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人生不作安期生
如意二年,暮春。
两名少年踏着满城落花进入桐州城门。
前者一袭青衫,红色发带随风轻扬,背负长剑,剑上悬挂的半块玉珏与剑柄相击,发出清越之音。後者束发成髻,手握长剑,步履稳健。
两人便是徐安期与徐潜山。
此时距他们与陆长清一起游历江湖已过去了一年。
三个少年人在青城偶遇,一个刚刚灭三十一盏心灯,一战成名;一个不喜如今儒宗被孔氏把持的风气,心情郁闷;一个与家中决裂,偷跑出来,孤身一人。
三人在茶馆相遇,一拍即合——或者说徐安期与“鹿山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游历江湖。
今後扬名天下的青城三杰中,陆长清以“鹿山涯”之名在扬州一战成名,徐安期被人约战至今无一败绩,素冠美名。
他们三人走到荥阳,走至扬州,绕了那麽一大圈,见过高山流水,也见过流沙戈壁,干了许多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也差点被惊天动地的事情干死。
好在桃花马上,春衫少年侠气,竟也不知天高地厚的过来了。
**
桐州街边,马车辘辘,手揉的鱼糜团成丸子下锅,爆出滋滋的油香,香糖渴水打在竹筒中……商贩的叫卖不绝于耳,徐安期走着走着就停了下来。
桐州原属乌桓慕容,矿産丰富,市集上各式各样的石头雕成精巧的饰品,吸引了不少外来人的注意力。
徐安期蹲在摊子面前,一眼看中了根海棠花的簪子。小商贩不是没见过为心上人或是娘子买小玩意讨欢心的人,又见徐安期身姿不凡,像是有钱的主,当即张口夸赞少侠眼光极好,推销起来。
徐安期确实很喜欢,但半天过去,还是诚恳开口:“对不住,我没钱。”
商贩一噎,便笑:“少侠给心上人买簪子,自当大气一点。”
徐安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心上人也没有。”
商贩觉得自己被人驴了:“那你在这看半天!”
徐安期拈着那枚簪子,笑了:“因为它确实好看。”
徐安期做事随性,想看海棠花就自己一个人拖着海棠树苗上山,说要游历江湖就拉着徐潜山出门,看来路不明的鹿山涯顺眼就带上鹿山涯,想一出是一出,就连自己的师父也常被折腾地直摇头叹气。
徐潜山最终还是冷脸付账了。
“……”
只是他们师兄弟来的不巧,刚刚进桐州城没多久就下起了雨,一直到晚上才找到价钱合适的落脚处。
热水洗去满身寒气,徐安期擦过头发,径自铺开被褥,靠在了窗台上。
不知何时骤雨初歇,月光穿透云层漫过窗棂,万山仿若一白。
桐州的月色极好,比起青城儒宗来说别有一番缠绵的韵味。
徐安期曾听陆长清说过,桐州有竹海万顷,晚上若是住在竹海旁的月池处,就能听竹叶沙沙作响,闻见月光浸透竹叶的清气,份外宁静。
此时此刻,素湍绿潭,湖光映月。雨後的水潭被月色折射出粼粼波光,竹叶上照着一层莹白银霜,案头长剑上的玉珏摇晃。
剑客倚靠在床头一角,遥望着悬挂于窗户之中的圆月。
徐安期感受其中,不由叹息:“真漂亮。”
一旁的徐潜山无心欣赏,对着烛火算账,去掉今日买簪子格外的开支,最终冷脸开口:“我们三个人,管账的应该是陆长清。”
徐安期搭着膝盖,笑意漫上眉梢:“师兄有些厚此薄彼啊。”
徐潜山吹灭烛火,看向自家不省心的师弟:“你是散尽千金的败家童子,若将钱袋子托付给你,不出三天,我们两个就得到街上讨饭。”
徐安期:“……”
徐潜山在儒宗也帮忙打理过账务,只是制不住他这个师弟,让徐安期求几回,就冷脸付账说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