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谢邀人在洪荒 > 第797章 这里曾经有人不信命(第1页)

第797章 这里曾经有人不信命(第1页)

林小满回国了。

这消息像一阵风,迅在科技圈内外传开,但又很快被压了下去。

无数媒体想采访她,开出了天价。

可她一概不见,仿佛从人间蒸了一般。

谁也没想到,几天后,她的身影出现在云南偏远的山区。

她穿着一件洗得白的牛仔外套,背着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帆布包,站在十所村小的操场上,笑容灿烂得像阳光。

“孩子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她蹲下身子,用带着泥土味儿的普通话说道,“一人一传感器!用你们能找到的所有废旧材料,做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温湿度计。”

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她。

“不用怕做不好,也不用怕不准。”林小满鼓励着他们,“重要的是,亲手做,亲自读,自己想。”

她带来的不是昂贵的精密仪器,而是一堆破铜烂铁:废弃的电路板、生锈的铁丝、用过的塑料瓶……

这些在城里人眼中一文不值的东西,在孩子们手中却变成了宝贝。

他们用小刀刮着电路板,用钳子拧着铁丝,用火烤着塑料瓶,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

三个月后,一个名为“山里娃的环境观察日记”的共享平台悄然上线。

没有炫酷的界面,没有复杂的算法,只有孩子们用短信上传的一条条数据:

“我家门口的温度是度,湿度是,今天有点闷热。”

“田边的温度是度,湿度是o,稻子快要熟了。”

数据并不精确,甚至有些粗糙,但每一条都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孩子们的童真。

十万条数据,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远在北京,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张立诚盯着电脑屏幕,眼神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正在带领团队进行新一期的高原气候模型修正,却始终找不到足够精确的本土数据。

直到他偶然现了“山里娃的环境观察日记”。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数据,却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他思路的闸门。

“这些孩子太棒了!”他激动地拍着桌子,“他们的数据虽然不够精确,但胜在真实,胜在全面!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数据!”

他立刻将这些数据导入模型,进行校正。

结果让他欣喜若狂。

修正后的模型,精度提高了整整一个数量级!

这意味着,他们对高原气候的预测将更加准确,对冰川融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对生态保护的贡献将更加巨大。

有记者辗转找到了林小满,追问她为什么要做这么“低门槛”的项目。

“为什么不做一些高大上的科研,为国家争光?”记者不解地问道。

林小满笑了笑,指着孩子们正在组装传感器的身影,轻声说道:

“因为我们小时候,连焊枪都不敢碰。”

她的声音很轻,却重重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那是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无奈,也是对基层创造力的信任。

她相信,真正的科技创新,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人民的沃土。

在青藏高原的冰川之上,张立诚正带领着新一期“冰原创客营”的学生,进行冰芯钻取。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吹打着他们的脸庞,仿佛要将他们冻僵。

“张老师,我们钻取这些冰芯,真的有用吗?”一个学生哆哆嗦嗦地问道,“以后真的会有人来听吗?”

张立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着远处一道深不见底的裂谷,缓缓说道:

“一百年前,没人相信冰川会说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