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太子妃他只想搞钱by小仙儿 > 第60章 金陵苍月六 若朱庸行归入太子一(第2页)

第60章 金陵苍月六 若朱庸行归入太子一(第2页)

晏朝盯他片刻,默默呷口茶,慢慢笑道:“是外头有什麽流言麽?”

他略一犹豫,晏朝已搁下茶盏接话:“说令夫人为夫求情攀附权贵丶说本宫徇私废公?”不及林瞻分辩,她复道:“你今日若是因此事求见,本宫必不会见你。”

“殿下恕罪。”

朱庸行终于坐不住,站起身沉声提点他:“林瞻,你今日请罪,便是坐实了流言,非但有负我对你的信任,更要陷太子殿下于不义之地!”

“本宫与巡抚赏识的是你的才能,你方才也说了,江南各地治农官人数不足,而今又值关键时期,自然先以大局为重。常言又道举贤不避亲,你若有真才实学,立下功绩,自可将功折罪。你我皆心怀坦荡,流言有何惧之?”

“凡流言丶流说丶流事丶流谋丶流誉丶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闻听而明誉之,定其当而当,然後士其刑赏而还与之。”②

“你是明白人,也不必本宫多言。”

林瞻再叩拜:“谢殿下教诲,臣谨记在心,定不负殿下与恩公厚望。”他略直上身,续道:“只是内子愚陋,在濯园多有叨扰,臣请接回夫人,请殿下允准。”

“这是自然。想必你也听说她前两日遇刺一事,令夫人受了惊,需多加安抚。”

晏朝扬声唤了梁禄进来,吩咐去後院请崔夫人。林瞻再度谢恩,终于告辞离去。

前厅安静下来。晏朝端过茶盏轻抿一口,顿觉口齿回甘,心清气爽。她瞥一眼朱庸行,轻道:“林瞻此人确有才干。不过,他来之前,想必已得到过巡抚的指点。”

连目前正在实施的策略都一清二楚。

“是,什麽都瞒不过殿下的法眼。林瞻为人秉直忠厚,行t事沉稳果决,献策亦极有见地,臣愿向朝廷举荐此人。”

“暂且不急。待他此次复职後立下功绩,再论功保举便是名正言顺,本宫亦可在御前提上一提。”

然而谈到此处,便不得不考虑到目前的流言问题。晏朝眸色微沉,她可不想事成之前,就因流言毁于一旦。

南京城内的李时槐得到消息时,距刺客被捕已过去三日。彼时他才与衆官员议事毕,正热得口干舌燥,恰逢小吏急匆匆进来禀报,当即惊得他手里那碗茶都洒了,浑身霎时一阵冷汗。

“……不过大人放心,下头的人雇的确实是一帮劫匪,从头至尾未提到大人,牵扯不到咱头上。且苏州那边听说已审毕结案了,罪名的确是劫盗。”

李时槐略松口气,饮完剩下半碗茶,扶着桌子重重坐下,小吏连忙上前替他扇风。

他仰靠在藤椅上,叹了口气,闭着眼出声:“以太子的谨慎,此次必然打草惊蛇。罢了,左右流言已经传出去,且往後看罢,若林瞻不中用,那笑话可就闹大了。”

小吏问:“那咱们就这样不了了之吗,还有崔氏……”

“蠢材!”李时槐瞪他一眼,翻身夺过他手里的蒲扇,径自摇着,恨铁不成钢地解释:“太子未必不疑心我,真要逼得他深究,万一查到我,撕开脸谁也不好看。天子还在京城盯着呢,左右徇私的是他不是我。崔氏至少暂时也不能碰,她死了对我们没多少好处。”

小吏慌忙满脸堆笑应承几句,又接过扇子殷勤扇着,心下暗暗一忖,觉着崔氏回到林家便即刻收拾行装去了娘家归宁这件事也无足轻重,因怕再挨顿训,索性闭口不言。

而李时槐心里想的却是,太子究竟是如何与南直隶巡抚走得那麽近的?朱庸行还挂着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官衔,今岁江南风波不断,就连民乱发生在南直隶巡抚常驻的苏州,追责下来一大堆官员落马,朱庸行也未曾收到丝毫影响,足见他在天子心中地位。

若朱庸行归入太子一党,对信王而言无疑是个大威胁。

只是目前,他已不宜再在苏州搅弄什麽风浪。太子防他跟防贼一样,若是江南问题解决不妥,待回京复命时,储君毕竟是储君,他可就难辞其咎了。

话又说回来,苏州那边听说议税议得如火如荼,他这个京师的户部尚书竟参与不进去,只能书信往来,真是笑话。

连兰怀恩那个太监都能去苏州,打着给太子回禀要事的名头。

兰怀恩此时正在江上。

他不敢搞太子那般大的阵仗,只带了一二十人,俱着微服出行。一面游览美景,一面赶路,悠哉悠哉。他实在有些想念,整日待在城中闷得慌,却也清楚晏朝见他必是不悦,是以先将南京城中事宜提前安排妥当,加之早准备好了说辞,才迫不及待地出发。

他此刻正躺在船上,捏着手里的茶盏细呷一口,若有所思地问身边人:“这是什麽茶?”

“回督公,是蒙顶甘露。南京守备太监盛济安孝敬给您的,他私下里对奴婢说,连太子殿下尝了都赞不绝口呢。”

兰怀恩哦了一声,摸摸鼻尖搁下茶盏,起身向外走去。船头有清风拂面,放眼望去,烟水晴岚,沙鸥芰荷,两岸蝉噪垂杨里,风外酒旗飐。

他神清气爽,深深吸一口气,问道:“人找到了吗?”

小太监回道:“找到了。”

“不可轻举妄动,暗中盯着便是。”

“是。”

作者有话说:朝朝:沉迷事业无法自拔,没心思理你,自己单箭头去吧您~

注:

①借鉴了周忱的赋税改革,参考论文《明代周忱及其江南赋役改革研究》;

②出自《荀子·致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