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鸣珂by陆棠讲了什么 >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宫(第1页)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宫(第1页)

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宫

碧空湛湛,天明如洗,年节後首次大朝会开朝,京中文武百官都在。大殿上的金琉璃映着日光,殿外设了重兵,禁军自下而上把守在玉阶上,一层压着一层。

林泓向宝座上看去,皇上翻着周案的卷宗,另一只手拈着翡翠珠,不辨神色。阎止与封如筳站在殿中,噤声敛目,一时无人开口。

他向对面悄悄地望去,萧临彻站在闻侯身侧,不知何时看了过来,一双桃花眼里含着笑意,看得人心里发毛。他觉得古怪,赶紧挪开眼睛站好。

皇上将卷宗看到一半,不再翻动,擡头点阎止出来问道:“庄显及丶黄颂两人施重刑丶造冤狱,僞造了供词以图定罪。那按你的意思,周丞海当年所被告种种罪行,皆不是他的罪过了?”

阎止拱手道:“当年案卷所提之事,十有八九为诬告,其馀一两件较轻的,年久无证已不可查。周丞海当年一经被告便被打入刑部,丝毫没有为自己辩白的馀地。他两人便可一手遮天,害其致死。”

皇上合上卷宗,不置可否:“从前种种不论,单是给衡国公府的那封秘折,便足以定他死罪。更何况,这事情前段时间在百官之间传的沸沸扬扬,数位老臣告到朕面前来,说御史台案子不查,闲话倒多,你怎麽说?”

阎止敛目道:“臣与封大人查阅周丞海所留往来书信丶所集邸报,见他与衡国公虽交好,但国公府事发後并无上书为其开脱之意,也从未与人谈论过此事,可见所谓秘折毫无道理。经查实,秘折并非周丞海所写,而是有人模仿代笔,借抄检之机放在他的书案上,意图诬告。”

朝中一片哗然。

周氏旧案自从判决起,十年之间,衆臣间私下的议论便没断过。再加上前一阵秘折流言如沸,不少人都觉得,御史台今日是就冲着闻侯去的。

闻阶转头怒目而视,刚要说话,被萧临彻拦下了。他笑道:“侯爷稍安勿躁,父皇还没说什麽,您不宜动怒。本来没什麽,要是让人抓了把柄就不好了。”

“放肆。”皇上声音不高,殿中立刻静了下来。

皇上起身走下玉陛,翡翠珠仍拿在手里,只是不再转了。他走到两人面前,眯着眼睛对封如筳端详了片刻。封如筳心底骇然,不由倒退了半步,馀光见他又回到阎止面前。

“既然是诬陷,何人代笔何人指使?”皇上问了一句,又意味深长地道,“所图为何?”

阎止双手交握在袖中,神色平静:“代笔者是闻氏旁支的私塾先生,模仿字迹出神入化,因此得受青睐召入京中,并于事後收受大量钱财作为交换。但因遭黄颂追杀,只得隐入佛寺避祸,剃度至今。此人现已拘押在御史台,对仿折一事供认不讳。”

“既然黄颂安排的人,又是闻侯旁支。”皇上背着手踱了两步,“这麽说来,僞造秘折一事,是闻侯的意思了?”

“一派胡言!”闻侯一把推开萧临彻阻拦他的手,从队中大步出列,指着阎止怒斥道,“你毫无证据,在此血口喷人,这才是诬告。什麽旁支的私塾先生,还收受钱财上京来仿一封信,简直就是满嘴谎话。那代笔之人何在?叫上来,本侯要于他当衆对质!”

殿上静得落针可闻,阎止拱一拱手道:“回皇上,虽说代笔人出自闻氏,可背後指使之人并非闻侯。庄显及丶黄颂两人设私刑立冤狱,其始末源于许州。许州为我朝来往通衢之重地,却因其县令南裕苓受人指使,与羯人私相勾结从中牟利,而遭羯人盘踞,来往通行丶贸易皆受阻塞。”

他道:“十三年前,许州爆发水患,洪涝决堤,朝中派周丞海前往治理,自然便要洞悉与羯人勾结一事。此人唯恐泄露,便命南裕苓追杀传信求援的陈知桐,此其罪一。无兵相救,许州饱受天灾,死伤无数,时至今日仍深受其害,此其罪二。”

朝中百官鸦雀无声,许州之患伤亡惨重,疮疤血淋淋地被撕展在眼前,无人不为之惊心。

阎止继续道:“说回此案。许州水患平定之後,此人心知周丞海势必会将勾结一事直达圣听,便借陈知桐之死,周丞海与瞻平侯不合之机,勾结刑部丶御史台诬陷为其定罪。更暗中使黄颂搜集代笔者僞造秘折,使御史台监守自盗,坐实他的罪名,此其罪三。皇上,朝中皆知黄颂的举人是买来的,他在翰林院当了六年修撰才入仕途。您可知他在翰林时,师承何人?”

“何人?”

“黎鸿渐。”

“去!把黎鸿渐押上殿来,要快!”皇上吩咐完盛江海,回身坐回宝座上,黑漆漆的一双眼睛落在阎止身上。

封如筳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低声向阎止道:“此事好像没那麽简单,你……”

阎止示意知道了,又听皇上问道:“此案御史台倒是审的清清楚楚,依你看,应如何判?”

“证据具备,口供确凿,今日朝中百官都看着,如何判决应听皇上金口玉言。”阎止道。

皇上说:“庄显及丶黄颂私设冤狱,草菅人命,处斩。黎鸿渐即刻羁押,朕要亲自审他。至于周丞海……冤狱不假,其不臣之心也不假。该判的人朕判了,算是给了他公平,此事到此为止,不算冤枉了他。”

朝中寂静无声,瞻平侯不知何时回到队里,沉默不言。萧临彻仍是带着笑意,却向殿门口望了望。

“皇上,”阎止声如寒冰,“周大人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敢问他何来不臣之心?”

皇上单肘支案,向前探身,面上带着冷色:“周丞海去许州带着什麽心思,你以为朕不清楚?他放着兵部尚书不做,跑到许州去治水患。他真的是去治理水患的吗?

阎止微微摇头:“若非如此,许州还有什麽值得他贪图?”

皇上盯着他:“阎凛川,这是在金殿之上,你是在逼着朕翻案吗?”

阎止冷冷道:“证据确凿,衆目睽睽,为何不肯翻案。皇上是想他日史书留笔,称朝中纵容冤狱?”

皇上大怒,拍桌喝道:“禁军何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