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一百零三章踪迹
哗啦——
庄显及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将手边茶水扫落在地,擡头向封如筳骂道:“你是个什麽东西,也配来审我!”
封如筳站在半步开外,看着茶碗跌落在脚边,神色不变。他道:“奉旨查案,没有什麽配不配的。庄大人在这儿不想说,地牢里有的是地方让你说。”
昨日,庄显及被带回御史台,他身为二品官,黄颂实在不敢把他关到监狱里去,而是立刻找了间厢房好吃好喝地供着。
不想天还没亮,封如筳跟谁都没打招呼,直接把人提出来审。黄颂知道後冷汗都下来了,匆匆忙忙进了屋,屁股还没放稳就看见这一幕,吓得又跳起来:“大人息怒……”
庄显及得了台阶,掉过头去骂黄颂:“看看御史台被你管成了什麽乌七八糟的样子,东宫诬告,不但不面圣陈情,还真敢把本官拉到你这破地方来受审。十几年前的旧案子,该问的东西本官当年都问过了,铁证如山。封如筳,你别以为自己奉旨有多了不起,我告诉你,只要我活着,没人能给他周丞海翻案!”
黄颂唯唯诺诺地应了一声,却听身後有人道:“庄大人慎言哪。”
阎止坐在暖阁里,手里端了杯茶,看着外面两人。他鬓角乌黑,脸色雪白,一身绛红色官服衬着白玉冠,领口上缀着珍珠,擡起眼睛看着庄显及。
黄颂外强中干,与摆设没两样。封如筳站在前头敢问,定心丸在帘子後面。阎止道:“东宫是不是诬告,不是咱们能议论的。庄大人口不择言,是要被录在卷宗里的。冬天干燥,大人喝口茶吧,冷静些。”
庄显及冷笑道:“这屋里都轮不上黄大人说话了,十几年的地盘拱手让人,你竟能甘心。”
黄颂早就麻溜地蹭过来了。他堆着笑脸又倒了杯茶,双手奉在庄显及旁边的小几上,笑道:“查案嘛,查案。哪有什麽让不让的。”
阎止隔着珠帘看去,想起封如筳说过,他在案前与刑部的人见过面。这黄颂之前对着案子避之不及,见了庄显及虽有恭敬,搪塞却多,两人之间未必和睦。
屋里安静下来,封如筳摊开卷宗,一手执笔,问道:“案子的卷宗我都看过,先从最近的说起。陈知桐案在许州发生时,与你提审相距长达半年之久。周丞海一从许州回来即遭羁押,半年之间,从未认罪。为何在你刑部终审时,他一反常态地认了?”
“你是想说我判错了?”庄显及反问道,“封如筳,你可要想清楚,如果我判错了,陈知桐这案子公布的第一天,我就应该被拉出去砍脑袋。当时各项证据都指出周丞海与陈知桐不合,我怀疑到他身上,又有什麽问题?”
“问题就出在证人身上。”封如筳道,“许州几人的证言都是假的,过了十几年都能问出来,当时为什麽没发现?庄大人,那几名证人你真的提审过吗?”
庄显及脸色骤变,拍案喝道:“放肆!”
“你刚才说,各项证据都指向周丞海,可是你连有什麽证据都不清楚。这只能说明一点,你定罪审案的时候,另有他人代劳。”封如筳起身,走到桌前又道,“这个人不会审案子,只会编证据。你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来不及掩盖。”
“可是你为何要与周丞海过不去?你没去过许州,当年的水灾与你也没有关系,不可能这样了解其中的关窍。是谁替你代劳,又是谁让你以此定罪?”
“封如筳!”庄显及霍然而起,怒喝道:“你再胡扯,本官现在就上殿告你,我要让你人头落地!”
“庄大人何必恼羞成怒。”阎止忽道,“如果我没说错,审案的是南裕苓吧。”
屋里陷入死寂。庄显及僵在原地,憋得脸色通红。他想要说什麽,却一个字也挤不出来。
阎止看了看他,起身从帘後走出来:“许州事发後,南裕苓跑到京城来,问你陈知桐的案子到底怎麽办。你一心想着怎麽给周丞海定罪,顾不上他,直到他告诉你,周丞海的罪名可以再加一项,还是死罪。只是有件事很奇怪,许州从你身上捞足了好处,你却什麽也没得到。事到如今,我还是想问。庄大人,到底是谁这麽想要周丞海的性命?”
庄显及的脸色颓唐下去,倒退几步坐回椅子上,拒绝再吐露一个字。
时近中午,屋外阳光明朗。封如筳跟在阎止身後走出屋去,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姓庄的可真难缠。要不是你想到南裕苓身上,堵住了他的嘴,我可就要被押上金殿了。”
审讯无果,阎止听出他宽慰之意,便笑了笑,又说:“你连番逼问,庄显及已到强弩之末,哪儿敢真的上殿。不过封大人,他不开口,你觉得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封如筳顿了顿,低声说:“庄显及颇多顾忌。”
“顾忌何来?”阎止问。
封如筳摇了摇头,跟着站住:“南裕苓受人之托去找庄显及,後者听命于人,虽然身居高位,一样无法自保。这样的事情不到鱼死网破,他是不会开口的。南裕苓背後是什麽人,你当也知一二。”
阎止眯了眯眼睛,没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是转身同他向外走去。拱门外,见着贺容远远走来。
贺容是来御史台验尸的。萧临衍不肯透露陵卫的身份,东宫上下便没有再问的必要,唯一能开口的便是被这抛出来的掌政通事。他重伤在身,刚醒还没多久,勉强能睁眼说话。找人证验尸这事原本不合规矩,但封如筳点了头,就免了很多麻烦。
阎止看着他穿过拱门,绕廊走来,问道:“怎麽样?”
“很顺利。”贺容颔首,又侧身向封如筳一拱手,“多谢封大人帮忙。”
封如筳此前没见过贺容。他看着年青的将军愣怔了片刻,才回神开口:“小事一桩,不必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