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从秦始皇陵开始直播探险 > 45(第2页)

45(第2页)

武瞾没反对李隆基下的令,对上官婉儿微微颔首。

上官婉儿立马吩咐太监,“没听到殿下的命令,去搬桌椅来。”

太监连忙应下,“奴婢遵命。”

狄仁杰从起身後视线就没从李隆基身上移开过,看着少年虽带稚嫩但不改疏朗的眉眼,他笑得十分慈祥,“多谢殿□□贴。”

李隆基对这位一心支持李氏的老臣微微一笑,“应该的。”太监很快搬来了桌椅,几人落座,狄仁杰看着空中的直播间,缓缓道:“陛下对此神物应当早有猜测,其应是後世之物,上头用文字交流者,也应是後世之人。”

武瞾轻“嗯”了一声。

神物不过是糊弄百姓的借口,那到底是什麽东西,在场几人都心知肚明,她自然也晓得。

眼下也没有外人,狄仁杰也不藏着掖着了,“那陛下对上头提到的玄宗之事如何看待?”

表面在问玄宗,实则他是在问太子人选,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听懂其言外之意,女皇身後的上官婉儿不由看了一眼李隆基,却看到对方没有一点儿紧张的神色,还擡手为陛下添了半杯茶。

不得不说,这份从容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狄仁杰对此很欣慰,但忧虑更甚,因为弹幕说了玄宗会开创盛世外唐亡也由其而始。

但眼下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确定太子人选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面前的两位老臣,武曌缓缓一笑,“旦儿待在东宫许久,也该出来走动走动了。”

她未明说太子是谁,但此时此刻提到李旦,明显就是父凭子贵的意思了。

狄仁杰立马起身拱手,“陛下已有决断,老臣定竭尽全力协助您,让江山长治久安,为後人造福。”

武曌丝毫不意外狄仁杰的话,但情绪难免还是有些复杂,但转眸看到为自己添茶的李隆基,她又释然了。

罢了罢了,终归是改不了李唐的江山,也都是她的子孙,争来争去结果都会是血脉相残,划不来。

不如顺应天意,让盛世再临,少些血腥争端,百姓亦能够安居乐业。

撑住病体进宫已耗费狄仁杰大半体力,与帝王交谈一番精力更是所剩无几,他有心想问李隆基一些东西,奈何张嘴便咳了好几声。

长者说话不便插嘴的李隆基此刻才道:“狄大人还好吗?可要御医来瞧一瞧?”

狄仁杰喝了一口热茶压下喉咙口的瘙痒,然後才道:“谢殿下关心,陛下之前已让御医为臣看过,不必再劳驾。”

李隆基看了看四周,“夜晚风大,狄大人病又未好,怕是又要受凉,若大人不嫌弃,我送大人回府休息可好?”

看着不远处的少年郎,狄仁杰有些受宠若惊,“殿下厚爱,老臣怕是……”

他後面的话还没说出口,武曌也发话了,“便让三郎送狄爱卿回府吧。”

皇帝都开口了,狄仁杰自然也没了拒绝的理由,再说他本来就有些话想跟李隆基说,便垂首谢恩,“老臣谢过陛下。”

从议政殿到宫门口还是有段距离的,狄仁杰让打灯的宫人远离了些,才对一旁的李隆基道:“殿下倒是大胆,如此不避讳地单独送老臣,也不怕陛下猜疑。”

李隆基随着老人的步伐缓缓而行,闻言唇角微扬,“若是偷偷摸摸才该怕,得了阿婆允准,自然不用怕什麽。”

听到阿婆这个民间无比平常但宫内极其少见的称呼,狄仁杰怔愣了一瞬,旋即便笑了,“殿下果真聪慧,一如幼时。”

早些年身体还好时他时常进宫,自然见过幼年的李隆基,那时只当对方是个头脑灵活的李唐後辈,幼时慧极长大平庸者比比皆是,他自不会太将其放在心上,但此刻知晓对方以後会让李唐再复荣光,他的心情就不一样了。

尚不到舞象之年便懂利用人性来保己身,帝王该有的勇气智谋样样不缺,生来就注定他要走上那个位置。

尤其还有其父李旦做对比,真是长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胜一代。

自己面对的都是老狐狸,李隆基从没想自己的小心思能瞒过他们,所以只是羞涩一笑,“隆基力弱,都是阿婆爱护。”

狄仁杰笑着摇摇头,没再说什麽。

眼看已经快到宫门口,他才道:“送到此处便可,殿下回去吧。”

对方都这样说了,李隆基也不强求送对方回府,微微拱手,“狄大人慢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