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年年雁(三)在兰城军中,魏元瞻的相……
二人就快到赤那湖,空中猝然响起一记鹤唳般的响声,骏马受了惊吓,高高扬起前蹄,恩和在马背上勒紧缰绳,马脖子直往後仰,嘶鸣尖利。
一支骨箭射在了恩和的马蹄下。
知柔闻声,忙勒马调头,目光在恩和身上停了一会儿,见人无碍,眸中惊色落下,顺着骨箭射来的方向转脸。
霞光已黯,西面的桦木林分两道列开,如同白色的迷雾,中间空道上有一个修拔的身形,他高坐于马背,手里握着一把长弓。
是苏都。
周围一片悄寂,湖水清泠泠的,恩和的影子投在湖面。他将马抚定,随即擡首,与远处一双蔚然的眼睛正正相衔,咬了咬腮。
在燕境打仗时,他观察苏都的眼神还是欣赏,此刻变得尤为冷漠。
距离尚远,苏都也能察觉他那一副凶相,轻叱一声,打马过去,在他身旁刹住了,马蹄“踏踏”,慵散地转了两圈。
恩和盯着苏都,没有开口。
苏都却是恶人先告状,莫名说了一句:“王子好大手笔,给我传句话的事儿,非要动手吗?”
“什麽意思?”
恩和扭头去看,营地上空正腾着浓郁的烟,火光犹在,不过太远,视野里只有豆大的红光。
片刻,他转回来,不避不闪的神色:“我的人,谁?”
苏都视线定在恩和面上,眉头一挑:“我还指望王子来告诉我,他们的名字。”语气里有威胁的味道。
与燕的战争结束後,可汗对恩和态度渐趋和缓,隐有栽培之意。周边部族讨伐,多交于他手,阿拉木苏不甘屈居其下,然一次征战中,身受重创,至今尚未痊愈。
恩和声威日盛,左沁部落已有不少人起了联姻的念头,欲将家中女儿嫁给他。在军务上,可汗也是用他与别的将领居多,苏都却日渐闲散。
暗里流言四起,皆道可汗有意让恩和取代苏都的位置。
他顿了顿,澄澈沉静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戾色,“你刚才那一箭,很险。”
这是要找他报复回来的意思。
苏都不以为意,连话都没说,仍是那副冷冷淡淡的模样。他对恩和并无敌对的兴趣,不过就事论事罢了。
恩和看了看他,又望一眼知柔,然後掣了下缰绳,沿着来时路,驱马往前。
二人的比试就这麽无疾而终,知柔有些遗憾,她本来都快赢了。
望着营地不断扩大的黑烟,有疑云在她胸中散开,觉得哪里不对劲,又谈不上来。只是苏都如何知晓他们在这儿,恰好又携了弓箭,施以警告?
他是一直跟着恩和吗?
知柔垂了垂眼皮,暗自思索,照恩和的性格,应该做不出火烧营帐这种事。
“你是故意的?”知柔掀起眼。
天已经黑下来,是靛青色,草原上燃起篝火,仿佛营中之事未对人们的生活産生任何影响,一切都那样平静。
苏都未置可否,随意望过来:“你以为呢?”
“我不知道。”知柔催马返回,苏都很悠闲地跟在她旁边,完全不见初时的隐怒。或者说,他好像没有情绪。
没缘由地,知柔倏而牵了下唇角,似乎在笑,却令人难以察觉。
可苏都耳聪目明,他靠这个生存,听风就能辨认危险的方位,所以当她的声音突兀地进入耳畔,他别过脸:“笑什麽?”
知柔大方地回视他,隔了会儿才说:“我兄长和你一样喜欢冷着脸。”
她琢磨他的表情,字字直率,“你过得不舒心吗?”
这个问题,知柔无数次想要开口问宋祈羽。那是她刚回宋府的时候,大哥哥少表喜怒,看着很不寻常。
苏都在平日扫听过知柔的来历,多是从她本人口中得知,譬如她曾住江南,九岁到的京城。
他从未听她说起过什麽“兄长”。
这两个字略不顺耳,苏都拧了拧眉,就没答她的话。
知柔素来和他讲的不多,彼此需要的时候才会张口。他不回应,她也习惯了,瞧瞧天色,怕景姚等得着急,便抖了下马缰,策马前去。
夜风翦翦,耳畔的风声把细碎的人语都盖过,毡帐那圈载歌载舞的影子,是在为明日的集会预演。
光芒愈来愈盛,知柔身下的战马就要踏进红晕里,她突然想到什麽,勒住缰绳,回过头很诧异地喊了一声:“苏都。”
他平静地注视她,听见她问:“你是不是要离开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