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结局後续大纲及结局
“微君之故”一节主要讲述因太子的缘故而受到影响的一些人和事,四名侍妾丶川南采茶女丶崔文藻丶晏斐……
永嘉公主去谢贵妃的承华宫探望过小皇孙晏堂,就出宫前往信王旧府,劝说原信王妃刘氏与寿宁公主与自己联手,助昭阳宫成就大事,但刘氏拒绝了。刘氏在得知自己有身孕,且信王走火入魔不肯回头的时候,就替自己做了打算,她放任卫氏与外界联络,并在事後帮助卫氏逃出京城,信王死後,她决计不加入任何纷争,眼下先保住自己和孩儿的性命要紧。
某日傍晚,翰林院编修崔文藻急切求见太子,说皇帝身边的吴天师从民间强抢了一个女孩要为皇帝炼丹药,又说女孩阿斛是御史黄益从川南带回来的,还曾为毒茶案提供过证词。太子经多方考虑,决定亲自前往西苑救人。推开清馥殿一间密室的门,阿斛已经昏迷躺在案上,太子将剑架在吴天师脖子上,审问几句,反手捅他不致命的一剑,命人将他送去锦衣卫,後抱起阿斛回了东宫,阿斛性格孤僻乖戾,徐疏萤自请照顾她。皇帝次日得知消息果然暴怒,但太子已自请治罪,朝中官员也火速上奏劝谏皇帝惩治妖道。皇帝无动于衷,叫人把吴天师放了,但吴天师已失血过多身亡。首辅杨仞劝谏皇帝说此时昭告说吴天师意图不轨被赐死的,说最好的收场方式。皇帝没反对,但是怒气无处发作,对太子的厌恶更深,仍以擅专等罪名问责于她。此时满朝文武都为太子求情,连小皇孙晏斐也站出来,皇帝找到了台阶,将太子禁足思过。一切都与宣宁二十年如此相似。阿斛因身体受损,需要太医和药材治疗,暂时留在东宫,几个侍妾对她的态度不一。
皇帝没有了丹药,体力不支,根本没有过多精力处理政事,便都交由内阁与身边的太监。御前的郑惠古板无能,一切皆循旧例;孙善更圆滑,并在暗中谋划先干掉郑惠夺权。兰怀恩知晓变故後提前回宫,果然碰到孙氏要找他商量,趁太子此次失宠给她致命一击。兰怀恩为了稳住她,提醒说既然有了把柄早晚不过早晚而已,但晏斐如果在朝中势力单薄,恐怕以後的路不好走,建议曹氏加大对杨仞等人的攻势,并且不到最後关头先不要将底牌泄漏出去,否则恐生枝节。孙氏同意了。
某日晏斐去拜见皇帝,无意间偷听到皇帝和太医的对话,知道了自己不能生育的事实,顿时如遭雷劈。他浑浑噩噩回到昭阳宫,不愿母亲知道了伤心,只能独自承受沉痛,并劝说母亲不要再与东宫对抗。孙氏不肯回头,晏斐纠结中。他趁夜深人静时从东宫小门进去求见太子,并求太子无论如何放过他母亲,太子从他言语中大概猜出来缘由。
转眼到了祭拜宁陵(先帝与皇後的帝陵)的时候,皇帝实在禁不住大场面礼仪,只能派遣太子前去。太子在返回途中遭到刺杀,但并无受伤,她命人去查,眼看要查到曹家,兰怀恩从中作梗替曹家摆平,这也让孙氏更加信任他。
这一年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晏朝出现在兰宅,傍晚时分飘起了细雪,她同兰怀恩闲聊,兰怀恩提到以前阴差阳错发现她女儿身的旧事。热茶熨贴,晏朝说你替我更衣吧,当晚顺理成章与兰怀恩共赴云雨。兰怀恩和她说皇帝可能也就到明年初,也可能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殿下的女儿身打算什麽时候公之于衆。晏朝说还差一点时机,且皇帝若因此事气死,她还要多背负一条罪名。兰怀恩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殿下何必在乎。(可是晏朝既要正统继位,就不可能不在乎史书工笔)
太子那晚看到崔文藻的第一眼就觉得他的相貌熟悉,暗中让人去查。某天突然造访崔宅,问崔文藻说洛阳籍人,但和金陵崔家子弟崔景岚是什麽关系,崔文藻只好坦白说他和崔景岚是兄弟,因皇帝下旨崔家不能进京,所以就过继给了洛阳的分支崔家。并向太子表忠心,他的身世是个软肋,也只有太子才能保住他以後的前程。周少蕴察觉到了崔文藻和太子之间的异常,开始与崔文藻频繁接触。
入了冬,边境就传来奏报,说北部外族入侵,抢掠本地人的粮食和资源。此次侵掠与往常不同,并非外族平民自发抢掠,而是军队攻城略地。边境将士措手不及,天气严寒丶军饷短缺,加上镇守多年的老将韩近璋战败病逝,士气锐减,竟节节败退。眼见敌军已突破独石口,正猛攻宣府防线,京师岌岌可危。部分大臣上书表示危急存亡之际,紧急调拨军马还不够,朝廷还需要派将领前去,有人提议让太子前去,效果更好。孙氏甚至安排钦天监星象,暗中极力促成此事。晏斐极力阻拦,但失败。
太子迫于形势以及各方压力,最终领旨出征。太子坐镇,军需军饷等问题很快解决,她还利用朵颜卫的力量,第一场战役结束後士气回涨,形势扭转。
与此同时,京城,孙氏告诉晏斐其实太子是女儿身的事实。晏斐十分震惊,他正要告诉母亲自己的事情,但被一些琐事打岔过去了。晏斐仍旧在文华殿读书,只不过和曹阁老接触的次数更多了,曹阁老也会时不时指点他。晏斐没有机会接触政事,但偶尔会流露出的一些天赋,他看到皇帝夸他时赞赏的目光中含一些怜悯与遗憾。
晏斐做噩梦,梦到晏朝从战场回来,鲜血淋漓地出现在他窗前,笑着叫他“果然不愧是昭怀太子的好儿子,太孙殿下可当得起麽”,晏斐鬼使神差回“六叔欺君罔上,更当不起储君之位”,一把剑刺过来,醒了。晏斐愈发心事重重。
晏斐心血来潮偷偷去见徐疏萤,他发现徐疏萤身边那个陌生的孩子,她对待那个阿斛的态度,令晏斐感觉怀念恍惚又有些嫉妒,不禁又去想象徐疏萤这几年的日子,与她聊天中无意透露出晏朝的女儿身。徐疏萤也十分震惊。
京城皇宫乾清宫突然起了一场大火,晏斐拼命去背了皇帝出来,自己却伤得很重,临终时才告诉孙氏自己已经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让她不要再为自己谋划。孙氏哭着表示自己其实早就知道,但子t嗣问题有很多种解法,昭怀太子和她的儿子一定是最优秀的。
晏斐不能生育的秘密,皇帝知道,瞒下了其他人,打算让孙儿富贵一生;孙氏知道,也瞒下了其他人,打算为儿子投抱个子嗣;晏朝知道,以为孙氏不知道,并打算以此打击孙氏。晏斐最终还是死了,也从不能自洽的沉痛中解脱。
徐疏萤对梁禄说她想离开皇宫,梁禄表示太子临行前早吩咐过,若想走可以随时走。四名侍妾和阿斛被偷运出宫,分别之际,姜苕华突然改变主意,说她要回去,要等太子回来。她钦佩太子女扮男装的勇气,要留在东宫辅佐太子,也相信未来会有更美好的希望。于是最终她和阿斛仍然回到了皇宫。
边境,敌军主力已经消灭,眼看大获全胜。此时敌军中的一名台吉为了赌一把,给太子设伏,将她困在深井堡。太子果断突围,过程中被追击,但最终分兵利用地形反击,并在与台吉单人对战中获得胜利,砍下敌将的头颅。
回城时经过一座村庄,遇到路边一个逃难但因为体力问题没有跟上大部队的妇人,妇人奄奄一息,求她救救襁褓中的婴儿。太子接过襁褓,妇人已经气绝。冰天雪地,回到安全地带,女婴在确诊死亡後奇迹般啼哭。
战胜,班师回朝,太子的威望达到顶峰。但京城传出谣言,称太子已经战死,现在的太子是女子假冒的。太子以雷霆手段追查,但并未澄清流言。跟随太子回来的将领纷纷作证,太子没有被假冒的可能性。
御前,太子承认“不是假冒,但的确是女子”。皇帝大怒,朝中也激起轩然大波,自然不少人开始议论该立谁为储君。第一个给予太子正面肯定的居然是周少蕴,他得知消息,震惊之馀十分兴奋激动,立刻对太子表忠心说无论男女,他永远都是太子的拥趸。崔文藻紧随其後。
朝中也有一部分仍然选择支持太子,因为党争令太子一党的人早就没有退路。
皇帝见太子,两人剑拔弩张。皇帝其实在她出征前就已经知道她女儿身,本以为她没命回来。皇帝从一开始决意要杀她,到利用她稳定局势後卸磨杀驴,再到现在不得不承认她的影响力。但他已经没有出色的儿子,最优秀孙子也已经死去。皇帝恨她,不肯松口,废储的旨意已经拟好。
太子让兰怀恩看紧皇帝,她则仍旧把持朝政。及时对此次战役论功行赏,同时以勾结敌国丶贪腐等罪名将曹阁老踢出内阁,至于其馀反对并上书者只严惩罢工渎职等涉及原则性问题的……一系列操作令形势暂时稳定下来。
皇帝的废储旨意被太子一把火烧了。皇帝无可奈何,又想让她做摄政公主,扶持肃王或者晏堂。晏朝不同意,并将皇帝软禁。
永嘉公主也想来凑热闹,但她没有能力。墙头草驸马及时投诚太子,以他家为首,勋爵也开始倒向太子。
首辅杨仞的态度一直很暧昧,他数次求见面圣,均被人拦下。他递上辞呈。太子不允。
陈修动摇过,但很快被门下学生劝服,太子也亲自上门和他谈心。
御史徐桢是最坚决反对的一个人,由于骂的太难听被关进大牢,但待新帝登基後就放他出来了。
锦衣卫都指挥使在这场动乱中被张继夺权。
辽东巡抚杨颌因为与太子有交易,考虑再三仍然决定支持太子。
皇帝发现兰怀恩和太子勾结,在太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命人将兰怀恩暴揍一顿,并要杀他。太子某天早上看到兰怀恩跪在广场上的雪里奄奄一息。群臣纷纷表示这样的奸宦早就该除了,于是上书弹劾论罪。
太子没有立场和理由保人,她也不可能将和兰怀恩的关系公之于衆。
“他是你的人麽?”“他是陛下的人。”
皇帝命太医为太子诊脉。“找谁不好找他,从前那个沈微朕都不会有意见,你这麽糟践自己?”“即便真有身孕,是谁有什麽要紧,只要是儿臣的血脉。”
对皇帝说希望念及旧情饶兰怀恩一命。皇帝拒绝,皇帝看出太子与兰怀恩关系不一般,一是恶心身边有兰怀恩这样的人,二是为了和太子作对。皇帝决意处死兰怀恩。
兰怀恩的尸体仍然丢到乱葬岗,大雪一埋,看上去干干净净。
年後不久,皇帝病重,已经说不出来话。临终前见衆大臣,杨仞终于有机会单独见皇帝,爆哭,皇帝拼命将密旨藏在他袖子里。深夜,皇帝咽气。
丧仪期间,昭阳宫被关了许久的疯子孙氏跑出来,去东宫,将万壑松风图烧掉,又去刺杀新帝。晏朝的右胳膊在战争中伤得很重,此刻无力阻挡,又中了一刀。孙氏死。
後晏朝登基时,仍然有声音称她挟持皇帝篡位,但大势不可挡。登基後解决一些琐事。
第一年科考,新帝拥有自己的第一批天子门生。至此,正文结束。
关于先帝遗旨,皇帝告诉杨仞,若太子日後不贤,可持遗诏废君另立;太子日後子嗣问题,务必去父留子;思存万望珍重。
周少蕴献上一名和沈微相貌相似的美男子,新帝一眼看出气质不符,将其轰出宫去,并斥责周少蕴。後又有人献上一人,与奸宦兰怀恩八分像,与当朝御史徐桢五分像。皇帝恍惚,问何人。
“柳樾。”
作者有话说:此为後续大纲及结局,剧情接87章,大概主剧情,细节待修文。
其实当作者发现修过的文以及修过n遍的前文依然不满意的时候,实在很崩溃,或许期待值还是太高了点,又或许其实怎麽修也永远不会满意的,经常陷入无能的愧疚中……所以决定先这样放吧,先标完结,正文待修的部分还是会修,修过的部分也还有可能修。不过已存在的章节数最终只能是加量不加价,就是可能会修的很慢……如果有新想法,最终正文还可能和大纲有点出入。
算是暂时有个结局吧
我真的很抱歉[托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