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监察御史,向来崇尚多子多福,膝下有二十多个身体健康的儿子,一直是京城百姓羡慕的对象。
可几天前,却传这位张大人,其实没有生育能力,二十多个儿子,都不是亲生的。
本来最近谣言太多,大家都还半信半疑呢。。。
结果张御史还没动手,他那个小妾就吓破了胆,主动承认去岁生的儿子,是和娘家表哥私通所怀。
只因为老爷疼爱儿子,她想要在府里有个孩子傍身而已。。。
张大人已确定一个儿子不是亲生,那另外二十多个儿子,不是亲生的概率就更大了。
这一下子,搞得还在怀疑的看客,越发相信这些谣言了。
沈初明记得,昨天午时才传出张御史,在家中升堂逼问妻妾,十七岁的小妾是个农家女,经不住张大人藤条的恐吓,自行暴露丑事。
结果夜里张大人在私宅内发落小妾的事情,隔了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就已经流传出来了。
沈初明昨日午後就去了张府求证,若是待会遇到张御史,问清楚发落小妾的事情也是真的,那就太骇人听闻了。。。
这意味着这些朝廷要员家里,居然有人十二个时辰监视着。
这是目前皇城司替天子监察百官的察子,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沈初明翻看背面,发现还有两则其他消息。
右卫将军曹茂,为了证明自己并非迎风倒,昨夜在兴盛坊包了十几个女妓,还特意邀请了武场里的禁军下属,围在一旁观摩,结果怎麽着,这位传闻迎风倒,见花谢的大将军,他压根就提不起枪,也硬不起来。。。
沈初明脸色黑沉,看到另一则消息是,宰相宋居珉的二子宋鹤,被继母萧锦兰日日投喂睡圣散,若非大理寺的人即时制止,一日三五次的喝下去,一个正常人也能喝成痴傻儿。。。
这个事情,沈初明昨日虽然没有经手,却也是大理寺的同僚查出来的,可见小报消息并非空xue来风。。。
有一瞬间,他甚至怀疑京城的流言蜚语都是真的。
因为大理寺卿李仕汝的家中,确实有一面暗墙,墙内堆砌的都是金光灿灿的金砖。且李大人的死因也扑朔迷离。。。
堂堂大理寺卿带着上千名官兵,去抓刺客的功夫,居然就死于非命了。。。
若非得罪朝中隐秘的权贵,谁敢在天子脚下刺杀朝廷大员?
而郭大学士确实与车夫共食过炊饼。
郭大学士给出的解释是,他坚信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他晨起胃口不佳,只肯掰几口车夫的炊饼吃,至于对待老母,也是贯彻个人养生之道而已,并不敢苛待老母。。。
而副相参知政事韩焘,韩夫人怀着他时,确实终日不肯出门,但韩焘给出的解释是,他母亲当时身体不好,只能终日卧床保胎。。。
至于天子和朱忠的关系,沈初明作为臣子,自然不敢多问。
但能知道这等秘辛,又能大规模传播的,背後必然有庞大的组织。
可就是这幕後操纵者,怎麽也查不出来,因为来源太过庞杂。
寅时燃灯的熬肉作坊,油布棚下扔得都是小报;
文人雅集的酥蜜食局,屏风後不知谁丢下印满字的麻纸;
赶朝摊的老妪挎竹篮叫卖,转个头的功夫,篮底葛布盖里被人趁机塞了进来。。。
可以说,从暗门子茶棚丶鬼市浮铺,乃至贡院炊房,这种印在麻纸上的小报,几乎见缝插针,无孔不入。。。
这就导致朝廷官员,总是比老百姓慢一步知道消息,处处陷入被动。
沈初明将小报递给裴中时,脸色难看极了。
“裴少卿,按理说,前日少卿才带着京畿衙门的人,查封了京城的二十六家私刻坊,这两日玉京城中,这些蝇头小报该绝迹了。。。”
他拈了拈指尖,墨迹在指腹洇开暗青,将几根手指染得黢黑。
沈初明擦拭着手指,总觉得忽视了什麽,一时又想不起来。
接着道,“可小报非但屡禁不止,还非常贴合事件得真实走向,下官倒觉得这编排颇有章法,证明传播消息之人,并非全是空xue来风。。。有些可能是真的,有些是有迹可循,又或者有可依据考究之处。。。”
他话未说完,裴中展开小报的手腕蓦地一顿,震得海碗里的热汤也晃了一晃。
“这正是幕後之人的歹毒之处。。。。”裴中气得脸色通红,“这些人十分阴险,真里面掺点假,假里面藏着真,若非下官就是受害者,我险些也要以为十有八九都是真的。。。”
“沈寺丞,你可还记得昨日遇到的那个卖炭翁,他居然问我。。。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