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王如朝日by哈卡色 > 第九十四章 造次(第1页)

第九十四章 造次(第1页)

第九十四章造次

老定国公逝世多年,老夫人常氏明面上已不再主持中馈,上次入宫还是两年前的中秋。

她连声谢恩,起身让出自己的软座,“臣妇耳目昏聩丶齿摇发变,不曾迎驾,望陛下恕罪。”

“孤即兴至此,夫人何罪之有?”

傅润若单为祝寿而来,理当就势坐下。

当然,他不是。他越过赵彗之朝赵坼颔首微笑,“夫人坐吧。”

赵坼觉得纳闷,还是利落地让了位子,低声问傅润的安,又喝命赵彗之老实在後头站着。

“将军可曾听说赵恭之生还的消息?他真是好大的胆子,敢在汗王眼皮下埋伏数日。”

“听说了。恭之行事冒进,现在他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总有一日惹出大祸来!”

傅润轻笑,“孤亦做如此想,新拟了圣旨,命厉知行仍做主将,调赵恭之总掌殿军。”

赵坼心中清楚这是借机调整打压西北大营的“赵姓”势力,不敢与他较真,拱手道:

“陛下圣明。”

君臣二人就西北军情简单交流两句,话里点出赵恭之突袭鞑靼营帐丶大破而还的消息。

这是喜事啊。

在座的宾客多与赵氏有姻亲往来,小半是京官,闻言皆喜上眉梢丶出声祝贺。

傅润笑,“既是夫人的寿宴,尔等不必如此。方才那唱《八仙祝寿》的呢?仍唤他来。”

王长全候在门外,答道:“是,奴婢这就去吩咐着。”

常氏哪敢坐在上首俯视皇帝,示意长子次子退後,自往左侧挪了两张木椅,垂头再谢恩。

一时最上首的大圆桌只坐了三人。

傅润还未用晚膳。

太监遂撤了这一桌的酒饭,将宫里蒸得软烂的奶点心丶汤四品丶蔬四品丶凤鸭丶小馒头丶小馄饨丶响糖等御膳端上来——胜在干净,一道冬笋煨芋片丶一道白灼虾特意布置在傅润手边。

常氏眸光微动,诸多疑虑按下不发。

想来陛下从江南回来後胃口差的说法不假。

她定国公府有个大丫鬟颇通药理,极擅煮茶,今日为寿宴调制的雪水茶便有开胃护肝的功效。

她刚要出声问此事,馀光瞥见外孙赵彗之把喝过一口的茶碗递了过去——?

这孩子!忒随性了!真当陛下同他是一家人麽。

至于有人说他是阿坼在外头养的私生子,哈,怎麽可能!

新皇换旧皇,光阴荏苒,年轻一辈或许不记得老国公爷的模样,她是一日不敢忘怀。

女儿为赵家生了六个讨债的,只这个年纪小的最像国公爷,总算是摆脱了女婿粗犷的虎长相。

常氏颤巍巍起身,急于告罪,却眼睁睁看着傅润将茶碗转了小半圈丶就碗沿吃了两口——??

是她不对劲,还是这两个年轻人不对劲???

老太太沉默片刻,复又坐下,捏紧衣袖反复打磨腹稿,悄悄丢给赵坼一记眼刀。

赵坼没懂,照样正襟危坐。

傅润端握温热的茶碗,修剪齐整的指甲隐隐泛珠光,叹道:“嗯,好茶。孤少时同……过国公府,夫人曾亲自烹茶招待,另有枣泥糕丶糖丝糕两盘,甜得恰到好处……转眼将有十年了。”

常氏很惶恐,道:“陛下好记性。”

因不是整寿,邀请亲房世交吃顿便饭而已,能得皇帝亲自过问,该是相当长脸面的。

加上儿孙孝顺,原定的戏班子和说书人都是京都最出名的,这帮下九流的家夥心思灵光得很,个个是人精,今夜祖坟冒青烟方在御前演一出大团圆,谁不激动欣喜,端的是十二分卖力。

宾客看得高兴,有的忘乎所以,当场叫了三声“好”——譬如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女婿赵坼。

常氏暗暗发愁,想及三月前在自家茶楼上说开了的帝後婚配秘辛,额间阴云密布。

当今中宫皇後是她的亲外孙。

老天!如此荒诞的事,女儿也好丶女婿也罢,瞒了全家整整四年!

傅润略看了半折戏,熟稔地扯过赵彗之的衣角同他说了句什麽,乏了,起驾回宫就寝。

皇帝的宫车一走,亲戚们都松了口气,拥上来道喜。

常氏颦眉,勉强笑着一一谢过,亦借口说头疼,提前离席回院子歇息。

贴身服侍的老嬷嬷问:“老夫人如何这样愁苦?今日寿宴真真长脸呀,又热闹,又体面!”

常氏摆摆手,笑骂她多事,“烧两盆热水与我洗漱。”

待房内只剩下她一个,思忖道:阿坼个蠢货,做生身父亲的,竟瞧不出他两个之间的情意,非说是彗之痴心妄想!唉,我虽看得透,也不好插手。但愿陛下明白其中轻重。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