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108章
◎凶残之事◎
寅时三刻,城外长亭覆着新雪,庆帝身边的内侍薛公公,手捧圣旨,代天子践行。
“陛下口谕:将军此去,社稷所系。朕已命太常备三牲祭旗,愿卿早奏凯歌,朕当亲迎于郊外。”
李信业玄甲黑袍猎猎作响,单膝跪地时腰间佩剑与冰面相击,发出铮然清响。
“臣蒙天恩,敢惜微躯?”他擡首时眉间落雪簌簌而下,“此番若不能饮马寒河,犁庭扫xue,愿永戍北境,死不东向!”
薛公公捧着鎏金酒壶的手微微一颤,勉强堆出笑意,“将军好志向!天寒地冻,陛下特赐御酒暖身,盼将军早日凯旋!”
李信业接过酒盏,眉睫上凝着细碎的冰晶,却比不过眼底那片冻住的深潭。
他仰颈饮下半盏,喉结滚动时,一滴酒液顺着下颌滑入铁甲领口。
“薛公公,臣还有一事相托。”他从怀中取出奏折,“陛下此前命臣协助三司,彻查大理寺李寺卿之死,臣已查清案情,奈何後来万寿节风波不断,这才耽误了御前禀奏。”
“昨日臣已将所有证据封存,悉数移交御史中丞郭路郭大人。这封奏折乃臣彻夜拟就,还望公公代为转呈陛下,莫要经他人之手。”
风雪中,他眼底闪过一丝寒芒。
“御史台既执掌天下刑名复核,若证实臣所查案情无误,还请公公提醒陛下,莫忘当日文德殿许诺,按例敕封臣妻为一品诰命夫人!”
薛公公接过奏折,指尖在绢帛上不着痕迹地一拈,寒暄道,“将军放心,老奴这就快马送回宫中。”
他躬身退後三步,望了眼天色,忧虑道,“这雪愈发急了,就不误将军赶路了!”说罢拱手道别,转身钻进身後的马车中。
车帘落下的刹那,薛公公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
庆帝允李信业北归,实乃当时骑虎难下的无奈之举。
昨夜天子辗转难眠,愈想愈觉不妥。然天子金口玉言,岂能朝令夕改?
更何况,若强留李信业在京,一旦北境失守,非但百姓怨声载道,更恐青史之上,留下昏君的骂名。
薛公公攥着奏章的手指节发白,天子阴晴不定,让他心头沉甸甸的,不知手中的东西呈上去,是祸还是福。
李信业待薛公公离开後,才转身走向道旁那辆青幔马车。
车帘微动间,露出半张素净的脸。
何年未施粉黛,乌发间唯有一支素木簪,苍白的脸色透着掩不住的倦意。
“就送到这儿罢。。。”他声音轻得几乎被风雪吞没,铁甲覆着薄霜的手指替她拢了拢狐裘。
何年点了点头,默默将包袱递给了他。
“李信业”,她的手微微发颤,目光却沉静似水,“万务保重!”
李信业翻身上马,最後回望一眼女娘,隔着纷纷扬扬的雪幕,那双惯常锐利的眼眸泛起微澜,眼底翻涌着不舍和眷念。
可铁甲寒光中,他唇角动了动,终究什麽也没说。
扬鞭策马,飞奔在茫茫官道上。
天色将明未明,整个世界仿佛被泼墨的笔锋洗过,只馀黑白二色。
远处山峦如宣纸褶皱,近处枯枝似焦墨勾画,连呵出的白气,都顷刻消融在这幅水墨长卷里。
他的背影也渐行渐远,在雪地上拖出一道蜿蜒的痕。像狼毫笔锋最後那抹飞白,孤绝地刺入群山之中。
何年心头蓦地疼痛难忍。
她恍然惊觉,无论是沈初照刻骨的爱恋,还是何年清醒的怜惜,都在这封建王朝的风雪中,交融成同一种温度。
她终于明白,自己不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替沈初照去爱,而是以何年的身份,爱上了这个夜夜将自己拥在怀中的男人。
寒风卷起车帘,她凝视着窗外漫天飞雪,许久才关上窗子。
大雪掩映了马蹄的足迹,天地寂寥,唯馀雪落千山的沙沙声。
“娘子,我们要回府吗?”疏影将暖炉塞进女娘怀里。
何年揉了揉眉心,竟然丝毫没有困意。
“去御街上的早点铺子里,吃顿早膳罢。”
她倚在雕花车辕旁,只觉心里空落落的,想在热闹的人群里坐一坐,沾一沾这人间烟火气。
当然,也想要听一听新写的戏本子,在京城风评如何。
马车行至御街时,街道两侧支起的油布棚子早已开张。各色幌子在朔风中猎猎作响,宛若列阵的旌旗。
寒风裹挟着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