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槐底村属于哪个办事处 > 第181章 舰行沧溟阔帆引版图新(第1页)

第181章 舰行沧溟阔帆引版图新(第1页)

初夏的太平洋面,风平浪静得像块巨大的蓝宝石。沈砚之立在“镇海号”主桅下,望着甲板上列队的水兵,藏青色的军服被海风灌得鼓鼓囊囊,腰间的长刀随着舰身起伏轻轻晃动。带队的水师统领赵衡捧着海图走来,羊皮纸边缘已被海水浸得卷:“大人,按航线再过三日,便能抵达最东端的流霞岛。那处是三年前现的新岛,如今已驻了五十名水兵,开垦出十亩菜地。”

沈砚之接过海图,指尖划过标注着“太平洲”的广阔区域,墨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流霞岛的淡水储备如何?”他记得初次远航时,不少岛屿因缺水难以驻留,水兵们常要靠雨水和大陆运来的淡水度日。

“去年凿了口深井,水质清冽,够百人饮用。”赵衡指向远处掠过的海鸥,“您看那片白帆,是补给船‘渔歌号’,载着从太平州运来的谷种和布匹,要送到流霞岛和更南端的墨礁屿。”

舰身忽然轻微晃动,了望手在桅杆上高喊:“前方现不明船只!三艘,挂着黑帆!”

赵衡脸色一凛,拔刀喝道:“各就各位!备战!”

水兵们迅散开,有的搬起投石机的石弹,有的检查弩箭的机括,甲板上瞬间弥漫起紧张的气息。沈砚之走到船舷边,用单筒望远镜望去,黑帆船只度极快,船头画着狰狞的海兽图案——是惯在远海劫掠的海盗船。

“左满舵!迎上去!”赵衡的吼声被海风撕碎。“镇海号”猛地转向,舰撞开浪花,像柄锋利的刀劈向海盗船。投石机的石弹呼啸着飞出,砸在最前的海盗船甲板上,木屑飞溅中传来海盗的惨叫。

沈砚之看着水兵们各司其职,装填石弹的手臂肌肉贲张,拉弩的士兵额角青筋暴起,忽然想起赵衡曾说的“太平洋的风,能把懦夫吹成勇士”。这些水兵多是沿海渔民出身,三年前水师初建时,连掌舵都磕磕绊绊,如今却能在遭遇海盗时镇定如旧。

激战半个时辰后,三艘海盗船或沉或逃。水兵们清理甲板时,沈砚之现一名年轻水兵的手臂被弩箭划伤,血浸透了军服,他却咬着牙往伤口上撒草药,笑道:“这点伤算啥?上次在墨礁屿,李大哥为了抢回被海盗偷走的粮袋,胳膊被砍了一刀还追了三里海路。”

赵衡在旁补充:“这些海盗原是流亡的溃兵,聚集在无人岛礁上,专抢补给船。去年冬天,我们在玄冰湾围了他们的老巢,此后便收敛了许多,没想到今日还敢露面。”

当夜,“镇海号”在避风的浅湾抛锚。炊事兵用海水煮了鲜鱼,就着压缩的干粮饼当晚饭。沈砚之坐在甲板上,和水兵们分食一条烤鱼,鱼肉带着海盐的咸鲜。“流霞岛的水兵,多久能收到一次家信?”

“每月一次,靠‘渔歌号’捎带。”负责掌舵的老水兵王伯吐出根鱼刺,“我儿子就在流霞岛,上次来信说,岛上的番茄熟了,红得像灯笼,是用太平州带来的种子种的,比老家的甜。”

沈砚之想起白日看到的补给船,舱里不仅有粮食布匹,还有装着菜种、书籍甚至孩童玩具的木箱。原来这跨越重洋的补给,运的不仅是物资,更是让远方驻兵能守住领地的底气——就像流霞岛的番茄,带着大陆的温度,在陌生的土地上扎根结果。

三日后清晨,流霞岛的轮廓终于出现在海平面上。岛上的水兵列队在沙滩迎接,军服虽沾着海风的咸味,却个个精神抖擞。驻岛校尉领着众人参观营地,菜地的番茄藤蔓爬满竹架,菜畦里的青菜绿油油的,水井边晒着渔网,一切都透着生机。

“这是去年从太平州迁来的农户张老汉,带着全家三口守着这片菜地。”校尉指着正在摘番茄的老者,“他种的蔬菜,够全岛水兵吃,省下的补给船空间,能多运些弹药。”

张老汉捧着个最大的番茄递给沈砚之,果皮上还沾着晨露:“大人尝尝,这土看着贫瘠,施了些海鸟粪,竟比老家的地还肥。我家老婆子正用太平州带来的面粉蒸馒头,等下请大人尝尝!”

午后,“镇海号”继续南行。赵衡指着海图上标注的“万安滩”:“那处水下多暗礁,去年有两艘商船触礁,我们正在那儿建灯塔,用的是从大陆运来的琉璃镜,夜里能照出十里远。”

沈砚之望着无垠的海面,忽然明白“太平洋领地”四个字的分量。它不是海图上冰冷的线条,是流霞岛菜地里的番茄,是墨礁屿水兵晒的渔网,是灯塔里彻夜不熄的光,是水兵们家书里“此地安稳,勿念”的字句。

返航时,赵衡在甲板上摆了桌简单的宴席,用海鱼、海带和从岛上采的野果待客。沈砚之举杯,望着满天繁星倒映在海面,像撒了把碎金:“这太平洋的风,吹了千百年,如今总算吹着咱们的船,载着咱们的人,守着咱们的地。”

水兵们齐声应和,吼声惊起了栖息在船舷的海鸟。沈砚之知道,巡查的意义,从来不止是查看领地,更是让这片广阔的海域知道——这里不再是无人问津的蛮荒之地,有一群人正用船帆丈量疆土,用刀剑守护安宁,用种子和希望,把“太平”二字,深深刻进太平洋的每一朵浪花里。

海风猎猎,带着远处岛屿的草木清香。“镇海号”的航灯在夜色中闪烁,像颗坚定的星,指引着后续的补给船、移民船,向着更辽阔的远方驶去。

喜欢槐下田舍请大家收藏:dududu槐下田舍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