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们要发财啦 > 第97章 方案评审会(第1页)

第97章 方案评审会(第1页)

陆氏集团顶层的圆形会议室里,空气像被冻住了一样。紫檀木长桌的一端是评委席,坐着七位董事会元老——有跟着陆老爷子打天下、向来中立的李董,有一直支持陆振邦、对沈知意充满敌意的张董,还有几个摇摆不定、只看利益的董事;另一端,沈知意站在投影幕前,手里攥着方案册的指尖微微泛白,却挺直了脊背,像一株迎着风雨的白杨。

会议室的角落,陆寒舟坐在旁听席第一排,目光紧紧锁在沈知意身上。他昨晚特意陪她练到凌晨,帮她梳理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可此刻看着评委席上那些严肃的脸,尤其是张董嘴角那抹嘲讽的笑,还是忍不住捏紧了拳头。王总监和林薇、陈悦坐在后面,手里捧着厚厚的补充材料——测试报告、用户调研数据、成本核算表,随时准备上前支援。

最让人紧张的是,老夫人坐在评委席最中间的位置,穿着一身墨色旗袍,手里捻着沉香佛珠,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扫过沈知意时,像在审视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陆振邦则坐在张董旁边,手指在手机上快滑动,时不时抬头看向沈知意,眼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恶意。

“沈小姐,”主持人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请开始你的方案陈述,时间控制在o分钟以内。”

沈知意深吸一口气,按下遥控器,投影幕上出现了“智慧城市民生综合体——以‘人’为核心的空间适配方案”的标题。她没有先讲复杂的技术参数,而是点开了一段o秒的短视频——画面里,南城社区的张爷爷用南城话对着设备说“测血压”,屏幕立刻弹出大字体的操作提示,血压测量完成后,还用方言播报“血压正常,放心吧”,张爷爷笑着对镜头说:“现在这玩意儿,比我家孙子还贴心!”

视频结束后,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李董率先开口:“这方言播报倒是有意思,老人们确实听得懂。”

沈知意笑了笑,顺着话题展开:“谢谢李董。我们的方案核心,不是‘造一个多先进的空间’,而是‘造一个让所有人都用得舒服的空间’。”她切换到ppt的第二页,上面是老年区的设备布局图,“老年区我们做了三项优化:第一,紧急呼叫系统采用‘蓝牙+dui-fi’双模模块,穿墙后信号强度仍保持o以上,昨天技术团队还做了小时稳定性测试,零故障;第二,所有设备屏幕字体放大到号,按钮上移o厘米,适配老人抬手高度;第三,录入了南城及周边种方言的语音提示,覆盖o以上的老年用户。”

她顿了顿,调出成本核算表:“很多人可能会担心成本,这里我可以明确说,双模模块和方言录制增加的成本,不到总预算的,但用户满意度从之前的提升到了——这是我们在个社区调研的数据,有签字确认的反馈表。”

林薇立刻从后面递上一摞调研表,工作人员分给评委。张董翻了几页,突然冷笑一声:“沈小姐,你倒是会说漂亮话。老年人操作能力差,就算字体放大了,误触率还是会很高吧?万一按错了紧急呼叫,造成资源浪费怎么办?”

这话明显是故意刁难,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陆振邦抬眼看了看张董,嘴角勾起一抹隐晦的笑。

沈知意却不慌不忙,切换到下一段视频——画面里,一位老人不小心碰到了紧急呼叫按钮,设备立刻用方言播报:“您是否需要紧急帮助?如需帮助,请长按秒;如误触,请按取消键。”老人愣了一下,按了取消键,设备恢复正常。

“张董,您担心的问题我们早就考虑到了。”沈知意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们在紧急呼叫按钮上加了‘二次确认’功能,误触后会有语音提示,避免无效呼叫。这是我们上周在老年活动中心的测试数据,误触率从降到了,没有出现一次无效派单。”

王总监立刻补充:“技术上,我们还在按钮里加了压力传感器,轻触不会触,只有长按秒才会送信号,进一步降低误触风险。”

张董的脸沉了下来,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悻悻地放下调研表。

沈知意继续陈述儿童区的方案,投影幕上出现孩子挥手启动益智设备的画面——一个小男孩对着设备挥了挥手,屏幕立刻弹出“欢迎来到数学乐园”的卡通界面,孩子笑着开始答题。

“儿童区我们采用‘动作识别+红外感应’双重控制,只有做出‘挥手’的特定动作,设备才会启动,误触率控制在以下。”沈知意指着画面里的设备,“我们还在设备边缘加了软包防撞条,桌角弧度放大到厘米,避免孩子磕碰;屏幕亮度自动调节,不会伤眼睛——这些都是参考了栖意之前做的个亲子空间设计经验,有成熟的安全标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成熟的标准?”陆振邦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挑衅,“沈小姐,你做家居设计的经验,未必适用于智慧城市设备吧?比如这个动作识别,要是孩子戴着手套,或者光线不好,识别率会不会下降?还有,设备用的是南城大学的ai模型,万一模型出了故障,谁来负责?”

这个问题很刁钻——既质疑了技术适配性,又把责任推给了沈知意和外部合作方。陆寒舟皱了皱眉,刚想开口,沈知意却先一步拿起了话筒。

“陆总这个问题很好,正好我准备了相关测试数据。”她切换到测试报告页面,上面是不同场景下的识别率表格,“我们测试了戴薄手套、强光、弱光三种场景,识别率分别是、、,都在安全范围内;至于ai模型,我们和南城大学签了维护协议,他们会提供x小时的技术支持,同时我们技术团队也做了备份模型,就算主模型出问题,o秒内就能切换到备份,不会影响使用。”

她顿了顿,目光直视着陆振邦:“而且,这个ai模型已经在个社区的儿童托管站试用了两周,累计使用次数过oo次,没有出现一次故障。如果陆总不信,我们可以现场演示——王总监,麻烦把设备拿上来。”

王总监立刻让人把一台缩小版的益智设备搬到会议室中间,一个工作人员戴着手套,在弱光环境下挥了挥手,设备立刻识别成功,弹出界面。陆振邦看着演示,脸色越来越难看,却不得不承认:“技术上确实没什么问题,但……”

“但成本呢?”李董突然开口,打断了陆振邦,“沈小姐,你这个方案加了这么多优化,成本比最初的预算增加了多少?会不会影响项目盈利?”

这是所有董事最关心的问题。沈知意早有准备,调出成本对比表:“总成本增加了,但我们通过两个方式降低了运营成本:第一,设备采用低能耗模块,每年能省的电费;第二,用户满意度提升后,社区愿意和我们签长期维护合同,每年能增加o的收入——综合算下来,项目回收期不仅没延长,还缩短了半年。”

她拿出一份已经签好的意向书:“这是南城三个社区的长期维护意向书,总金额过oo万,只要方案通过,就能正式签约。”

会议室里终于响起了小声的议论,几位原本摇摆不定的董事开始点头。老夫人手里的佛珠转动度慢了下来,眼神落在意向书上,微微顿了顿。

沈知意的陈述接近尾声,最后一页ppt上,是方案的“未来预留接口”——“我们在设备里预留了g模块和物联网接口,未来可以接入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系统,让这个综合体不仅是‘民生空间’,更是‘智慧社区枢纽’。”

“说得很好。”一直没说话的老夫人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我想问一下,你做这些优化,最开始的想法是什么?是为了讨好董事会,还是真的为了用户?”

这个问题比任何技术提问都更难回答——它问的是沈知意的初心。沈知意看着老夫人,没有丝毫犹豫:“是为了用户。我记得第一次去社区调研,有位李奶奶说‘要是设备能简单点,我就能自己给孙子打视频电话了’;还有个小男孩,因为按错设备按钮被老师说,再也不敢碰那些机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