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风波被何雨柱以雷霆手段强行压下,但“不上”不等于“不做”。相反,他扩张的步伐更加迅猛。
傻柱大酒店的成功,如同一块金字招牌,不仅带来了现金流,更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品牌效应和行业地位。
何雨柱的下一个目标,是更系统地深耕房地产,甚至开始涉足商业运营和可能的海外布局。
蓝图很宏大,但靠原来那套草台班子和高压管理,显然难以为继。何雨柱再“疯”,也明白一个道理:专业的事,得找专业的人来干,至少,是来执行他的意志。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不计成本的“猎头”行动在集团内部秘密展开。目标直指国内外顶尖房企的核心骨干、知名设计事务所的创意鬼才、甚至跨国投行里负责地产板块的精英。猎头们传达的信息高度一致:平台广阔,资金无限,老板魄力惊人,但——老板极其难搞,心理承受能力弱者勿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或者说,在九十年代中期,何雨柱这种“野蛮生长”的传奇色彩和开出的令人无法拒绝的天价薪酬包(底薪+高额绩效+让人眼红的项目分红),还是吸引了一批自诩能力群、渴望在混乱中建立功业的“亡命之徒”。
很快,傻柱集团新整合的地产事业部办公室里,迎来了一批新面孔。他们中有穿着定制西装、谈吐不凡的哈佛ba,负责资本运作和战略规划;有戴着黑框眼镜、满口专业术语的剑桥建筑学博士,主导设计研;还有从国内顶级房企挖来的项目总、营销鬼才,个个履历光鲜,眼神里带着精英特有的自信与审视。
然而,他们入职后接受的第一场“洗礼”,并非什么欢迎晚宴或战略研讨会,而是一场由何雨柱亲自主持、气氛堪比刑场的内部会议。
会议室内,装修是现代极简风格,冰冷的大理石桌面映照着顶灯惨白的光。新老员工分坐两侧,泾渭分明。老员工们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习以为常的麻木。新员工们则努力保持着职业化的镇定,但微微紧绷的身体和不时交换的眼神,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安。
何雨柱准时踏入会议室,没带任何文件,也没让助理跟随。他依旧是一身与场景格格不入的休闲装,目光如同探照灯,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陌生的面孔。
没有欢迎词,没有客套寒暄,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直接把气氛降到了冰点:
“我不管你们以前是哈佛的还是剑桥的,是万金的还是中海的。”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冷硬,“到了我这里,就得按我的规矩来。”
他伸出三根手指,语不快,但每个字都像锤子砸在众人心上:
“我的规矩很简单,就三条,听好了。”
“第一,不听话的,滚蛋。我让你往东,你哪怕觉得西边有金山,也得先给我往东走。有意见可以提,但在我改主意之前,必须执行。”
“第二,不出活的,滚蛋。我花钱不是请你们来当摆设的。我要的是结果,是度,是质量。完不成目标,找一万个理由,那也是无能。”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锐利,几乎带着实质的压迫感,重点扫过那几个学历最高的新人:
“第三,跟我讲道理的,——立刻滚蛋!”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吼出来的,震得会议室嗡嗡作响。那几个精英脸色瞬间白,有人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
“别他妈动不动就跟我说什么国际惯例,行业标准,风险评估!”何雨柱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老子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那些条条框框!我要的是突破,是颠覆!是别人不敢想、不敢干的事!你们的价值,不是来告诉我这不能干、那有风险,而是告诉我,怎么才能把我想干的事,用最快、最牛x的方式干成!听明白了没有?!”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只有空调出风口的微弱气流声。新人们被这番毫不讲理、赤裸裸强调绝对服从和结果的“就职演说”彻底震住了。这和他们预想的任何一家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文化都截然不同,更像是一个……土匪头子在立山寨规矩。
“听明白了!”几个机灵的老员工赶紧带头应和。
新人们这才如梦初醒,参差不齐地跟着回应:“明白,何董!”
何雨柱满意地点点头,脸上的戾气稍敛,但语气依旧不容置疑:“工资,奖金,分红,我给你们的是行业顶尖,甚至是顶尖的。但我的钱,不好拿。干得好,房子车子票子,少不了你们的。干不好,或者跟我耍心眼……”
他冷笑一声,没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里的威胁,让所有人后背凉。
“散会!”他大手一挥,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会议室内,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十几秒,然后才爆出低低的、压抑的议论声。
“这……这也太……”
“简直是个暴君!”
“我的天,这怎么干活?”
一个从某港资房企挖来的营销总监苦笑着对旁边的哈佛ba低声道:“兄弟,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那位哈佛精英推了推眼镜,脸上虽然还残留着震惊,眼神却慢慢燃起一种异样的光芒:“后悔?不。你不觉得……在这种老板手下干活,虽然提心吊胆,但很可能……会非常刺激,而且,真的能赚到大钱吗?”
老板不好伺候,是共识。
但工资给的真多,也是事实。
在巨大的压力和巨大的诱惑之间,这支仓促组建的“专业团队”,开始了他们在“疯批”老板麾下,战战兢兢又充满野心的新征程。
喜欢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