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呼风唤雨三国笔趣阁 > 第71章(第1页)

第71章(第1页)

“为父为你退了卫家的亲事。”

蔡琰冰雪聪明,立刻猜到了蔡邕看过了书架上的帛书,苦笑道:“儿有负阿翁期许。”

“分明是那卫家欺人太甚!”蔡邕怒气冲冲道,“我女儿是闻名天下的才女,他那儿子名不经传,若非老夫看在卫仲道一片痴心的份上岂会答应,他家草鹿岂能配我家凤凰?”

“退婚也好,幸亏此事让你我父女看清了卫家家风,若真嫁进去日后出了事,才是悔之莫及。”

书房内瞬间安静,没有人说话,只有呼吸清晰可闻。

过了许久,蔡琰才带着鼻音低声道:“阿翁,儿如今很自在。”

她眼角带着一滴晶莹的泪:“跟着主公,我能施展我的抱负我知道您担忧我的安危,可父亲遍读史书,该知道历朝历代都不缺英才,为施展抱负粉身碎骨也不怕。”

蔡琰的眼神澄澈,语气坚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久久,蔡邕挺直的脊梁弯了下去。

他嘴巴开合几次,可直白表达情绪对一生含蓄的大儒而言实在太难,他最终也只是低声道:“你去做吧,为父不管你。”

什么礼义廉耻,千夫所指,都比不上他的女儿。

他维护礼教,可他更爱他的女儿。

“谁敢骂你,为父就著书帮你骂回去。”蔡邕老眼浑浊,喃喃道。

“嗯。”蔡琰低低应了一声,一滴晶莹的眼泪坠地。

翌日,陈昭看着蔡琰通红的眼圈,皱眉。

“你爹骂你了?”

“没有。”蔡琰声音沙哑,显然是哭过一场,“阿翁帮我把那些骂我的人都骂回去了。”

“啊。”陈昭了然,“令尊爱你嘛。”

这就从“你爹”变成“令尊”了,可以说称呼十分灵活了。

见自家宝贝幕僚和未来书院院丞已经解决了父女之间的小小矛盾,陈昭面色一肃,说起了正事。

“洛阳传信,何进被杀。”

短短八字,便掀开了一场腥风血雨。

这封密信是八百里加急,所以洛阳那边何进被杀比蔡邕离去晚了几日,陈昭却在蔡邕抵达后第二日就收到了这个消息。

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后汉书》

丈夫去世后,她没有孩子,便回到娘家居住。

卓命征之,邕不赴。卓怒,使人谓邕曰:“如不来,当灭汝族。”邕惧,只得应命而至。《三国演义》

在蔡邕心中,大概是家人>名声

第59章“何进已死,洛阳必有动乱。”陈昭一边往军营走,一边快说。她目

“何进已死,洛阳必有动乱。”陈昭一边往军营走,一边快说。她目光如炬,仿佛穿透千里,遥遥看向洛阳方向。

“董卓此人,胆大包天、暴虐无所顾忌,他能做出的事情决计会出乎天下人意料。”

那有谋朝篡位野心的王莽还装了几十年的贤臣才动手谋逆呢,此时天下估计谁都想不到董卓能那么果决。

陈昭感慨:”世人总以为谋逆者必要谋划数十载,却不知豺狼扑食,向来迅猛。”

陈昭带到临淄的军队只有一万人,只是为了震慑临淄城内的豪强士族,大军依然驻扎在高唐,是故这处军营的规模不大。规模不大,却戒备森严。

进入营帐,陈昭步若流星走入营帐,吩咐左右:“传沮授、赵云、赵溪来见我。”

此时准确消息还没有传来,不宜让太多人知晓她的打算,可她势中核心谋士武将已经可以稍微透些底,早做准备了。

趁着几人还未至之前,陈昭先看向蔡琰:“文姬,你要筹集出至少足够五万大军吃半年的粮草,越多越好。”

“今年该送往洛阳的税赋不用送了,咱们自己留下。”

陈昭现蔡琰的神色有些不对,安慰她:“无碍,洛阳局势混乱,那些公卿顶多背后骂咱们几句,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找咱们麻烦。”

蔡琰微妙道:“主公,其实咱们一开始就没打算往洛阳送税赋。”

所以根本不用再多提一句留下。

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陈昭点名的几位谋士武将都已到齐。

将帐门一拉,嘱咐守卫营帐十步内不得留人,连树枝上的麻雀都扔石子赶走之后,陈昭召开了会议。

先将何进被杀一事简明陈述,又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何进已死,我料董卓必废帝立新,甚或弑君。”陈昭轻描淡写。

“弑君?”一道惊呼声响起。

众人纷纷向出声之人望去。

蔡琰不敢置信瞪大了眼睛:“董卓安有此胆?他难道欲行王莽篡汉之事?可他如何配与王莽相比?”

营帐内一片诡异的寂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