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路
5月8日,劳动节假期後收假的第三天。
初三年级这层楼的空气格外闷。
窗外蝉鸣聒噪,一声紧接一声。
越是临近解放,人心反而越浮躁。
前天返校,一天之内连轴考了六门,甚至有同学当场就绷不住了,直接趴在课桌上哭了起来。
桑榆自己也快撑到了极限。
尤其是今天,廖淑在数学课上大发雷霆後,那股压抑感几乎让她喘不过气。
试卷发下来了。
鲜红的“98”让她无法接受。
几门成绩陆续揭晓,总分勉强上540,距离附中去年分数线,还差40分。
放学後还有例行补习。
桑榆本想找个借口溜掉,又实在不愿早早回家。
她麻木地收拾好书包,拖着步子走向备用教室。
陈佑李总是去得很早,习惯性地给她占个位置。
这节是化学。
她虽说总分跻身年级前30,但化学差得一塌糊涂,大部分时候就在及格边缘徘徊。
坐下後,她索性破罐破摔,肆无忌惮地翻开了许湜前几天丢给她的那本小说。
讲台上,化学老师:“过筛的目的是什麽?大家一起说。”
台下回应稀稀拉拉:“除去砂石和未燃尽的稭秆等大颗粒固体……”
一片死气沉沉。
亏得是位身经百战的老教师,才压住了火气没发作。
补习分两段,各四十分钟,中间休息十分钟。
第一段结束,桑榆也恰好翻完了结局。
她重重合上书页,心里更堵了,又不死心地重新翻开,手指滑到了作者後记那页。
一张薄薄的信纸,轻飘飘地掉了出来。
上面的内容猝不及防地撞进视线……
阅读速度太快有时真不是好事。
她了然地笑了下。
第二段补习开始,桑榆彻底无事可做。
她撑着下巴,眼神放空,百无聊赖地观察着周围同学听课的表情。
心里知道自己状态不对了,但又不明白该怎麽调整。
这时,笔尖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传来。
“回神。”
男生清宁的声音瞬间让她打了个激灵。
“很无聊吗?”
“被发现了。”她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有什麽地方听不懂吗?”他问。
“你应该问我,能听懂多少?”
陈佑李立刻懂了。
他拿起铅笔,在她摊开的练习册上圈出一道大题。
“粗盐提纯,必考题型,原理其实简单。”他顿了顿,看向她,“想听吗?”
桑榆微怔。
头一次遇到讲题前先问“想听吗”的人。
她点头:“好啊,让我见识见识小陈老师的功力。”
陈佑李迅速抽出一张空白活页纸,铺在两人桌子中间,他一边低声讲解,一边在纸上流畅地写下关键步骤。
声音平稳,思路清晰。
讲完一个环节,他会适时抛出一个问题,自然地引导她去思考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