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太子妃他只想搞钱by小仙儿 > 第100章 宫 (第2页)

第100章 宫 (第2页)

“以女儿身冒充皇子,谋夺储君之位,难道不是冒占?如今你身份已大白于世,欺君之罪无可抵赖,还敢堂而皇之立于这大殿之上,受我大齐臣民朝拜!”

晏朝迈步向前,步步逼人:“本宫为何不敢?女儿身又如何,陛下一日未曾下诏废储,本宫就还是一日的皇太子!只要本宫还坐在东宫的位子上,就容不得你诋毁放肆!”

耿瑭怒目以视,眼风已化作利刃,死死钉在她身上,肺腑内一腔热血翻涌。

便傲然一振官袍,转身朝乾清宫方向一跪,双手摘下官帽,高高捧起:“皇女乱政,国本倾危。臣耿瑭,今日死谏,以悟圣意,以警臣心!”

言罢豁然起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视死如归地向数步外的朱漆大柱冲去。殿内当即一片哗然,衆人擡头惊呼。

“拦住他!”晏朝短促喝道。

殿内侍卫已迅速围过去,一名内侍眼疾手快扯住了耿瑭的袖角,情急之下只得死死攥住,却到底没抓牢,任由那截衣衫从手中滑走。

眨眼间只听“砰”的一声,殿中死寂,气氛遽然沉重。

上百双眼凝视一处。无数双眼聚拢过来。青袍t委地,鲜血横流。那一顶乌纱官帽从他怀里跌落,因帽翅撑着,又稳稳当当立回他身边。

近侧内侍连忙上前查看,却见耿瑭圆睁着眼,额头已血肉模糊,殷红血迹淌满脸庞,刺目且惨烈。只是人尚未气绝,他甚至垂了垂头,微弱地喘上一口气,还能挪动身子,看似是要起身。

朝臣中终于有了低低的议论声,衆人未曾料到今日会有人死谏,一时皆有些无措。有人瞧出来耿瑭动作的意图是要再次寻死,不知是谁不轻不重地说了声“传太医吧”。

晏朝立在前首,漠然道一句:“不必了。”

她叫人按住耿瑭,望一眼他涣散的目光,向身边锦衣卫伸手:“施纶。”

那锦衣卫先是一怔,旋而会意,低头解下腰间佩刀,颤巍巍奉上去。晏朝却用左手接过,贴掌牢牢握住,身形要动,足尖立觉一沉。

“殿下不可!”

杨首辅终于反应过来,躜步上前:“死谏之臣,气节忠烈,君主纵使不纳谏,亦不应苛责降罪,更何况亲手斩杀?言官因谏诤而获罪,必然致使言路闭塞,本已属君主失德之大过。殿下此举,更要将天下文士置于何地?”

衆人争相附和,却仍不过是观望之态。

晏朝冷笑,头也不回反问一句:“元辅以为,本宫要杀他,是因他直谏?”

不及杨仞回答,晏朝已提刀上前,衆目睽睽之下,一道寒光闪过,刀身飞快送入耿瑭胸膛,动作干脆利落,未有丝毫犹豫。

耿瑭浑身一抖,强撑着的最後一口气混在血腥味儿里,散去了。

殿内官员见她就这麽无所顾忌地将人杀了,无不骇然失色,回过神才恍然意识到:即便眼前这“名不正言不顺”的太子是女儿身,却到底也是从生死战场回来的。那双手,曾亲自斩杀过凶悍的蒙古王子。

血腥味唤醒了一些隐隐作痛的回忆。

晏朝收回绣春刀递还给施纶,一面拿了帕子拭净双手,一面淡声吩咐宫人去收拾残局。方才回身,瞧见杨仞脸色略有些僵,便只缓声道:“让元辅受惊了。”

言毕移开眼,复命衆官员平身。目光所及之处,有人起身,有人仍跪着;有人欲言又止,有人已迫不及待。

“我朝祖制,不杀言官,这……”

“世宗朝‘大礼议’时,被杖杀的言官还算少麽?御史给事中犯颜谏诤丶纠劾权奸乃其本职,若以死谏充节以谤讪君上,取道路之言而毁誉他人,也是尽职吗①?身为言官,言行有失,难道任由其恣无忌惮,不该治罪麽?”

既要提祖制,那她便也暗引宝训之言驳回去。话却又未全然说明,有意诱得衆人愤慨发言。

“……世宗皇帝厌薄言官,罔顾祖制,以致诤臣饮恨,直士寒心,实录中载其过失以警後世,殿下要学此荒谬之举吗?”

……

“臣下之罪,自有三司审理定刑,殿下随意赏罚,置法度于何顾?”

“况且世宗皇帝当时杖责大臣,再不济也是由锦衣卫掌刑,殿下身份尊贵宜应自重,怎能在文华殿上公然斩杀臣子!”

“当着百官的面斩杀死谏言官,殿下此举已不止是胁制言路,更是在折辱天下士大夫!”

“……附议!今日之事若传出去,举朝官宦丶科第学子如何能不寒心,朝廷何在,教天下如何宾服!”

“耿瑭死谏陛下,殿下非但未将谏言呈达圣听,更是专权僭越,行此荒悖之举。圣躬违和,殿下不但不忧圣体,不为君父分忧,反而放纵弄权,陷君父于不义之地,此为臣子当行之事乎?”

“……为人臣,未尽监国之责,乃是不忠;为人子,不悟奉亲之道,乃是不孝。”

……

“陛下未曾下废储圣旨,臣等不敢怠慢失礼,仍尊殿下为太子。只是太子殿下毕竟还是储君,也敢拿世宗皇帝自比吗?”

……

晏朝神色自若地立于上首,耳边质问此起彼伏,每一句都坚定洪亮丶掷地有声,一字一字要将她钉死在十恶不赦的刑架上。

听着衆人连珠炮似的责难,她也并不恼,只是将眸子一沉,心下暗自思量着,要一步步算计得事态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下方虽则声势浩大,细细去辨,却也能察觉出来,他们是有所收敛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