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夜色如墨,乌云蔽月,唯有几枚火把在风中摇曳,暖色的火光映照出燕王谢敦身後三千精兵披坚执甲的冷峻面容。
黎昭华身骑白马,玄甲加身手握长剑,同颜如玉一同紧跟于燕王身後,立于阵前蓄势待发。
微弱的火光点亮了通往长安的路,燕王谢敦一声令下,将士便如幽灵般悄然在夜色中逼近了长安城东门。
四更天,城楼上火把亮起,值守的校尉探出头,例行公事大喝一声:
“来者何人!”
谢敦高举起一只手臂,示意後面的马车停下,字正腔圆答道:
“在下乃奉陛下手谕,捉拿朝廷要犯长乐公主,陛下手谕在此,还请查验!”
校尉将信将疑放下了吊桥,仅开了个门缝,从对方手中接过了手谕。
车厢内的黎昭华凝神屏息,心骤然悬到了半空。这份手谕是姜广云牺牲前亲手交予她的,想不到如今竟派上了用场。这可是货真价实出自陛下之手,如若不出什麽意外,或许他们能顺利通过这第一道屏障。
对方上下来回扫了几遍文书,朱红的玺印无声彰显着皇家的权威,的的确确挑不出一丝错漏。
“怎的後面还跟着这麽些车马?”校尉缓缓擡起头来,高举着火把往後略照了一下。捉拿长乐公主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他也略有耳闻,却不料会如此兴师动衆。
“阁下有所不知,事从权宜,多些人手也多些底气。实不相瞒,这几日我们也折损了不少人手进去,废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将她一举拿下。。。”谢敦不自觉压了音量,说得煞有介事。
校尉心下吃了一惊,若是耽误钦差复命。。。到时追究起来便不好了。犹豫片刻,终于一声令下,缓缓放下了吊桥。
谢敦泯然一笑,当即作了个前进的手势,浩浩荡荡的车马有惊无险地进入了长安,直逼皇宫。
阴沉的天空骤然撒落几片雪花,寒风呼啸,裹挟着雪粒直往衆人面上扑来。
朱红的宫墙乍然展露了一角,谢敦一声令下,角门守卫尚未反应,便被一记利刃封喉,鲜血无声地浸染了青石地面。
队伍迅速涌入宫墙,沿着幽深的宫路疾行。衆人的脚步声刻意被压低,唯有铠甲摩擦的细微声响在无声落下的朔雪中回荡。
灯笼中微弱的烛光在风里飘摇,黑暗的前方骤然出现了些许光亮,
不可避免地,燕王军在行进途中果然还是正面对上了巡逻的金吾卫。
没有一丝犹豫,谢敦看见来人的一瞬,挥剑直指,冷喝一声:“杀!”
黎昭华和颜如玉率先发起了冲锋,一前一後拦住了金吾卫的去路。
“有敌袭!所有人听令,拔刀!别被打乱了阵型!”
为首的金吾卫一声怒喝,腰间的宝刀应声出鞘,澄亮的刀光霎时划破夜的黑暗。
眼见形势不妙,队伍前方的侍卫擡手便欲敲击手中拎着的铜锣呼叫援兵,却不想一支羽箭破风而来,瞬间没入了他的胸腔。
燕王这边的弓手眼疾手快,弹指一瞬便在周围人的掩护下迅速搭弓射箭,擡手便射。
利箭被寒风裹挟着呼啸而过,几乎箭无虚发。
燕王谢敦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手,无论是战术指挥亦或是武艺都称得上出类拔萃。衆人在他的号召下配合默契,行动敏捷。刀光剑影之间,金吾卫队伍再难挡住燕王军攻势,纷纷倒地,嫣红的血液溅满了宫墙。
雪花如被撕碎的云朵一般纷纷扬扬落下,落了黎昭华满肩,口中呼出的热气很快消散在了寒风之中,她挥剑甩去剑上的血迹,跟上了队伍前进的步伐,没有回头。
扫除了障碍,一行披坚执锐的军队加快了行进的脚步,很快便逼近了黎勿所住的寝殿。
夹道两旁耸立的高墙之上,值守的士兵隐约听到了零碎的脚步声响,定睛往下一看,很快便发现了脚下的异动。
看见并未着宫装的燕王军那刹那,没有一丝犹豫,值守的将士即刻拉弓搭箭。他们所处的塔楼甚高,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方便观察地面情况,更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刹那,点燃的木箭带着火光如流星般从塔楼降下。一道道半圆的弧光带着跳跃的火星,在天空中织成一张密网,大有要将燕王军悉数吞没之势。
望着漫天的火雨,谢敦只略略一顿,心下便有了决断。
“前进!”谢敦陡然拔高了音量,厉喝一声。他们此行的目的并无不在此,无需在此地同衆人纠缠。
黎昭华两腿一夹,双腿紧紧贴住了马腹,尽力俯下了腰身,以躲避从天而降的箭雨。
前有骑兵开路,衆人依令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风声烈烈,寒风裹挟着空气中那刺鼻的血腥味自宫道的尽头席卷而来,扑了满面。
身後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他们甚至没来得及闷哼一声,便悄无声息地坠于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