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王如朝日哈卡色 > 第四十五章 色授(第1页)

第四十五章 色授(第1页)

第四十五章色授

僧人们吓了一跳。

傅润脱下狐裘,右手摸向腿侧匕首,蹙眉喝道:“文鸢。”

那手当即发出一声哀叫,但听砰砰哐哐几下,便连急切的呼吸都被人按住了。

高文鸢隐在门外,用随手掰断的竹枝挑起此人下巴端详,哑声问傅润如何处置。

小竺能奉法师与徒弟对视两眼,诧异道:“人主,今明两日寺内除了在籍僧人,不该有……”

傅润单手撑地慢悠悠起身,在衆人劝阻惊惶声中走到门口,倚门俯视那举子明亮的眼睛。

是的。举子。

穿着与关在山脚的读书人形制相同的儒士服。

面庞黢黑,五官端方;两手手心血淋淋的,大概刚被剑刃一类的锋芒所伤。

高鲸这才现身,愧道:“本以为他是只野獾,俺劈倒两把竹子拦他,不想惊扰殿下听经了。”

傅润笑,免了高鲸的罪。

当着僧人们的面不便说听经听得正闷,傅润接过狐裘重新披上,问:

“何事相求,报上名来。”

举子年纪在二十五上下,方才险些被高文鸢掐死,嘶嘶吸气,“小民于如炀。”

傅润嗯了一声,饶有兴致地眺望月色山光。

无人猜得出他在想些什麽。

于如炀心想既已莽撞地走到这个份上……头伏地,双手托举文稿,道:

“小民有行卷献与陛下。略有济世才,愿为君驱使,一展报国心志。”

傅润神色不明,拔出高文鸢腰侧的长剑,轻轻一挑文稿的书脊,霎时墨字白纸四裂纷飞。

他只接住随风飘落在他手边的几张,一目十行草草读罢,也不说好是不好。

身後的僧人们哪里见过这样的事,默契地保持沉默。

于如炀只敢略微擡眼,瞟见一双金丝镶珠蓝底靴,“小民十二岁中秀才,在科场十六年了。”

各地所谓神童的考运大抵如此。

年岁太小的考生,主考官即便爱他的才,也往往有意磋磨其心性,一甲变二甲还算好的。

傅润低笑,要僧人举一盏玻璃灯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考不独考经策辞赋,还要瞧瞧这人合不合我朝运势。你祖父不是早早考中明经科麽,他是个记性绝佳的经师。”

“陛下……记得小民的祖父?”

“于安。可是他?孤少时翻过一回仁宗朝的恩科名册……好像是有那麽个十三经倒背如流的奇才。他是京畿人,听你口音,也是京畿人,虽然无稽,孤倒觉得有些缘分。”

此话一出,旁的僧人还罢,小竺能奉法师不免称奇——记性绝佳的分明是当今圣上啊。

于如炀振奋精神,道:“是!寿斋却不敢与先大父相比。何况……”

傅润懒洋洋地翻看高鲸捡拾起来的其馀文稿,“何况什麽?”

“小民揣度……陛下将要废明经……了?江太傅《科场三论》,小民熟记于心,平日官报常读的有,留意各衙门吏卒去留轮转的情形,渐渐生出狂妄的念头,不意惊扰圣颜,虽死不足惜也。”

满场寂静。

小竺能奉法师心思纯善,不禁替面相老实的青年捏了一把汗。

“废不废岂是孤说了算。”傅润掩下些许欣赏之意,“让你今夜‘侥幸’上了山的人,才真有本事。”

于如炀瞪大眼睛,忍住激动配合地问道:“陛下,此人是?”

傅润笑,将不能再用的行卷丢给他,“你考中进士再讲罢。孤知道了,嗯,文章写得不错。”

比元霄济家世差,但若用得好,将来或也是个不逊于元勉的能臣。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