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太子妃她只想做仙后 > 第78章 风满东楼四 东宫以後不许再提宁(第2页)

第78章 风满东楼四 东宫以後不许再提宁(第2页)

兰怀恩并不敢接话,只听皇帝念叨:“朕都不大记得温惠皇後的模样了,偶尔觉得太子身上有些熟悉的影子。他冷漠无情也好,在朕面前装可怜也罢,却唯有那副犹犹豫豫的样子,最令人生厌。”

兰怀恩心下不由得一震。他想起昨日皇帝怒气冲冲地令他去查,究竟是谁将信王之藩的消息传出去的,今早皇帝却说不必查了。他不太确定,这些态度变化对晏朝算不算是好事。

太子与废妃苏氏进了几筵殿,所有宫人悉数屏退,无人知晓他们都说了什麽。

约莫只过了半个时辰,殿门开啓,太子先出来,孙善和两名内侍进殿将苏氏带走。苏氏不哭也不闹,脸色雪白,一双无神的眼睛呆滞地望向虚空,如一具行尸走肉。

梁禄迎上去,脸色有些难看,低声回禀了永宁宫和万安宫的情况。

太子沉默了片刻,只淡声道:“回东宫罢。”

然而连东宫也不太平。冯京墨尚未离开,一直等到太子回宫,才前去回禀:徐选侍不是寻常的腹痛,是中毒。

可是徐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选侍,又会得罪谁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晏朝捏着眉心,刹那间心头滚过无数思绪,遂问冯京墨:“什麽毒?”

“砒霜。好在并不十分严重,又及时医治,目下已无性命之忧。”半晌不听太子往下问,冯京墨索性自作主张,多言道:“九公公正安排人细查,臣验了选侍的膳食,掺毒的是昨夜沏的一壶雪芽茶。”

晏朝于是交代下去,仍命小九去查。

东宫的事,冯京墨就不宜再干涉了。他替太子请了一回脉,默默告退。临出宫门之际,身後蓦然传来一阵匆促的脚步声,却不闻人声。

冯京墨回头,见是太子身边的女官,遂略施一礼。

西风呜咽着穿过宫门,渐闻得檐头铁马叮当作响。一两枚黄叶悄然飞旋,起起落落多少回才飘进一扇明窗。窗子一合,光影倏然暗下来。

梁禄点了灯,烛光晃了晃,映出晏朝一张晦暗不明的脸色。梁禄知道自己此时不该问什麽,但屋内的沉默压抑迫得他忍不住张口。

“没有。”沉默被打破。连晏朝自己都未曾察觉,她无声无息地松了口气。而对梁禄这句询问,她莫名觉得有些好笑。晏朝摇头道:“她不肯说。她不肯说,我也明白。陛下叫她做什麽,她敢不做吗?”

一如今日,无论是为灭口,还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总之皇帝若下定决心,就有无数个理由要她死。

皇帝就那麽在乎那件丑事麽?他竟然也会觉得那算是件丑事。可是他干脆利落地发落苏氏时,满面的怒意,仿佛当真是被人蒙蔽得一无所知。

而苏氏,纵有苦衷,却永远不能大白于世。她明知凶手但无能为力,只能日复一日地迫使自己认下罪名。如果有人需要为温惠皇後赎罪,那麽这个人只能是她。

晏朝垂首,拨开掌中温热的黄叶,目光一遍遍描摹它的纹脉。她凝神良久,心绪才渐渐沉稳。

“也没必要再去详查。你告诫下面的人,东宫以後不许再提宁妃,更不许私下议论。”

“是。”梁禄应过,知道她是有意将此事揭过去,心头倒安定了几分。

晏朝脑子里将目下局势飞快一捋,很快将万安宫的事同李时槐联系到一起,却不知他还要如何为信王谋划。

很显然,李时槐是不会让信王离京之藩的。信王很快就会快马加鞭回京奔丧,或许他们还要借着这个机会做些别的什麽。

“交代你几件事,你记牢了。”

梁禄打起精神:“是。”

“首先是东宫,小九在查徐氏中毒的事,你盯着他,若有异常即刻来禀。必要时候就直接将人拿下。”

“宫外,着人去陈阁老家中走一趟,替本宫送个信儿。不用你去,挑个信得过的人就行。”

“殿下,”梁禄罕见地出声打断她,犹豫着提醒道,“她同东宫已经许久没有联系,奴婢担心现在的情况,只怕她未必肯用心为殿下办事。”

那颗棋子埋得太久太深,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用。且她一介平民女子,嫁与亲王,诞育皇孙,此後如无意外,一生荣华富贵,又怎会亲手毁掉这一切呢?纵使不为自身,毕竟还有血肉相连的孩儿。

然而晏朝却有种奇异的自信:“她隐忍这麽多年,要有异心早有了。你只管吩咐下去,她若当真不愿也不打紧。”

“唔……还有一件。府坊局事宜向来由何枢掌管,如今詹事府少詹事一职有缺,待此次事定,便由周少蕴充任罢。你寻个机会,知会何枢一声。”

“是。”

太医冯京墨一整日都有些神不守舍,好不容易熬到下值,回到家又得知女儿病了,情急之下心慌意乱,脚下好端端走着路竟都能一脚踩空。

一时间搀扶的搀扶,拿药的拿药,四下里慌作一团。冯京墨自己是大夫,清楚自己身体情况,也知道怎麽处理,但眼下脚踝钻心地疼,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冯妻立刻将场面稳住,有条不紊地指挥下人。边给丈夫搽药,边嗔啧他:“自己家也能跌个跟头,魂儿都飞去哪儿了?苡仁的病不打紧,昨晚吹了些凉风,今日有些发热,已经抓药吃了,至多三t日就会好全的。我的医术是不如你们这些国手,可也不差呀,苡仁还是你手把手交的,还不放心麽?”

冯京墨听惯了这些絮絮叨叨,长长叹一口气,勉强扯出一个笑:“我放心,我怎麽会不放心。”

“我瞧你今日回来心不在焉的,是东宫又出什麽事了吗?”

她不提宫里,也不提太医院,直问东宫。冯京墨微微一愣,却不置可否,擡头说:“你倒提醒我一件事。劳烦去前厅将高木几上那个匣子替我取来,得你亲自去,不能经他人手。”

冯妻见他郑重,忙敛容应了,起身去取。房内一下子冷清下来,冯京墨呆呆出神,直到有下人来报,说姑娘知道了老爷的事,遣人来问。

“哦,我只是扭了脚,没有大碍。告诉苡仁不必担心,用了晚饭就早些休息罢。”

苡仁是夫妇俩膝下唯一的孩子,因早産自幼体弱,这些年都是小心翼翼地娇养着,如今已到了及笄之年,两人疼爱女儿不忍她早嫁,是以尚未说亲。

冯京墨特意为女儿取名“苡仁”,一是以药入名,希望女儿身体康健,再是取“医者仁心”之意。而苡仁在医术上极有天赋,只是碍于女子身份不方便,只能私下偷偷替京中妇人看诊。

木匣取来,冯京墨也没避着妻子,当面打开。除却赏银,匣底多放了一层薄隔板,取出後即见一封信,另附一张字条。

“是,正是送去应夫人处,”冯京墨不料妻子如此机警,微微吃了一惊,续道,“路上多带些人随行,我会为你们都安排好。”

“决定得这样突然。你什麽都不告诉我,叫我们娘俩如何安心走呀。”

外面忽有一阵风声呼啸而过,门窗已经关严实了,却不知何处挤进来的风,刹那间烛光猛颤。冯京墨满腹的心事戛然而止,本能地伸手护住那盏灯,火焰一跳,险些烫了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