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枪决,被人围殴,被毒死,被噎住,後脑忽然挨一闷棍,疾病,车祸,天灾,甚至有的世界里母亲难産,他根本没有机会出生……
他一次又一次死去,而夜空中闪烁的群星也跟着一颗又一颗快速地熄灭。
到了最後,头顶只剩无垠寒夜,无边无际的暗黑,空空荡荡。
好像每一个仁青命定的结局,都是枉死。
他不甘心。还有许多想说的话,许多想做的事,许多想要保护的人,他已经意识到此生走了错路,如果老天垂怜,再给他一次机会——
蓦地,望见天尽头,残存一颗微弱暗淡的孤星。
那会是最後一次机会吗?
他无端想着。如果能再来一次,他一定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说不定,也可以连带着改变小山稚野以及一衆人的命运——
“仁青,活下去……”
弥留之际,他真心忏悔。泪里混着血,心底无声呢喃,为另一场人间中那个素未谋面的自己祈福。
“下一次,你们都要活下去。”
黑暗没顶,仁青呼出了此生最後一口气。
老庙村,一处破败的农家院。
一个名叫李仁青的小男孩,捂住脖子,自噩梦中惊醒。
「全文完结」
後记「关于山归来,关于孩子们的一切」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太擅长取名字。这本书同样如此。
书名其实源自一种植物,名字就是“山归来”。
最初只是为了凑单。收到时只有两根干巴巴的枯树杈子,没抱任何希望,随手插在花瓶里,不曾换水,更没有加入任何营养剂,尽管我有。
因为在印象中,这些付出有点“多馀”。
它不像鲜花那样娇贵,也不如进口花卉那般稀缺,平平无奇,甚至有点呆板。是那种网上购物快要付款时,界面自动蹦出来,让你看在低价的面子上,“顺手”来一件的植物。
它从来都不是浓墨重彩的主角,只是件陪衬。
然而,当桌上的鲜花枯萎凋零,角落里的它却在污水中坚韧地存活,支棱着一丛一丛小巧的果实,甚至生出了新的嫩绿的叶片,拼命地向着世界呐喊,它想活。
那一瞬,我终于懂得了它的花语:不屈。
顺遂的人生固然令人羡慕,但不屈的生命更值得被尊重。生命的本质是熵增,生命的意义却在于熵减,是在注定的杂乱崩坏中一次又一次地重建起秩序。
所以这一个故事,我们不大杀四方,我们来讲一下杀戮发生之後,那些被侮辱与被损毁的生命,要如何“复活”。
这是一个关于原罪的故事,就像一句话简介里说的那样,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在一篇名为《高墙外的孩子,独自长大》的访谈里有这样一组数据,说2013年,44。7%的父母服刑家庭子女,每月生活费低于200元,72。7%低于500元。我读到时,被这一组数字所震撼。一个人犯罪,摧毁的是双方的家庭,特别是家庭中原应处于被保护与照料位置的孩子们。作为服刑人员的子女,当父母锒铛入狱,他们不仅失去了家庭的庇护与托举,同样也丧失了纯真的童年与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贫穷,歧视,孤独,暴力,幼小的年纪却要被迫独自承受来自成人社会的规则与恶意。
为了求生,有的孩子辗转于亲友之间,小心翼翼讨生活;有的因自卑变得胆小懦弱,一生恐惧亲密关系;有的因经济和歧视而辍学,又在暴力熏陶下重蹈家族命运,走向新的犯罪道路……
最让我痛苦的是最後一种命运,他们的人生被罪恶所害,却又成为新一轮的罪恶,去损毁其他人的家庭,掠夺其他孩子的未来。
我也不禁设想,如果我生在那样的家庭,在没有正确支持与引导的情况下,我是否又有足够的勇气与幸运去破局?
无论是仁青,稚野,还是小山,他们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幸运儿,各有各的苦,各背各的罪,但是在这个故事里,我想要刻画的是他们如何自苦难中一次次爬起,走向新的幸福。
人选择,然後必然受苦,属于各自的磨难就在长路上等待。但是不要怕,世界比我们的恐惧更大一些,活下去,走下去,然後好人相逢。
这个世界极少因为某个人发生巨大的改变,但并不是说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就无能为力,我们不是无足轻重的衆人,我们是一夥的,我相信,只要好人比坏人更多一点,那人世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的好朋友,希望你于苦痛中竭尽全力的活下去,为了曾经身为孩子的自己,为了以後将要降临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我们要勇敢,正直,坚守善意,我们要长寿,要亲眼看看这个世界是否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好了那麽一点点。
“2019年,民政部,司法部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将事实无人抚养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纳入保障范围,意味着因父母服刑而失去监护人的孩子,能够获得相应的生活,医疗及教育保障。2024年10月,民政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共有41。4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数据引自《高墙外的孩子,独自长大》
你看,世界真的在变化。
风暴会止息,世界走向它的路,而命运曾给予我们多少积雪,故事的结局也必会偿还多少个春天。
《山归来》这个故事,献给所有不被看好,不被期待的生命。愿我们珍重自己,保佑自己,带着自己,一步一步,走到春光灿烂的新世界去。
愿我们永不屈服。
活下去,一定好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