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十四)
◎男耕女织?◎
虽是乘船南下,一路乘风破浪,但也免不了途中沿海岸港口停泊补给,每当这时毕仁就会带着这帮孩儿们下船在周边游历一番。
一是以游玩冲淡舟车劳顿,二是为了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
一路晃晃悠悠用了将近一个半月才到达扬州境内的会稽郡。
既是已经到了扬州地界,就无须太过匆匆忙忙赶路,一行人再次换乘马车,顺着官道往内陆行去。
行至鄱阳郡一带,当地的学堂渐渐多了起来。
几乎每隔几个村就会有一座由当地官府督办的学堂,主要是教导一些总角之龄的孩童,作开蒙之用。
毕仁一行人衣着不俗,又差遣奴使婢,打着世家子第游学的名头说要给学堂捐资。
每到一处,都备受当地的学堂山长欢迎。介于此,一行人男男女女呼啦啦进,参观完一遍留下些许银钱又呼啦啦离开。
一路行一路看,少年们却越看越沉默,毕仁也不催促,直至到达下榻的驿站时才开口询问:“这回看出什麽来了?”
怀安沉默片刻,答道:“与青州一地雷同,学堂里有男无女。”
曹非憋了一天的疑问终是忍不住问出口:“那些女童何在?”
方师爷在一旁捋着刚蓄起来的胡须摇头不语。
毕仁:“吃个饭好好睡一觉,明天我们再出去看,也许到时你们就有了答案。”
衆人不敢反驳长平公主的话,虽有一肚子疑问未解,也还是咽了下去,老老实实地去用晚饭,而後乖乖去就寝。
曹非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声音有些沉闷地询问贾曲:“你说……”
贾曲直接打断:“多思无益,殿下不是说了麽,明天自有结论。"
曹非:“……”好嘛,合着就自己心思重。
不管了,睡觉!
……
翌日一大早,这帮少男少女们就在楼下排排坐等着吃朝食,毕仁大致数了数,一个睡懒觉的都没有。
这麽勤快的麽?
等到毕仁慢斯条理的用完,一转头就看见怀安和班鹤轻像两只小猫崽似的乖乖巧巧盯着自己,再一转头就是曹丶贾一干人,一个个眼巴巴的像一群幼犬。
她拿帕子轻轻擦拭嘴角,“都吃好了?那咱们就走吧。”
这次去的不再是学堂,而是农民最常待的田间地头。
时值七月末临近八月,正是播种秋稻的季节,水稻田里挽起裤腿插秧的农人比比皆是。
毕仁一行人虽然简省了打扮,但随行的护卫一个个气势十足,还是显得与当地的农人格格不入。
她带着一帮人边走边看,行了一段路後问:“都看到了什麽?”
怀安:“农民辛苦。”
班鹤青也感叹:“百姓不易!”
曹非也跟着点头,烈日灼灼之下弯腰插秧,半天也直不起腰杆,时逢晌午饿了就找块地方席地而坐啃两块干饼子充饥,一瓢井水解渴,这是他平时从未见过的景象。
“我家在京郊也有田庄,从不知农耕如此辛劳。”
是啊,哪个高门大户的公子丶小姐会在大太阳底下看插秧呢?
毕仁看向其他人:“你们呢,都瞧出什麽了?”
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怀安三人的观点,“百姓们确实辛劳!”
“就是,看他们这样我都于心不忍,那干饼子多噎人呐!还有那井水,定是不如我这蜜水解渴。”这人说罢就要吩咐自己的护卫给那些农人送水。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响应。
毕仁擡手拦下了这帮凑热闹的少年人,扭头看向一直未发言的贾曲,问道:“你呢,看出什麽来了?”
贾曲拱手:“回殿下的话,我是觉得……这田间干活儿的人有男有女。”
衆人:这叫什麽话?有男有女不是很正常麽?
毕仁不理其他人的窃窃私语,继续问:“你原本觉得应该什麽样?”
“男耕女织。”贾曲回答道:“我一直认为在普通百姓家里男耕女织才是正常的。”
咦?好像确实如此。
正巧赶上农人午休,又有几名不大的孩童提着篮子过来给家里大人送饭。
毕仁伸手一指:“男多还是女多?”
怀安细看,而後出声:“大多是女孩子。”
毕仁带着一行人走到一棵大树下,此时正有一群农妇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唠闲嗑,她们也是才刚嚼吧完嘴里的吃食,正半眯着眼靠在树根底下插科打诨,见到远处来了一帮衣着华贵的男男女女,顿时都提起了精神。
毕仁挥挥手,自有人上前给她们递上一些水囊,闻琴轻声细语开口:“打扰各位大嫂子了,我家主人路过此处见这里民风淳朴,想与各位嫂子闲话两句,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