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簪缨问鼎txt > 千灯照夜十(第2页)

千灯照夜十(第2页)

龙骧卫指挥转运司官差并役夫将赈粮搬至仓库,周缨充当仓吏计录赈粮数量并成色。炽热日头下,衆人挥汗如雨。

崔述请崔则进内院,才还礼道:“二哥。”

自当日出族,双方都已默认不再来往,官阶悬殊,平素除大朝外,也难相遇,至于後来崔允望致仕,崔则外任,更是许久未曾有过会面。

及至此番仓促碰面,崔述仍不敢在人前与他相认,只是公事公办,到得无人处,才敢唤上这麽一声“二哥”。

“二哥怎麽来了?二哥既在清平路任职,即便圣上调尔路粮草至宜丰路,也当交由宜丰路转运司来统筹吧?”

崔则倏地笑了一下:“还不是因你恶名传天下,宜丰路大小官员皆惧你,赈粮又事关重大,生怕来被你纠住错处,各司长官商议半日,竟无人敢应,我正巧滞留城中未走,想想便替了这趟差。”

崔述了然,面色却有些沉:“本非你之职责,越职离任也是错处。”

“果然,怪道宜丰路不愿来。”

崔则一笑:“圣上命清平路会同宜丰路筹备并转运赈粮,用词既是会同,哪司主导都不算违命吧?”

崔述无话可说。

崔则微微一笑:“外放两年有馀,倒有几分明白你为何弃全家于不顾,也要走上这条路。正巧,你既来南地,许久未见,便过来看看你。”

想是因他先前下狱之事,令他这个平素甚少言及这些事的二哥也多话起来。

崔述默然许久,方道:“多谢二哥。”

“也来看看这边地荒县,或许会更明白几分罢。”崔则自顾自言道。

崔述替他斟了杯凉茶,道:“此地暑热更甚,二哥注意身子。”

“二老近来可安好?你二嫂来信虽常有提及,但她惯来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父母亲则许久未曾修书过来了。”

“挺好的。高堂之事,若真有什麽,二嫂不会相瞒。”

想着他虽一直在京中,但恐怕也已许久未曾见过家人,崔则沉默下来。

一杯茶尚未饮尽,崔述已自案上取出那份赈灾条例递予崔则:“周缨拟的赈灾法子,二哥空了瞧瞧,若有错处,便再完善完善。”

崔则执杯的手顿在半空:“周姑娘也来了?”

崔述点头。

“胡闹!”崔则将杯盏搁回案上,“此地距玉京两千馀里,又急着赶路,你把她带来做甚!寻常女子这般急地走一趟下来,必要伤了元气,没个一年两载断然养不回来。”

长至十来岁後,崔则便不曾再拿兄长的架子训过他,此番发作起来,崔述一时竟有些讪讪,迟疑了一阵才替自己辩解道:“她不是与我一道来的。”

见他疑惑地看过来,崔述赶紧阻了他的疑问:“此事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往後有空再与二哥解释吧,先说正事。”

“二哥带的都是武夫,多个书吏也不错,让她随你赈灾吧。”崔述道,“二哥在州县时日少,若有困惑可来与我商议。若她有不懂之处,也望二哥勿要藏私,她能力尚可,或可成二哥之得力助手。”

叫周缨帮忙做事尚可理解,还要将为官办事之道悉心教授,崔则沉默须臾,到底还是道:“我知道了。易哥儿蒙她照顾多年,我自然不会对她有不敬之处。”

用的竟是“敬”这样的字眼,崔述不由一怔。

崔则淡道:“滴水之泽,九死以报,你不是忘恩的人,我亦不是。”

“有劳二哥。”

“你与她,到底……”

崔则到底没忍住又问了一句:“你非溺于情色之人,先前那些年,父母亲如何催你,你也不为所动。当日也仅因为徐公主动提起议亲之事,才勉强应下,後来却又因诸多事情不了了之。

“但这周姑娘,依我观来,恐怕于你而言并非常人,你二人到底是何情况,你又作何打算?”

到底是亲兄长,崔述没打算瞒他,坦诚道:“此生情系于她,再无他念。至于往後如何,且看她罢。”

崔则淡淡一叹:“可惜她也是个心志过高过坚的。”

“不可惜,如此方是她。”

崔述将话题岔开,转问正事:“二哥总共带了多少人马?赈灾需要多少,核算一下,留足人手後,将其馀人马都予我调配。”

崔则微愕:“城中有问题?”

崔述将事情简单梳理给他听:“县学生将当日县衙所制加征役钱的布告藏于越神祠,奉和去取之时遇劲敌埋伏,但仍知晓轻重,怕致越山族生乱,强行将战圈引至祠外空地,但因实力悬殊而惨败,只是侥幸保住证物。

“第二日,我同龙骧卫去敛骨时,却发觉越神祠几乎被夷为平地,甚能闻到火药味。”

“当夜郭成礼已下狱,窦裕和尚未入城,却有人能趁夜毁掉一整座山神祠。”崔述肯定道,“绥宁城中,还有第三股势力潜伏,恐怕还不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