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骤燃四
王逍瑶接受了这些流离失所,将要面对死亡的难民,并他们进行了约法三章:需要通过完成营地委派的任务换取餐食,不允许在营地内滋事,不允许单方面骚扰营地内的女郎。
大夥儿知道了有这麽个避难的去处,纷纷蜂涌而至。前来避难的流民中,不乏各路人才。
人才之最,是一个大隐于市的风水先生。
这位先生不仅精通堪舆,对鲁班术也有涉猎。
也正巧是王逍瑶对着流民的管理,沿用了千机万应阁的模式,讲究才尽其用,对每一个新来的流民都盘问了擅长的事物,才挖掘除了这麽号人物。
风水先生确有真才实学,举着罗盘寻觅两三日,发掘出了他们扎营的这块宝地。然後又帮着王逍瑶规划营地分布,教习流民一些基本的基建常识。例如榫卯结构如何利用丶什麽样形态的建筑会相对更加稳固,如何挖渠引水,又如何将脏污统一堆肥。
如今先生在营地中地位斐然,与他大隐于世的本意背道而驰。王逍瑶笑称,人为了一□□下去的粮,总得付出点代价。
这就是掌握了生存物资,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的好处。
千机万应阁成员响应王逍瑶的号召端了粮仓,聚在一处,又在她的带领下,合理的规划分配资源,将男女老少按个人所长委派了不同的任务,才把这片风水先生选出的营地打理成井井有条的样子。
这历史书中,处于部落时代,城池最开始的样子。
营地上的流民有了归宿,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他们对王逍瑶是绝对信服态度。在这种权利与信服的滋养下,王逍瑶隐隐居然透出了些领袖才有的气概来。
营地上一切运转都很正常,王逍瑶唯一担心的问题是粮食的存续。
她们虽屯粮不少,但战时无法务农,百姓没有田産,屯粮迟早是要坐吃山空的。就算现在即刻规划开垦田地,熬到来年收成时,也还有一大段时间需要捱。
王盼儿闻言笑了笑,告知王逍瑶,圣上已经派了大军前来镇压,北狄游牧民族,断是难以与大夏抗衡。
王逍瑶吃下了定心丸,暂时放下对弹尽粮绝的愁虑,欢欢喜喜地拉着姐姐去看窝棚了。
与营地几个主事的人打过照面後,王盼儿在营地中彻底地安身下来。
王逍瑶事务繁忙,她需要把握营地的生存方针,统筹安排全营地需要完成的工作,再由手下的人进行细分。遇着了他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也需要王逍瑶拍板,尤其营地刚刚建立不久,各种无法预料的状况层出不穷,相当考验人。
王盼儿准备休整一日後,就开始帮着王逍瑶分摊压力。
她吃完了饭,红绡同她一起,在营地中闲逛消食,了解了解这个未来一段时日生活的地方。
她看着熟悉的面孔就会打个招呼,若是又熟悉,手上没有活计要忙的,则会停下来,摆摆龙门阵。
王盼儿逛着逛着,发觉营地虽然由千机万应阁的人主事,但男女比例并不悬殊。
她有些诧异,这群吃惯了性别红利的男人,怎可甘心被一群女郎拿捏住命脉,王逍瑶是用了什麽方法,让他们歇下心思丶夹起尾巴的?
此时恰巧碰上了药膳馆的主厨刘小娘蹲在河流边浆洗衣物,王盼儿主动上前询问。
见来人是自己东家,刘小娘相当兴奋,王盼儿刚刚抛出问题,她就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正如王盼儿依着对这个群体的了解而推测出的结果一般,他们确实有过小规模的聚集,想要从王逍瑶手中夺取粮仓,代替她成为营地的话事人。
王逍瑶平日作风说一不二,雷厉风行,虽手下都是女郎,但人多势衆,还是有一定的威慑力,使得大部分人都能安分守己各司其职。
只有七八个刺头,掂不清自己的斤两,觉得一个小丫头片子都可以,换做他们,该更是易如反掌,然後自以为是商量谋划一番,于当夜揭了竿。
好在女郎们关键时刻头脑清醒,深知若是被这群氓氓夺了主事的权利,她们立马将沦为供养他们的人牲,甚至在物资殆尽时被踢出营地,自生自灭。
预见到了这一层,纵使刺头中有女郎们的亲属,也没有人为他们发声。王逍瑶等能话事的几人,直接杀鸡儆猴就地绞死了他们的头目,并将剩馀人等清除出营地。
战乱时期自保都难,被打伤了丢出去,无人会施以援手。况且他们有伤在身,运气好的是找不到食物慢慢熬到油尽灯枯,运气不好的则会当场被寻着血腥气而来的野兽分食,下场相当明了。
处理了挑事的人後,王逍瑶汲取教训,将可以暂代武器的工具严加看管,绝不允许它们落入旁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