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君王如朝日by哈卡色 > 第一百章 大结局(第1页)

第一百章 大结局(第1页)

第一百章大结局

与鞑靼的战争结束于正安五年三月上旬。

老汗王死後,鞑靼内部推选出一位新汗王,带领从各处收拢的残兵九千人向伊利汗国逃亡。

鞑靼被火器吓破了胆,大约一丶二十年内不会再回来。

狗国人本就少,天生擅弓箭的女王死後,“树倒猢狲散”,一时之间该部族仿佛灭绝了。

至于北羌,草原上一族独大,隐隐有向西扩张的趋势。此时未成气候,却不知三十年後如何。

大将军赵坼在西北大营连续六次递折子请旨告老还乡,言辞恳切,涕泪纵横。

第七封折子递进宫,在宝庆殿的案头搁置了十日,终于得了应允与一连串的封赏。

赵坼的心是很硬的,一手接圣旨,一手把大将军印交还与从京都来的兵部侍郎。他看也不看站在身後挽留他的昔日部将,卸下盔甲佩刀,掸去衣袖上的尘土,大步坐进马车回金匮了。

赵夫人已带着赵彰之的媳妇在金匮老宅等他。

至于无法上马的长子赵斐之,似乎接了训练新军的任务,跑去河北点兵了。

赵彰之夫妇无子,仅留有一女,赵坼的意思是从其馀几个儿子的孩子里过继一个,此事不急。

说到香火,他是万不敢拿傅润如何的,但也不很看好幼子与皇帝能“永结同心”。哼,且瞧罢。

他一走,西北大营暂由厉知行接管,赵坼的旧部私底下则视赵彗之为大将钦定的继承人。

这个年轻人,初次从军,杀王公丶杀王子丶擒女王,斩汗王亦有他一半功劳。

若不是年纪实在太小,加上出身到底差了赵坼“亲生子”半头,恐怕今年年底就能升任左柱国(从一品)了。说是赵家的义子,眉眼也的确不大像,但那种气势——唉,生子当如赵欃枪!

西北初平,各府县商镇有强盗丶土匪丶流民等问题,可谓“百废待兴”。

赵彗之是主将,无诏不得擅自回京。

是以他一边屯田养兵,调整军制,训练火器营,一边调军队协助地方恢复农业和商业。

傅润的生辰,也就是万寿节那天,京都来了天使,两名水土不服的御厨为他现做了一桌御膳。

除此之外,圣旨封他做万户,赏他千亩良田,更赐他佩甲入觐的殊遇。

再有就是……

一些不能说的太直白的丶不宜流传的丶大概有损陛下光辉形象的家书。

咳,赘言不叙。

傅润想让赵彗之趁机稳固声望,通过与各营将士打交道,使人心服口服。

这不是一次“比试”或者几次丶十几次惊人的军功便能够实现的。

汉人讲“人情”,离开等级分明丶令行禁止的战场,行伍的“阴谋”和“复杂”才刚刚开始。

一个过分出头的新人,一个深得皇帝赏识的“眼线”,要彻底立住,至少在边疆待上五年吧。

当然,赵彗之也回去过。

八月十五中秋节,他搭副将童仇的顺风车回京休养半月,说是住在赵府,实是在禁宫就寝。

傅丶赵两人半年未见,夜里无事,或者游船丶赏月丶占星,或者读书丶对弈丶作画……

长夜漫漫,俯仰沉吟。

风月旖旎,交颈缠绵。

走的时候,傅润在衆目睽睽之下险些摔倒,扶着赵彗之的手臂站住,擡眸怒瞪了他一眼。

“滚吧。”

“……嗯。”

赵彗之在西北大营学会了绝对的淡定和冷静,转身上马,脑海里尽是美人湿漉漉的喘息。

可爱。

昨夜他大抵做得太凶了,下次一定克制些。

春夏秋冬,四季如梭。

赵彗之随父亲北征时尚是少年,稚气未脱;一年过去,剑眉星目,面容俊厉,他已是顶天立地的男子,当之无愧的赵将军,屡立奇功,人见之侧目而称羡。

冬十一月,傅润下旨诏赵彗之回京述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