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到账,指令出,通道打开,监控切断,
环环相扣,根本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布好的局。
“赵警官。”他按下通讯键,
“你现在去控制陈国强,动作要快,但别打草惊蛇。
把他带离岗位就行,暂时不要审问。”
“明白。”赵警官的声音沉稳,
“我已经派人盯上了,他刚从设备间出来,正往员工休息区走。”
“好。记住,别让他碰任何通讯设备。”
挂断后,孙连城转头看向技术员:
“那台终端除了指令,还干了什么?”
“我们正在深挖……”技术员手指飞快敲击键盘,忽然一顿,
“区长,这台机器十分钟前访问过特警布防方案的加密文件夹。
虽然没下载成功,但系统显示它读取了部分内容。”
孙连城瞳孔一缩。
他们的行动部署,已经被看了个大概。
他立刻切换频道,启用备用加密线路,接通侯亮平:
“老侯,变更集合点,原定位置放弃。
新地点是t对面商务楼七层东侧楼梯口,暗语‘天气预报更新’,回应‘明天多云转晴’。
所有人关闭手机热点,只保留单向接收功能。”
“怎么回事?”侯亮平声音紧绷。
“有人在监听我们。”孙连城语气平静,
“你的人还没暴露,但对方已经知道我们要动手。
刚才那辆在制高点徘徊的车,就是冲你们去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随即传来脚步移动的声音:
“明白了。我现在就带人绕过去。”
“小心点,别走监控密集区。”
通话结束,孙连城转向季昌明:
“我需要你协调省检的技术力量,对机场内部网络做一次全面扫描。
重点查隐蔽木马、远程后门,尤其是那些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老旧设备。”
“已经在做了。”季昌明回应,
“不过这种级别的渗透,通常不会留下明显痕迹。他们很可能用了物理植入的方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连城点头。
这类手段他见过不止一次,
一块伪装成电源模块的窃听芯片,
一台看似普通的打印机后台程序,
都能成为情报泄露的出口。
二十分钟后,技侦组传来突破性现:
在航站楼三层东侧的一台老式黑白打印机后台,检测到一个隐藏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