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铺好床,济南的暑气就裹着热浪涌了进来。
谢维康脱了那件米黄色的衬衣,后背的汗还是顺着脊梁往下淌,不免抱怨道:“这屋子跟蒸笼似的,明天必须买个风扇!”
“不用买!”夏文龙从上铺探出头,“我姨夫下午就拉了一批吊扇回来,说明天装。”
谢维康眼睛一亮,激动道:“那我现在就装一个!这屋子热得睡不着!”
“可不敢!”杨明海赶紧拉住他,“你晚上喝了两瓶啤酒,爬梯子太危险。我们都熬了两晚了,不差这一夜。”
邱建飞也跟着劝道:“对呀,明天一早装也一样,安全第一。”
谢维康看大伙都这么说,只好作罢,躺在床上扇着衣服,听着满屋子的川音闲聊,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六点,窗外的蝉鸣就把人叫醒了。
谢维康洗漱完刚回寝室,就听见院子里传来摩托车的声音。
刘洪才骑着三轮摩托车载着董莉回来了,车厢里装着一大锅小米粥,董莉手里拎着沉甸甸的塑料袋,装着满满一袋山东老面馒头,招呼道:“兄弟们,吃早饭了!馒头、咸菜、小米粥,管够!”
这时,两个穿着碎花褂子的老人从单间里走出来。
刘洪才笑着介绍道:“这是曾辉禄师傅和他媳妇范桂华大婶,来自郫县的四川老乡,以后负责咱们伙食!”
“哎哟喂,你们这些娃子也太能扛了,这天气热得我都喘不上气!”曾辉禄操着地道的郫县话抱怨。
范桂华已经掀开了粥锅,热气裹着米香飘了过来。
谢维康咬了口馒头,就着咸菜喝了碗粥,胃里暖烘烘的。
这是他来离家出走后,第一顿像样的早饭。
吃过早饭,刘洪才把谢维康叫到办公室交待道:“小谢,今天的任务是装吊扇。大寝室两台,其他单间各一台,厨房两台,食堂四台,材料在仓库里。”
谢维康立马叫来邱建飞和杨家兄弟说道:“杨大哥,杨二哥,你们先组装扇叶和电机,穿线的时候注意别把线皮弄破了。邱哥,你帮我扶梯子递工具。”
他从仓库里搬来电线、铁丝和膨胀螺丝,先在大寝室画好记号,用铁丝在大梁上弯个钩子,再固定吊扇挂杆。不到半小时,第一台吊扇就装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扇试试!”谢维康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道。
邱建飞按下开关,扇叶转动起来,凉风瞬间扫过屋子。
“舒服!”杨明海伸着懒腰,“这风比啥都管用!”
谢维康没敢耽搁,带着几人接着装其他房间,从女工寝室到老板办公室,再到食堂厨房,每装完一间,就传来一阵欢呼。
中午开饭时,食堂的吊扇也转了起来。
曾辉禄端上两大盆菜,麻婆豆腐和回锅肉,红油裹着香气飘满了屋子。
谢维康夹了一筷子回锅肉,熟悉的乡味在舌尖炸开,眼眶突然有点热。
“曾师傅,您这手艺绝了!”他大声喊着,满桌人都跟着附和,笑声里混着风扇的转动声,成了异乡最温暖的交响。
下午,谢维康刚爬上椅子,就听见车间里传来刨木机的声音。
林方树正带着木工组做办公桌,刨花纷飞间,一张张木板渐渐有了家具的雏形。
刘洪才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吊扇装得不错,跟文龙去仓库熟悉一下打包材料,明天开始干活。”
谢维康点点头,跟着夏文龙往仓库走。
阳光透过车间的窗户,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飘着木屑的清香和油漆的味道。
他看着忙碌的同乡,听着熟悉的川音,突然觉得,这个陌生的济南,好像真的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喜欢奋进的青春请大家收藏:dududu奋进的青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