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校园春晓下课铃声犹如赦令,顿时……
下课铃声犹如赦令,顿时教室像是松下来的弓弦,百态尽显。
有人瘫软趴在桌面,争分夺秒地补眠;有几人小声说着月考的难度,讨论不同的解法;还有几个偷偷掏出漫画书或杂志,在沉闷的间隙里寻找片刻的自由。
顾知秋低着头,在草稿纸上演算上节课留下的数学题。步骤繁琐,分心了好几次。视线看了看後面那个座位,时越去竞赛培训了,最近很少在学校。
她写字的手微微停顿,又忍不住回忆起那个晚上,那条回家的路,街灯,两人偶尔轻声讨论的学校丶竞赛的一些琐事,甚至他们走路鞋底和地面摩擦的声音。这所有的瞬间,是她暂时不愿与人分享的小秘密。
“知总!魂兮归来兮!”江一鸣的大嗓门猛地打断了她的回忆。他抱着个脏兮兮的篮球,到後面座位坐下後,“嗙”一声把球塞进时越的抽屉。
“数学卷最後那道题,答案快贡献出来让小弟瞻仰一下!我怕下午交卷之前来不及抄!”
顾知秋倏然回神,拉一下手里的卷子:“你自己是一点不做啊。‘贡献’和‘瞻仰’,语文老师听见要哭了。”
“哎呀,越哥不在,只能靠你江湖救急了。”江一鸣收拾好又嬉皮笑脸地坐到她旁边的空位置上,等着拿试卷。
“你说越哥他在那种大神云集的集中营,是不是每天就是那种高强度的做题?光是想想我就头皮发麻,倒贴送我钱,我也不能去。”他嘴上嚷嚷着嫌弃害怕,语气里却掩盖不住的为好友骄傲。
顾知秋叹了口气,已经不想去纠正他的措辞了。只是把写得整齐的试卷推到他面前,“你快一点写,我最後那道大题还没写完呢”。连声谢後,他立马坐回自己座位奋笔疾书了起来。
她理解江一鸣语气那种与有荣焉的骄傲,毕竟是一个汇聚了顶尖天赋和努力的世界,对于他们这些从未走进甚至走近的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那种感觉,像观看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光影声色俱在,尤其当追光灯下的人是自己相识相知的挚友时,那种骄傲感便显得格外纯粹且热烈。
下午的体育课,延续自由活动的传统。这学期的和文科班分到了同一节体育课,于是体育课成了三人组“说小话”专属时间。顾知秋和许丹丹丶徐嘉瑜坐在高高的看台角落,享受着难得的俯瞰衆生的视角。
篮球场上,男生们奔跑时球鞋摩擦地面发出尖锐的吱嘎声,未进球的惋惜声,还有进球後欢呼声交杂在一起;跑道上,女生们三五成群,有的散步聊天,有的在羽毛球双打;
角落的单杠区,几个体力好的人在练习引体向上,手臂绷出流畅的线条。
只见一个抢篮板的男生不小心滑倒,立刻引来同伴们善意的哄笑和七手八脚的拉扯。
“所以说,你家学神集训,得等到国赛结束才见得到了?”许丹丹用胳膊肘轻轻撞了一下顾知秋,语气里带着惯有的调侃。
徐嘉瑜立刻接过话头:“那肯定呀!国赛哎!听说拿了金牌银牌,保送清北都十拿九稳了。”
顾知秋没有接话,目光追随着跑道上一个慢跑的人绕圈圈。
“不过只只,”徐嘉瑜想到了什麽,眼睛亮晶晶地凑近,语气中毫不掩饰的暧昧,“你跟你们社那个林然,最近好像接触过于频繁嘛!上次放学我还看到你们一起在图书馆一楼在说什麽。”
许丹丹像是瞬间被点醒了,立刻猛点头:“对对对!我都忘了,其实林然也不错,温文尔雅,说话永远不急不躁的,而且很有才华!只只和林然的话,我也可以接受。”
顾知秋被她们一唱一和闹得哭笑不得:“只是讨论下期校刊的选题而已。你俩的想象力能不能用在正道上,比如如何把数学分数提一提?”
“一定要互相伤害是吧!来吧来吧!”三个女生笑闹作一团,操场上一阵风经过,这肆意的欢乐声被吹得好远好远……
—
文学社讨论校刊征稿的会议,气氛比平日例会松散活泼得多,也多了更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当然说着说着,很快就出现了分歧。
“我觉得应该紧扣校园生活,写点我们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比如月考後的衆生相,或者运动会背後的故事!”沈蔚然声音清脆且笃定。
“校园生活题材会不会太多了,读者都会审美疲劳。我们应该有点深度,关注一下社会热点,比如最近的环保问题或者科技发展!”一个文科班的男生提出了不同意见。
“深度?我们的读者主要是高中的同学们,太沉重太深奥的话题会不会没人看?”
“那就找个平衡点,找既有共鸣又能引发思考的切入点?”
小小的社团活动室里,争论声渐渐升温,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林然作为社长,坐在长桌的一端,始终安静地聆听着。他修长偶尔在争论最激烈时擡眼看一看发言者,目光平静包容。
等到大家的发言结束,才不疾不徐地开口。没有直接否定任何一方的观点,而是逐一梳理了每个人提议中的核心亮点和可能存在的操作难点,巧妙地找到了不同观念之间的连接和平衡点。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整个过程中,他的目光几次不经意地掠过顾知秋。她偶尔会在冷场或争执不下时补充一两句,或是缓和一下气氛,或是提出一个折中的小建议。
林然听她不时将偏离的讨论拉回正轨,眼底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和思索。高考在即,他很快就要卸任。而顾知秋文字感知力强,更重要的是性格沉稳,有耐心,善于倾听和沟通。
只是……他的目光在她专注的侧脸上多停留了两秒,一种难以言喻的私心悄然浮动,让他对这个原本清晰的决定産生了一丝莫名的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