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源
临渊城的春天,第一次真正有了“春”的模样。
城外的雪水消融,汇入新疏浚的河道,滋润着刚刚翻整过的黑土地。
风中不再裹挟硝烟与血腥,而是混着泥土的腥气和草木萌发的清香。
城墙上,均安寨的黑旗迎风招展,下方是忙碌的工匠,正叮叮当当地加固着被战火洗礼过的雉堞。
聚贤堂内,炭火已熄,取而代之的是敞开的轩窗。
陈雪(揽星)未戴面具,伏在宽大的案几上,面前摊开的并非军报。
而是一张张绘制精细的图纸——水渠分布丶屯田规划丶新城营造。
“春耕在即,黑石河上游新筑的‘定波堰’是关键。”
她指着图纸上一处标记。
“钱通,库中调拨的粮种和铁犁,务必在谷雨前分发到各屯田点。
尤其北山峪那片新垦的坡地,土质贫瘠,需配发特制的骨粉肥。”
钱通(铁算盘)拈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
“寨主放心,粮种丶农具丶肥田料,老朽已按屯田户数丶田亩等级,分门别类备妥。
十支‘劝农使’队伍也已组建完毕,皆由通晓农事的老把式带队,明日便分赴各乡,指导垦荒播种。”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商人特有的精明。
“另外,按您吩咐,第一批‘均安通宝’已铸好。
铜七铅三,成色足,分量准,比那些诸侯私铸的劣钱强百倍!已在通海市试行流通,商贾反响极佳!”
货币统一,是掌控经济命脉的关键一步。
陈雪(揽星)点头,目光转向龚毅(淬锋):
“城防呢?”
龚毅(淬锋)正对着另一幅巨大的临渊城防图,闻言擡首,面具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三道瓮城主体已毕,正在加装绞盘控制的千斤闸。
城头新增十二座‘旋风炮’基座,射程覆盖护城河外三百步。
另外……”他指向城外几处不起眼的丘陵,“依山势构筑了九座暗堡,互为犄角,内藏火油丶劲弩,战时可为奇兵。”
他的声音沉稳,条理清晰,将一座防御体系从宏观布局到微观细节,拆解得明明白白。
这不仅是守城,更是在构筑一个进可攻丶退可守的战略支点。
“工匠营人手可够?”
陈雪(揽星)问。
“凌九霄从收编的流民和俘虏中,筛选出八百壮劳力,专司营造。”
龚毅(淬锋)答道。
“孙妙手配发了防疫药包,钱通保障了夥食供给,工钱按日结算,士气尚可。”
乱世之中,能吃饱饭丶有工钱拿丶还有大夫照看,已是天堂般的待遇。
陈雪(揽星)指尖划过图纸上标注的“巾帼堂”扩建区域:
“这里,再加建一座‘格物院’。”
“传令各州县,凡有精通算学丶营造丶水利丶匠作之才,无论出身丶年龄丶性别,荐入格物院者,赏!”
“若有奇思妙想丶能改良农具军械丶或解决屯田水利难题者,重赏!”
知识就是力量,尤其是在这百废待兴之时。
龚毅(淬锋)对此深以为然,补充道:
“可令钱通在通海市专设‘悬赏榜’,将亟待解决的难题张榜公示,明码标价。重赏之下,必有能人。”
“好主意。”
陈雪(揽星)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随即转向一直静立旁听的阿岁。
“女营那边如何?”
阿岁如今已能独当一面,闻言立刻回禀:
“回师父!‘巾帼堂’新招弟子五百人,识文断字班已开课。
女营火器队丶医护队丶匠作队皆在扩编。
按您吩咐,从各队抽调精干人手三十名,组成‘巡田卫’,由胜男带队。
三日後啓程,巡查各屯田点,协防流寇,调解田界纠纷,并教授妇孺辨识野菜丶防治时疫。”
让女子走出深闺,参与屯田丶巡防丶教化,这是打破千年桎梏的惊世之举,也是均安寨凝聚人心的独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