈玄语气不变,“前者重结果,后者求原理。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

殿内一时寂静。

凌无尘缓缓抬起手,青玉杖悬停半空。他盯着陈玄,眼神如深潭探底。

“你可知历代祖师为何强调‘心感天道’?因天地法则,非言语可尽,非算式可穷。你今日以图解符,明日是否要以尺量神魂?”

“不敢。”陈玄摇头,“学生所求,非取代感悟,而是辅助理解。譬如炼丹,火候凭经验传承,有人成有人败。若能记录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药性转化节点,是否可提高成功率?再如炼体,若知肌肉纤维受力极限,灵气导入率,是否可避免损伤?”

他顿了顿,补充一句:“失败过,才明白不能生搬硬套。但也不能因一次炸炉,就否定所有尝试。”

凌无尘眉头微动。

他想起了什么。

许久,他低声道:“你也曾炼丹炸毁?”

“第三日,灵液沸腾失控,炸了半间静室。”陈玄坦然承认,“原因是我未考虑本地药材的灵气饱和阈值,直接套用现代溶剂模型。后来改用梯度升温法,结合传统控火诀,才稳定下来。”

凌无尘轻叹一声:“当年我研习《玄枢经》,有一段逆行经脉之法,同门皆斥为谬论,唯我暗中尝试。三年不得其果,反伤奇经。几乎放弃时,忽觉需配合特定呼吸节奏,终有所得。如今这段经文,已是通脉境必修。”

他看着陈玄,语气微缓:“你今日之言,让我想起那时心境。”

陈玄未接话,只静静等待。

“你说,这是一条副法?”凌无尘终于开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