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免不了还得挨顿陈家旺的狠批,说不准他这生产队长的位置也当到头了,毕竟陈毕竟陈家旺对他的工作一向是不满意的。
想到此,杨怀邦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台上的陈家旺,看着挺直腰杆的杨怀邦,心里也悄悄为国强娘竖起了大拇指。
前些天大队书记杨怀书汇报各队麦收情况时,特意提过国强娘批评王寡妇、带动大伙抢收的事。虽说陈家旺因张大妮的事与大嫂一直心存芥蒂,但这并不妨碍他佩服国强娘这份能扛事、敢较真的劲头。
在这丰收的季节里,陈青心里也揣着份份喜——前些天高大壮打来电话,说他爹高爱江已经帮着落实了她弟弟妹妹的工作指标。陈青握着听筒,连声道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高大壮开起了玩笑。“你那破裤头这下能扔了吧?”同时他的笑声也从电话那头传来。
陈青笑着回:“大壮哥,这裤头我可舍不得扔,我现在还穿在身上呢!”
两人在电话里笑作一团,从前的那点恩怨,总算随着这笑声散了。
陈青结婚时没请高大壮——毕竟两人曾有过一段恩怨,她实在拉不下脸。
可婚后每次从杨集回县城,她都要绕去医院:一来做产检,二来找高大壮,反复催促他父亲高爱江帮忙落实弟弟妹妹的工作。
催了三四回,高大壮被缠得没法,就和父亲高爱江讲了。
高爱江心里也琢磨:既然答应了人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能帮就帮吧。
正巧那时商业局要新成立了酱醋厂和糖果厂两个单位,计划招oo个工人,除去o个留给土地带人的指标,还剩o个。可这o个指标早被县领导、各单位负责人的关系盯上了,僧多粥少根本不够分。
好在高爱江是商业局局长,有定夺的权力。他虽为人正直,却也记着儿子应下的事,便在局里开会时故意说“这两个指标是县领导要的”,其他副局长不知情,自然没人反对。就这样,两个指标被悄悄留了下来。
高大壮一听说指标落实,第一时间给陈青回了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前陈青早把弟弟陈军、妹妹陈红的个人情况告诉了他,他转交给父亲高爱江后,高爱江核查完觉得符合招工要求,便一口应允——这事总算落了实。
可挂了电话,陈青的笑意就淡了。原本这两个指标是板上钉钉给陈军陈红的,过年时她在全家面前说过这事,爹娘和弟妹当时高兴得合不拢嘴。
可她转念一想,丈夫施海波还在家待业,没个正经工作,她心里又犯了难。
她对着自己的肚子轻轻摸了摸——这里面怀的是陈家旺的孩子,可她一直瞒着婆家,让他们以为自己是清白身子嫁过来的。婆家待她向来极好,把她当宝贝似的疼,要是知道她先给娘家弟妹找了工作,却不管丈夫的差事,指不定会怎么想,往后还能像从前那样待她吗?
一番犹豫下来,陈青咬了咬牙,决定把其中一个指标匀给施海波。
主意一定,她立刻请了假,揣着两三样礼品,急匆匆往县城赶去。
陈青本想找陈家旺派辆公车送自己回娘家——她实在怕路上颠簸出闪失。可一想到陈家旺已经一两个月没露面,又怕他见了自己不肯放手,万一缠着要跟去县城的娘家或婆家,再不小心说漏了嘴,那可就全完了。她咬咬牙,还是决定自己挤公交车。
乡下的人大多淳朴,见她肚大腰圆的模样,纷纷起身让座。
到了县城后,她又走了十多分钟,中途歇了好几回,才慢悠悠挪到婆家门口——那会儿家门口根本没公交,只能靠脚走。
进门时,她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手里还拎着两三样礼品。
公公婆婆和丈施海波一见,立马慌了神,心疼得不行。
婆婆赶紧倒来温水,转身就去街上买了西瓜,还称了一斤肉、一条大鲫鱼——这待遇,往常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有。
他们看着陈青,越看越疼:结婚才三四个月,肚子却像六七个月那么大,他们只当是怀了双胞胎,又认定陈青把初夜留给了施海波,这孩子自然是施家的宝贝。
更别说陈青每次回来都拎着礼品,虽说不多,可在物资紧缺的年代,已是难得。
施海波一家都是普通老百姓,平时哪见过这些好东西,嘴里不住地夸:“陈青不仅人长得漂亮,工作单位的福利还这么好,真是我们家的福气!”
其实陈青拎来的这些礼品,全是陈家旺给的。
自打陈青嫁给施海波后,陈家旺每次找她,总少不了大包小包的东西——一来怕自己的孩子缺了营养,二来也是想哄着陈青,但凡人家送他的好东西,他都舍得往她那拿。
后来陈青肚子大了,不让他再碰自己,他依旧会偶尔送些物件来,心里还惦记着等她生完孩子,能继续往来。毕竟陈青怀着他的骨肉,这份情分和牵挂,他丢不下。
久而久之,陈青房间里的礼品堆得满满当当。
她心里门儿清,懂得细水长流的道理,每次回县城,只从里面挑两三样带过来,既不张扬,又能让施家和娘家高兴。
中午吃饭时,施家的举动更让陈青心头一暖。
桌上的鱼和肉,施海波、公爹和婆婆碰都不碰,只夹些青菜,反倒一个劲地把鱼和肉往她碗里拨:“你怀着孕,得多补补!”陈青看着他们空着的碗,鼻子一酸,又把鱼和肉分回给公婆和丈夫。
施家三口见状,不住地夸她贤惠、懂礼,连带着又赞起她的工作好。饭桌上满是温馨的感激声,他们总说,这是上辈子积了德,这辈子才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
陈青本打算等丈夫施海波填完表,把去国营酱醋厂的工作彻底落实、板上钉钉后再说。上次就是因为话说得太早,最后落得被动,这次她特意学乖了,想等一切稳妥后再告知家人。
可饭桌上,看着公公婆婆不停往她碗里夹菜,丈夫施海波也处处护着她,一家人的热络与真心让她实在按捺不住,索性把这桩喜事说了出来。
这话一出口,满桌人都愣了。他们哪敢盼着天上掉馅饼?早听说酱醋厂要招人,可总共就二三十个名额,全县那么多人都盯着,轮谁也想不到能落到自家头上——就算名额多到四五百个,他们这种普通百姓人家,也只敢远远瞧着,没半分念想。
如今这金贵的名额竟真给施海波捞着了,婆婆最先反应过来,手里的筷子“当啷”一声掉在桌上,随即就用围裙角抹起了眼泪,嘴里还念叨着“真是祖上积德”;
公公则猛地从口袋里摸出旱烟袋,手抖得半天没对上烟锅,最后还是施海波帮他点上,烟丝燃着的火星子,都跟着他的呼吸轻轻颤。
在那个年代,国营单位可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他们这样的人家哪曾奢望过?施海波更是激动得话都说不囫囵,嘴唇哆嗦着翻来覆去就那几句“太好了”,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桌角,说着竟还当着公爹的面,红着脸亲了陈小芳一口。
陈青望着一家人眉眼间藏不住的欢喜——婆婆的眼泪、公公烟袋里飘出的烟、丈夫烫的脸颊,自己心里也暖烘烘的,被这份实打实的幸福紧紧包裹着。
一家人就在这样的暖意里,热热闹闹地吃完了午饭。
喜欢小镇红颜请大家收藏:dududu小镇红颜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