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60章灯花落他不会再是孤单一个……
“那时候的‘赛会’啊可热闹了,城隍庙每天演出神戏,白日城隍出巡,晚上出灯,就属滚灯表演最受欢迎,迎灯队伍最前头的高举大纛旗舞滚灯做先锋,後面的边迎灯边表演武术。从前没有电视电脑,大家一年到头都盼着这些,是迎神祈福,也是过节庆祝。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对这些没什麽兴趣了吧……”
温婆婆将滚灯抱在怀里,神情半是怀念半是怅然。
“我从前也玩过这样的灯笼,新奇的很,阿婆能把这个灯送给我吗?”宋怀晏手掌抚在那个滚灯上,声音温沉而低柔。
“本来就是,想给你的啊……”温婆婆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婆婆编了一辈子竹子,这或许,是我做的最後一个了。”
等温婆婆缓过来些後,宋怀晏将人扶到屋里靠坐在床上。
“小宋啊,婆婆常常觉得和你那样熟悉,怎麽有时候又会突然连你的样子都想不起来……婆婆真的是年纪大了,也活得够久了……”
宋怀晏给她倒了杯热水,温声说:“让婆婆记挂了,我该经常来的。”
温婆婆没有接过水,而是捧住了他拿水杯的手。
“让婆婆好好看看你。”
她将他的手握了一会,然後又擡起手掌,在他脸上轻轻抚摸着。那是一辈子饱经风霜的手,满是伤痕老茧,连最柔软的手心处都是粗硬的。
宋怀晏没有动,感受哪粗糙而温暖的手指在他脸上摸索游走着,从脸颊,眉骨,眼睛,鼻子,到嘴唇。
那本是世界上最强大灵巧的手。可以编出最好的蔑具,做出最好的食物,织出最好的衣服。
那双手拉着他的小手,从父母的墓地一路走回这个空无一人的小屋。摸着他的头,给予他这个世间最宝贵的勇气和信心。
那双手撑着天地,遮住风雨,护着他安然长大。
“阿婆……”宋怀晏声音哽咽,他停顿了一下,压住眼底溢出的情绪,“我一直在呢。”
“诶。”老人轻轻应了一声,“这回不会再弄丢了。”
等喝过热水,温婆婆的气色看着好了些,像是并没有什麽大碍了。
“小宋,桌子上有盏油灯,你帮我点上,这天像是要暗下来了。”
这个时代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电器,除了特地营造氛围,几乎没有人再点油灯蜡烛,温婆婆的房间里,却常年放着一盏油灯,灯的造型古朴,铜制的底座雕刻着镂空花纹,看着已有些年代。
宋怀晏慢慢走到桌前,将油灯点燃放到了温婆婆床边。
“小宋,你再帮我把院子里的东西收拾一下吧,衣服可以都收到隔壁小屋那个箱子里,把滚灯也拿进来吧。”温婆婆又说。
宋怀晏迟疑了一下,又看了看沈谕,沈谕朝他点头,示意他留在这,宋怀晏便转身出去了。
“小晏啊……”温婆婆的声音,如同初秋还未完全枯萎的一片落叶,轻轻飘落,带着一丝不舍与哀愁。
宋怀晏的脚步被这声呼唤生生扯住,如同一尊雕塑般回头。
他站在门框处,半边身子被门外的白光温柔地包裹,形成了一圈淡淡的光晕。脸庞丶埋没在光影的交错里,看不清神情,只有那双眸子,在明暗之间闪烁着复杂的水光,像是有着千言万语,却终究未能说出口。
像是短暂地停顿了几秒,又像是等待了几十年的岁月。
他转过身,走入了那片白光之中。
等宋怀晏走出门,温婆婆转头看向沈谕,对他招招手:“小沈,过来坐这边。”
“虽然阿婆才见了你三次,就当真喜欢得紧。”老人慈爱地笑着,毫不掩饰目光中的喜爱,“说来奇怪,我这个脑子,也算还能记事,但是对小宋,我却总是模模糊糊的,记不住太多关于他的事……明明这孩子对我这般上心。”
她侧过身,从床头的柜子里拿出一个泛黄的本子,是很多年前学校会发的那种练习本。
边角已经磨损,纸张也变得脆弱。但那淡淡的蓝色条纹依旧清晰,每一行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写着许多日期,每个日期後面,都有一个“宋”字。
“阿婆不识字,只能写几个数字还有自己的名字,这个宋字还是跟原来隔壁的语文老师学的。”温婆婆的手指摸索过纸上密密麻麻的“宋”字,仿佛在触摸岁月的痕迹,“自从发现自己总是忘记,小宋我每次来了後我都会记下一个时间。等空了的时候看几眼,好像模模糊糊能想起些什麽。”
“我其实看得出,我有时候认不出他,他的神情是很难过的,但总是笑着,给我说更多暖心窝子的话。他那样笑,我就心里难受……”
温婆婆的眼眶泛红,浑浊灰白的眼中蒙上一层水汽。
“阿婆以後啊,可能真的记不住了。小沈啊,你不会和我一样的,对吗?”
沈谕像是明白了什麽,他从老人手里接过那本泛黄的笔记本,青灰色的眼眸映出那张温和慈爱的脸。
“婆婆,你放心。他不会再是孤单一个人。”
温婆婆笑起来,脸上的皱纹舒展,眼里的泪花闪着星星点点的光。
“我就把这孩子,交给你啦……”
床头的油灯“吡啵”一声轻响,灯花闪烁,继而暗淡。
宋怀晏抱着滚灯进来的时候,温婆婆靠在床头,闭着眼睛,脸上温和而平静,仿佛只是睡着了。
他在门口站了一会,才缓缓走近目光从温婆婆移到那盏熄灭的油灯上。
“师兄……”沈谕往边上退了几步,给他让出更多的空间,“婆婆她,走得很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