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小殿下刚回家就被拐走了 > 第六十七章 放榜(第2页)

第六十七章 放榜(第2页)

“是啊是啊,家学渊源,上官大人乃当朝重臣,虎父焉有犬子?”

“听闻此次策论,连喻相都击节赞赏,定是实至名归!”

这些声音渐渐汇聚,形成一股看似“衆望所归”的舆论潮流,将那些尖锐的质疑暂时压了下去。

顾子安站在人群相对外围的地方,当听到自己名字位列一甲第三“探花郎”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懵了。巨大的惊喜和强烈的难以置信猛烈地冲击着他的心神,让他几乎站立不稳。

他原本已做好名落孙山的准备——那份直指朝廷弊端,将吏治腐败丶赋税不均丶民生凋敝的疮疤血淋淋撕开的策论,极易触怒权贵,招致报复。

能侥幸中个同进士出身,已是祖宗保佑,他何曾奢望过能入鼎甲,金殿传胪?巨大的反差让他一时恍惚,只觉得周遭的喧嚣都变得模糊而不真实。

“恭喜顾兄!”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後响起。顾子安回头,看见林青含笑而立。

“林…林公子?”顾子安又惊又喜,“您怎麽……”

林青神秘一笑:“今日特来恭贺顾兄高中探花。今晚琼林宴,五殿下对顾兄很是期待呢。”说完,他不等顾子安回应,便隐入人群中消失不见。

顾子安怔在原地,脑海中闪过一个惊人的念头——难道自己能够高中探花,是得了五皇子暗中相助?他想起考前那场神秘的救援,想起阅卷时那份被“贵人”力保的卷子……一切似乎都有了解释。

琼林宴上,新科进士们觥筹交错。状元上官鸿被太子党羽衆星捧月般围着,脸上写满志得意满。他举杯高谈阔论,俨然已是朝廷重臣的做派。

“上官兄此次策论,听闻连喻相都赞不绝口啊!”一个太子门生奉承道。

上官鸿大笑着摆手:“哪里哪里,不过是平日多听家父与太子表哥议论朝政,耳濡目染罢了。”他这番话说得脸不红心不跳,仿佛那篇被喻柏川盛赞的策论真是出自他手。

不远处,顾子安独自站在一株海棠树下,冷眼旁观这场闹剧。他手中攥着琼林宴的节目单,背面是他偷偷记下的几个疑点——上官鸿在谈论自己的策论时,竟然连文中引用的典故都说错;而当有人问及文中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时,更是支支吾吾,答非所问。

“看来这状元之位,有蹊跷啊……”顾子安暗自思忖。

“顾探花为何独自在此?”一个温润的声音从身後传来。顾子安转身,看见一位身着月白色锦袍的年轻男子正含笑望着他。男子眉目如画,气度雍容,腰间悬着的云纹玉佩昭示着他尊贵的身份。

顾子安连忙行礼:“学生顾子安,拜见五殿下!”

谢昭云亲手扶起他:“不必多礼。”他看了眼顾子安手中的节目单,意味深长地道:“看来顾探花对宴饮兴致不高?”

顾子安犹豫片刻,终于下定决心般低声道:“殿下,学生有一事不明……今日听闻上官状元的策论备受赞誉,但方才听他谈论文中内容,却似…似有出入……”

谢昭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很快恢复平静。他示意顾子安随他走到一处僻静的回廊,才缓缓道:“顾探花果然心细如发。不过……”,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有些事,知道就好,不必说破。”

顾子安瞳孔微缩,瞬间明白了其中关窍。他郑重地拱手:“学生明白了。只是……”他擡头直视谢昭云,“学生这篇策论能得见天日,想必是殿下与喻相暗中周全。此恩此德,学生没齿难忘!”

谢昭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能高中探花,全凭真才实学。本殿与喻相不过是为国选才,尽了本分。”他望向远处喧闹的人群,话锋一转:“不过,朝堂之上风云诡谲,顾探花初入仕途,还需多加小心。”

顾子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正好看见三皇子谢申煜阴鸷的眼神扫过这边。他心头一凛,顿时明白了谢昭云的暗示。

“学生愿效犬马之劳,以报殿下知遇之恩!”顾子安深深一揖。

谢昭云扶起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册:“这是吏部拟定的新科进士任职草案。按惯例,鼎甲三人皆入翰林。不过……”他笑着地顿了顿,“有时候,远离京城纷争,反而能有一番作为。”

顾子安接过名册,看见自己的名字後面赫然标注着“拟任江州通判”。这是个从六品的实职,远比翰林院编修更有实权,而且正是他的家乡!

“这……”顾子安惊讶地擡头。

谢昭云微微一笑:“江州漕运积弊已久,正需要顾探花这样熟悉当地情况又敢于任事的人才。”他压低声音,“这也是相爷的意思。”

顾子安顿时热血上涌。他明白,这是殿下和喻相给他搭建的舞台,让他能够真正施展抱负!他正要道谢,却见谢昭云已经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来日方长,顾探花且安心等待。记住,真正的棋手,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