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剑走偏锋
邓惜顾不上失礼,还未待王帐外的侍卫通传,就径自走了进去。
帐内,楚泽昭见邓惜大步流星疾行而入,面露不满,正欲开口责问,就见邓惜一脸焦急,手里紧攥着一张纸,瞬间觉出定是发生了大事。
“可是生了……”变故二字还未开口,楚泽昭就见邓惜双手呈上手中信纸,急切道,“陛下,臣恳请即刻出兵,清剿逆贼。”
彼时王师驻扎在距离槐州城外不远处之地,已经可以在营地外遥遥望见城门上写着“槐州”二字的旗帜。
帐外不知何时下起大雨,邓惜每走一步便会在地上留下鞋印,两个营帐间,仅仅是几步之遥,雨水就已经顺着他的发丝不断滴落在地上。
帐外道路泥泞湿滑,夜幕下,未知的林中危机四伏。天气不好,绝非大部队出兵的最佳时机。
可邓惜等不了了。他甚至想,若楚泽昭不同意,他就率先闯入槐州城,无论如何都要把顾栀救下。
一意孤行,甚是武断,这哪里是他邓怀今的作风,可无论内心怎样告诉自己越是此时越需冷静,他就越是焦灼不已。
他的思绪被楚泽昭出声打断,“怀今,此信是何人送来的,他又是如何得知信上内容,而这消息是真是假,你可明确?”
相比邓惜的慌乱,楚泽昭很快便抛出了三个问题。他并非一向冷静自持,在看到“意欲杀之”四个字时也难免心下一沉。但他很快便恢复理智,不像邓惜那般关心则乱。
“这是……”邓惜到底还是未将傅家“钉子”的事全盘托出,只模棱两可道,“陛下恕罪,臣有些门道路子,来源当是可靠,应真非假。”
“你想怎麽做?”楚泽昭显然不相信邓惜的话,在最初的紧张过後,他恢复了君王惯于掌控全局的姿态。单手撑着下巴,整个人斜倚着椅背,“江总兵方才已经向朕奏报过了,这个天气断不可能出兵。况且槐州此地,我为攻,敌为守,贸然进攻,就怕敌人在树林中布下埋伏,如此一来,非但杀不进槐州,救不下顾栀,还可能折损朕的大半力量。”
“顾栀是你的挚友,亦是朕恩师之子,即使抛去这两层关系,他和赵籍也皆为大燕官员,如何能不救,但是怀今,朕不能贸然为了一条不知真假的消息冒险。”楚泽昭道。
邓惜怎会不知这个道理?
但事关顾栀,饶是他再如何理智,都尽是徒劳。
只要柳凭逸还扣着顾栀一刻,他就断不能真正放下心来。
自京城出发,越近槐州,他就越焦急。
见他仍长跪不起,楚泽昭揉了揉眉心,叹了一口气後倾前身子,凑得近了些问他,“邓卿,是朕拒绝得还不够明白吗?”
“陛下,”邓惜擡起头,语气坚定,说出来的话却无比僭越,“若臣执意要去呢?”
听到邓惜这麽说,楚泽昭似乎并不觉得意外,他只是定定看着邓惜。
二人沉默着对上视线,一坐一跪,一君一臣,视线交汇,犹如风起云涌。
良久,久到邓惜都不知自己胸口重重起伏了几次,他听见楚泽昭不带任何感情地说,“你若要去,便自去吧。”
自去。
不能从王师中带上一兵一卒,单枪匹马,杀进槐州城。
“臣,谢陛下隆恩。”邓惜俯身跪拜,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他确实不能要求皇帝在这样不利于出兵对时候为了他一个人浪费兵力。
“现在就去?”
“回陛下,现在就去。”邓惜行了大礼,再擡头时,眼神中的慌乱早已被坚定取代,“若成功,臣便大开槐州城门,迎王师进城剿灭反贼。”
“若败……”邓惜一顿,而後道,“便以臣的尸身,祭王师之旗,助陛下之胜。”
帐内气氛再次静默。
楚泽昭道,“邓惜,你身为武将,可知擅自出兵违抗军令是要被治罪的。”
“臣罪该万死。”
楚泽昭叹了一口气,“的确有罪,但是得等你把顾栀救回来朕再治你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