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8)圣旨已下,怀疑来历
竟是先问他这件事麽。
柏康从凉州带回一名伶人的事,也算有不少人知道。毕竟建光帝派去的官员,有许多都看到了莲枝跟在他身边,寸步不离的模样——似乎是知道他们快要回京了,莲枝怕柏康真的把他扔在凉州城,去哪都跟随着。
有时柏康有要事和自己的属下吩咐,莲枝也要跟着,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仿佛让他回避一下,也是什麽十恶不赦的事一般。
不知是怎麽养出来的性子。
“确有此事。”柏康仍低着头回话。
听了这话,建光帝笑了一声。柏康尚不清楚他为何提起此事,建光帝话锋一转,又开始询问他凉州之事。柏康早已做好应答准备,将他们到达凉州後的所见所闻一一上报,只除去凉州知府宴请他与常玉竹,并将他二人带去春风楼一事。
至于他与莲枝如何相识,柏康只说自己在外拜访城中百姓时,偶然撞见莲枝被几个伶人欺负,自己看不过去,忍不住上前相助。
这话半真半假,就算建光帝找人求证,也不能说他说的是假话。难道对方也怀疑莲枝的来历,怕他替莲枝僞造身份,假称是从凉州带回来的?若是对方要带莲枝去审问……柏康内心百转千回。就莲枝那副娇滴滴的样子,恐怕禁不住盘问,就要被吓哭了。如果建光帝真的起疑,那自己便一力承担。柏康心里正想着,建光帝突然神神秘秘问:“听闻,那伶人果真长着……那样一张脸吗?”
柏康一怔。
“朕从前要为爱卿赐婚,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赐你的几人,可见你也并不喜欢。”建光帝道。
“臣不敢。”柏康立马再次跪下,“陛下赐的人,自然是好的。”
建光帝摆摆手,笑道:“既然如今,爱卿带回了心仪之人,朕便做主,将那人赐给你。小路子,取圣旨来。”
柏康完全愣住,没料到他居然会这样说。路公公已经取来空白圣旨,双手奉上,看向柏康的眼神藏着几分揶揄。建光帝挥笔,写下寥寥几个字,又盖上御印,将那道圣旨抛给路公公。
“柏大人接旨——”路公公扯着嗓子,露出一个仿若胜利者的微笑。柏康还不在状态,心里对圣旨的内容有了几分猜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凉州苏氏,恪恭持顺,静正垂仪;敬事上天,夙夜惟寅。今有礼部官员柏康,已至适婚之时。朕特将苏氏许配与卿。一切礼仪从简,择良辰吉日完婚。钦此。”
许配?
完婚?
柏康心里乱糟糟的,头一次没来得及接话,整个人都安静了不少。路公公还是第一次见到柏康如此安分的模样,忍不住坏笑一声,扬了扬手中拂尘:“陛下赐婚,可是天大的恩典啊!柏大人,还不快接旨?”
柏康下意识伸手,接过那道堪称莫名其妙的赐婚圣旨,憋了几秒,才想起来谢恩:“臣多谢陛下赐婚。”
直到出宫门,上了马车时,他额头上还挂着薄薄一层汗。
赐婚?陛下召他进宫,不问他政事,凉州之事也草草带过,却为他赐了婚。从前,建光帝总是旁敲侧击地打探他对陈凤莲究竟是何种心思,也总是有意无意带来和陈凤莲模样相似的人,再默默看他的反应。
赏赐那三个人时,他就隐隐觉得陛下有些按捺不住了。建光帝登基三年,因为他并不名正言顺的上位,一直遭到朝中一些老臣诟病,到现在传言也未曾停歇。先帝心腹不多,旧臣之中,坚定维护他的其实也不多,但盖因为陈凤莲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那些老臣再不喜欢他,也拥护他的正规和正统。
至于建光帝与皇太後的纠葛,是当时还只是一个礼部小吏的他都听说过的事。当初建光帝愿意提拔他,不过是看在他出身实在低,身後没有助力的缘故,提拔他这样一个出身低微的先帝旧臣,能给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也能堵住老臣们的嘴。
这些年来,自己没将礼部的事务搞得乱七八糟。虽然那些老头嫌他太张扬,却也只是监管他,没有给他背後使绊子,倒让柏康与老臣一派暗中联系,培养了自己的势力,愈发坐稳了礼部尚书之位。
是觉得他难以掌控了吗?
话说回来,苏氏是谁?
柏康又把那张圣旨翻来覆去看了两次,结合建光帝的话,後知後觉想到,苏氏应该就是莲枝了。
凉州知府,好像也姓苏。
带莲枝回来时,柏康想着回到京城就马上让他离开,再让人暗中盯着便是,总之他不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但看来,建光帝竟是早就打探清楚莲枝的底细了吗?恐怕他刚救下莲枝不久,建光帝就已经得知此事。
苏氏。
果然不是一个小小孤儿那样简单。
回到府邸时已是黄昏。管家仍等候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柏康回府。京城不比边塞小城,柏康为人清廉,没有雄厚的家底支撑,又养着上下一大帮子仆役,便只能买了个略微偏僻的宅子。他刚一下车,便把圣旨塞给管家:“陛下的赐婚圣旨,收好了。”
管家弯腰应下。柏康又道:“去查查今天带回来那个小孩,叫莲枝的……他估计不叫这名字,你们先从凉州知府身边查起,有什麽消息,都报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