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晚风知云意出自哪里 > 斑驳的大学生活(第2页)

斑驳的大学生活(第2页)

回到画室,苏晚拿出画纸和画笔。

她没有用复杂的色彩,而是以黑白灰为基调,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不同场景的光斑:高中教室的课桌上,粉笔灰在光斑里飞舞;集训营的画架旁,颜料在光影中晕开;大学校园的梧桐树下,落叶与光斑交织。

画面的中心,她画了一只伸出的手,指尖触碰着光斑,旁边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每一次初见,都是光的馈赠。”

周一的专业课上,苏晚的作品被老师点名展示。

投影仪将画面投在大屏幕上,教室里一片安静。“这幅作品很有温度。”教授的声音带着赞许,“光影的运用细腻而有层次,画面背後有故事,有情感,这正是设计最珍贵的东西。”

同学们纷纷投来赞赏的目光,苏晚的脸颊微微发烫,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是她在大学设计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而这条路,她要坚定地走下去。

专业课的学习越来越忙碌,苏晚常常和室友们一起在画室熬夜。

陈曦擅长创意构思,总能想出天马行空的点子;林知夏做事严谨,对细节的把控堪称完美;沈念则精通软件操作,能把想法完美地呈现在电脑上。

她们常常为了一个设计方案争论到深夜,却又在彼此遇到瓶颈时互相鼓励。

有次做“城市记忆”主题的小组设计,苏晚负责画面的光影部分,却总也找不到满意的感觉。深夜的画室里,只剩下她和沈念。沈念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递来一杯热咖啡:“别急,我们换个思路。你想想,你心中的城市记忆是什麽?是声音,是味道,还是画面?”

苏晚捧着咖啡,脑海里闪过家乡的青石板路,高中校园的老槐树,还有北京胡同里的叫卖声。“是光影,”她忽然说道,“小时候夏天的傍晚,阳光透过老家的葡萄架,落在地上的光斑;高中教室的晨光,落在陆星沉指尖的样子;还有北京复试时,美院校园里的暖阳。”

沈念眼睛一亮:“那我们就以‘光影中的城市记忆’为核心,把不同场景的光斑融合起来,再加入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

那天晚上,她们一起查找资料,修改设计方案,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苏晚看着电脑屏幕上逐渐成型的设计图,心里充满了感动。原来,好的设计不仅需要个人的才华,更需要团队的默契与支持。

十一月初,学校举办“新生设计展”,苏晚和室友们的小组作品《光影城市》成功入选。开展那天,展厅里人头攒动。苏晚站在自己的作品前,看着观衆们驻足讨论,心里既紧张又自豪。

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後响起:“苏晚?”

苏晚回头,看到赵幼姬站在不远处,穿着一件灰色的大衣,手里拿着一本画册。

“我来北京参加设计论坛,听说你们学校办新生展,就过来看看。”赵幼姬笑着走近,目光落在《光影城市》上。

赵幼姬:“这幅作品是你做的?进步真快,光影的运用比以前更成熟了。”

“是和室友们一起做的。”苏晚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我在做乡村振兴相关的视觉设计,希望能用设计为乡村带来一些改变。”赵幼姬的眼神里带着坚定,“你呢?以後想往哪个方向发展?”

“我想做有更好的设计,”苏晚擡起头,眼里闪烁着光芒,“就像教授说的,用设计表达情感,传递力量。”

赵幼姬点点头,递给她一张名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以後在设计上遇到问题,或者有好的想法,都可以跟我交流。”

苏晚接过名片,指尖触到卡片的质感,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集训营时给的建议,如今的鼓励与支持,赵幼姬就像一位引路人,在她的设计道路上给予了太多帮助。也因为赵幼姬,选择了设计。

展览结束後,苏晚和室友们一起去庆祝。

陈曦举起奶茶:“为了我们的《光影城市》,也为了我们未来的设计梦,干杯!”

“干杯!”四个女孩的杯子碰在一起,笑声在奶茶店回荡。

苏晚喝了一口奶茶,甜意在舌尖散开,心里却比奶茶更甜。不过真的好甜啊,知道七分糖了。

苏晚知道,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数的挑战与机遇,但只要身边有这些志同道合的夥伴,有对设计的热爱与坚持,她就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回到宿舍时,苏晚收到了一条微信,是林筱曼发来的:“晚晚,我这次会好好复读的!

苏晚:“曼曼,你一定可以的。”

林筱曼:“对了,晚晚,你知道吗?那个…那个…。陆星沉好像也在北京,听说他读的是什麽医学专业。”

苏晚看到“陆星沉”三个字时,心里没有了当初的波澜,只剩下一种淡淡的欣慰。她回复道:“陆星沉也很优秀,真为他高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