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播放他乡遇故知 > 第23章 初到槐州(第1页)

第23章 初到槐州(第1页)

第23章初到槐州

次日一早,邓惜便敲响了顾栀家门。

不忘睡眼惺忪地推开木门,见来人是邓惜,很热情地把他请了进去,说自家哥儿也已经醒了,刚用完早膳。

邓惜闻言,不禁加快脚步,在不忘的带领下往里间去。

“庭朗,早啊。”邓惜撩起衣袍,跨过门槛,就见坐在桌前的顾栀将将放下筷子,拿起一旁的帕子擦嘴。

他面前一碗用尽的白粥,一碟小菜,吃得很简单。

“早。”顾栀看见他,眉眼也舒展开来,问了句,“用过早饭了麽?若是还未,我让不忘再盛些粥来,锅里应还有,竈下还煨了颗鸡蛋。”

邓惜平日散漫惯了,今日却起得很早,岳伯也在头天晚上得了他的吩咐早早就备好早膳,因而邓惜是自府上吃了才来的,他听见顾栀这麽问他,忙摆摆手,说自己已经吃过。

他和顾栀还未寒暄几句,就又听不忘来报,说都察院的马车已经在门外候着。

“走吧,我送你。”邓惜帮着不忘把昨天自己带来的东西搬到马车前,车夫见到这阵仗,有些局促地斟酌着用词,委婉地说此行不仅顾栀一人,都察院还有一名大人一同前往,若是顾栀的东西都搬上去,便再无馀地给另外一人,邓惜这才作罢。

车夫话音才落,车上便下来一人,见到邓惜,忙向他拱手。

“定国公,在下都察院经历赵籍。”

赵籍此人,正是那日告诉顾栀傅识在朝堂上为那些阁老挡了一顿廷杖的同僚。

这次他与顾栀同行,既算是协助顾栀,也算二人有个照应。

邓惜这人向来不太讲究官职高低,也不拿鼻孔看人,见对方如此恭敬地行礼,他忙伸手去托住赵籍的手臂,“赵老弟不必如此拘礼,庭朗是我好友,你此番与他共同前往槐州,一路上他还需你多照应些。”

赵籍一听邓惜将顾栀喊得如此亲昵,又顶着个定国公的身份说拜托他照顾顾栀,就算是客套,也足以说明他们二人关系匪浅。

他这个品级的官员没有上朝的资格,那日在朝堂上邓惜出言为顾栀作保一事他虽未亲眼所见,但传闻早就流传开来,都察院衆人也因此对顾栀生出了别的看法。这次他被派着和顾栀同行,在出发前竟真得定国公亲言拜托,赵籍更确信邓惜是顾栀的倚仗,他心想一个都察院,当真是藏龙卧虎。

心中想法颇多,面上赵籍也只是又朝邓惜拱了拱手,“那是自然,请定国公放心。”

他话音刚落,就见着顾栀从家里走出来,见到他,喊了句“赵兄。”

赵籍也想和顾栀关系亲近些,一方面是二人即将一同前往槐州,好歹相伴这麽长一段时间,过分客气反而别扭;另一方面赵籍也想若自己和顾栀更熟稔些,是不是日後有机会也能得到定国公“爱屋及乌”的帮助。

于是他开口,“庭朗,你我二人共事许久,便以表字称呼吧。我单名一个‘籍’,表字为墨书。”

顾栀也不是扭捏之人,点点头,很快便改了称呼,“墨书兄,那我们便啓程吧。”

邓惜站在顾栀身边看着二人寒暄,想插嘴却找不到由头,最後只好欲盖弥彰地接过顾栀身上背着的小包裹,执意要帮他放到马车上。

顾栀哭笑不得,也由着他去了。

时候不早,车夫小声说若再不出发,怕是天黑前赶不到最近的官驿,邓惜这才目送顾栀进了马车。

赵籍颇有眼力见,先上了马车,留了些时间给他二人话别。

“此去,万事小心。”邓惜只知道顾栀要去槐州,却不知他要去查什麽,早些时候他向傅识打听,对方罕见地以此事是都察院内部事务为由拒绝透露给他。

“嗯,知道了。”顾栀掀开马车帘子,擡步走上去。

“顾栀。”邓惜突然喊住他,他有很多想说的话,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得郑重地喊他名字。

斟酌半天,最後只留了一句,“等你回来,我有话同你讲。”

然後他便看着顾栀同样敛了神色,轻轻说了句“好”。

马车一路往西走,顾栀和赵籍在路上就各自了解的情况先交流起来。

这次他们去槐州查柳凭逸,是因为当地官员为他向朝廷请了孝行。

大燕开国君主极重孝行,对于民间百姓的孝子行为,往往有诸如免除赋税丶给予旌表丶授予官职等举措。对于官员的孝行,则会由上级官员进行考察,核实後逐级上报,极其优秀者,其行甚至能呈至御前,得陛下亲览,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柳凭逸本身是槐州当地负责上供军需物料征收的官员,因此他的孝行需要上级官员考核上报,再从燕都派下御史,确认情况属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