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八零年代重组家庭 > 5055(第18页)

5055(第18页)

管他有没有人情在,中了就行,聂青箐挺开心,打电话跟宋照说了这件喜事。

宋照对产品质量很有信心,但这种工程款,人家其实最看中价格,能选他们厂子,肯定有青箐的因素在,他心里有数的。

新厂子,这样的大订单,很能鼓舞士气,宋照说:“你替我请周成中他们吃个饭,感谢一下。”

聂青箐说:“这还用你说,我已经约了,就今天晚上吃饭呢。”

晚上的饭桌上,周成中没提人情的事,说这次酒店的标准高,宋照厂里送来的样机,制冷快、噪音低,耗电低,能给顾客更好的体验,更节能,保质期更长,才选购的。

聂青箐心里怪高兴的,虽然有她的人情在,但也要产品质量有优势呀,宋照真是厉害,也有先见之明,新型号推出来之前,就把厂子分了。

顾乐涵问她:“电视机也需要采购,订单要不要给老厂?”

聂青箐忙道:“老厂宋照已经不占股份了,挣再多钱,最后都被许翠兰娘家,以各种名目捞回去,算了吧,你们该怎么采购,就怎么采购。”

……

何律师要在海市待个三四天,聂青箐抽空去学校看了晓音,约了中午在学校旁边的小饭店吃饭。

晓音一个人来的,没看到孟开阳,说是有事走不开,这让聂青箐免不了担心。

她不是不讲理的人,真是有事,没关系的,就怕是两个人拌嘴闹别扭。

晓音看她眉间一直郁结难舒,那还不如明说,免得青箐阿姨回去了,还担心她。

她说:“青箐阿姨,我说孟开阳有事情来不了,你心里会七想八想,那我跟你说实话吧,我想出国进修两年再回来,孟开阳不想让我出去,我跟他保证,不会见异思迁,他说不是这么回事,说怕我接受了外头的思想,会变,到时候两个人的观念不一样,就走不到一起了,说他是太在乎我们的感情,才不想让我出去。”

那怎么行呢?还没结婚,怎么能干扰别人的决定?聂青箐更担心了。

“那你怎么跟他说的?”

“我跟他说,我不是那么容易被影响的人,艺术是不分国界的,我总要出去走走看看,见识一下。”

聂青箐对外有抵触,她觉得呆在熟悉的环境更好,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晓音想出去看看,那就出去呗,她看过了,自然会回来。

她支持:“如果你想去,就不要为别人改变计划,不用担心生活费的问题,家里给你支持。”

晓音心里感动,第一年出去,自然要家里支持,她不愿意去找亲妈,更愿意接受青箐阿姨给的支持。

她说:“青箐阿姨,我不会给家里添太多麻烦,我是考了奖学金出去的,会勤工俭学维持生活费,不够了,我再跟家里要。”

聂青箐怪上了:“这就不对了,穷家富路,出门要多带点钱,何况你这是出国,这点可不能由着你,你和孟开阳好好商量,他思想能转变,那就更好了。”

晓音点头保证:“我会和他好好说,如果一段感情需要靠妥协维系,有第一次就有无数次,总之,我不会轻易妥协,你和爸爸都放心。”

……

家里的这些家长里短,聂青箐一般不跟何律师说,人家想的做的,是大事情、大生意,琐事聊多了,会烦的。

她憋了一路,一回家,就跟宋照说了晓音跟孟开阳的争执。

宋照自己出去过,他相信自己的国家,将来一定能赶超外面发达的国家,但这会儿,有些东西该学习学习,该进步进步,出去走走看看,不是坏事,孟开阳不让晓音出去,就有点不讲道理了。”

“有没有可能,孟开阳担心晓音过于优秀,回来后跟不上她的思想,担忧了?”

聂青箐说:“那他不能想办法一起出国、再一起回来吗?非得阻止?”

宋照想了想:“那找机会,我跟孟开阳聊聊?”

“别了吧,那孩子在孟进思家寄养好几年,肯定烦死长辈的说教了,你罗里吧嗦的,万一激起他逆反心理怎么办?”

这倒是,那这问题怎么解决呢?当父母的,哪有不为孩子操心的,宋照也失眠,甚至后悔了。

“早知如此,咱们在车站那会,就不该拦着孟开阳的妹妹,如果那时候没谈成,就没有今天的烦恼了。”

看看这个人,也有想不开的时候,再多想下去,就容易钻牛角尖了。

聂青箐劝解:“你这话不对,遗憾的节点不同,心态也不同,要真是那会儿两个人没谈成,不管过多少年,他们心里都会有遗憾,但如果是今天这事儿分的,晓音回想起来,至少不会后悔。”

这样一分析,宋照想通了,时间总会解决这些问题的。

他问道:“那寒假晓音回不回来?”

聂青箐说:“她要准备出国的事情,忙得很,这个年就不过来了,跟我妈、哥嫂、糖糕一起过,也是一样的。”

……

下半年时间过得太快了,感觉还没办几件事情,就到放寒假的时间。

汤圆小远入学的时候,聂青箐跟校长说好,要翻新宿舍,临近放假,她又去跟校长碰了一下时间,确定学生放假当天,施工队进场,能赶一天是一天。

校长见她说到做到,很是高兴,替学生和老师们感谢一番,积极配合。

放假当天,几个留在学校打扫卫生的学生们,看到了施工队进场,一打听,是来翻新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维修有安全隐患的上下铺,能修就修,不能修的会更换,地面和墙面,做防潮处理,重新粉刷,翻修屋顶,加装吊扇,大家欢呼雀跃。

聂青箐为了把这活干好,让卢监理亲自带工人去的。

在这一片欢呼声中,汤圆和小远认出了卢庆丰,跑过去问:“卢叔叔,你怎么在我们学校?这活收多少钱啊?”

卢监理“嘘”了一声,说:“这是你们妈妈,捐赠给学校的翻新,你们俩可不要嚷嚷。”

汤圆真自豪,他。妈居然能忍半个学期不说,真意外。

这次他真想不明白了:“做了好事,干嘛不说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