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把车停进区政府地下车库时,天刚蒙亮。
他看了眼副驾驶座上的公文包,拉链已经拉好,但昨晚妻子翻动它的画面还是在脑子里闪了一下。
他没再多想,拎起包上了电梯。
八点十五分,他坐在办公室里翻看今天的会议材料。
财政调度会的议题排得很满,但他特意把北山片区土地使用合规性审查放在最后。
这个安排他自己清楚意味着什么,不是拖延,是试探。
他合上文件夹,在纪要本上写了四个字:
静观其变。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
“若无人反应,反常即线索。”
九点整,会议室准时开门。
他走进去的时候,几位副局长和科室负责人已经落座。
有人跟他点头,有人低头看材料,一切如常。
会议按流程推进,预算分配、项目进度、债务化解……
一项项议程走下来,没人提北山的事。
直到临近十一点,他亲自将议题抛出。
“关于北山生态园配套用地的历史审批问题,目前仍有几处存疑。”他说得平静,
“我建议成立专项小组,重新核验原始档案。”
话音落下,屋里安静了几秒。
国土局副局长咳嗽了一声,说:“这块地早就挂牌了,前期手续也都齐备,现在重查,怕影响招商进度。”
财政局的人跟着附和,说审计资源紧张,没必要翻旧账。
孙连城没争辩,只问了一句:
“如果手续没问题,为什么不敢查?”
没人接话。
他轻轻合上笔记本,宣布散会。
回到办公室,他脱下外套挂好,走到窗前。
市政府大楼的方向隐约可见,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反着光。
他盯着看了片刻,转身打开电脑,调出一份加密文档。
这是《宏远公司核查报告》的电子备份,他已经做了三份离线存储,
一份藏在望远镜模型底座,
一份交给了一个退休的老会计,
还有一份,昨晚让司机顺路送到了郊区打印店,以“私人资料整理”名义存进了保险柜。
他正准备关闭系统,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
“你家楼下有辆银色轿车,三天了没挪过窝。”
他手指一顿,没有回复,也没删消息。
只是起身走到门边,拉开一条缝看了看走廊。
保洁员正推着车往另一头走,楼道里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