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多娄敬显还没说完,人头已经被侍卫砍下。
宇文邕把头转向了叱列长叉,叱列长叉大声说:“呸!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不是莫多娄敬显那个软骨头!”
于是,闭上了眼睛。
叱列长叉是叱列平的弟弟,忠贞不二。
“松绑!”
宇文邕淡淡一笑,他就欣赏这种汉子。
看到慕容三藏、綦连猛都投降了,叱列平最终也选择了投降。
至于尉相愿,城破之际,他去投奔了高孝珩。
对于忠诚的慕容三藏、綦连猛,宇文邕劝降;对于愚忠的鲜于世荣,宇文邕斩杀;对于骑墙的莫多娄敬显,宇文邕铲除。
宇文邕的驭人之术,可见一斑。
“报告陛下,洛阳已被常山公(于翼)攻克,独孤永业归降我大周!”
杨坚第一时间前来报喜。
“太好了,快带独孤永业来见朕!”
宇文邕带主力包围邺城的时候,于翼带着杨坚、韩擒虎等将领,在河南大地上纵横驰骋,很快也打到了洛阳城下。
独孤永业下令死守城池,对周军展开了顽强抵抗,以至于杨坚的亲弟弟杨整都当场战死。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伤亡过重。”
杨坚忍着悲痛说。
“嗯嗯,看来,是时候劝降独孤永业了。”
于翼摸着胡须。
“我愿前往一试!”
说话的是韩擒虎。
韩擒虎,时年四十岁,是老革命北齐降将韩雄的儿子,从小爱读经史,粗狂豪迈,一身胆识。
韩擒虎只身来到城下,要求面见独孤永业。
独孤永业站在城头喊话,询问韩擒虎的意图。
韩擒虎跳下马,鞠了一躬:“独孤刺史也是当世豪杰,怎么会为昏庸的齐主卖命?”
“呵呵,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不为齐主卖命,难道要像你和你父亲一样,投敌叛国?”
独孤永业讽刺道。
“哈哈哈,大丈夫做事,就要跟对明主,关西宇文氏礼贤下士,天下人都争相归附,何来投敌叛国之说?再说你独孤刺史,出身名门,忠心耿耿,却一再被齐主怀疑,您再有能力也是报国无门,这样的君主,您还要效忠,这不是愚忠是什么?”
“你!”
独孤永业被说中了心事,开始愤怒。
这时候,杨坚赶来了,他对独孤永业说:“独孤刺史,算起来,您和我的岳父还是同宗,就算不为别的,难道不想为家人考虑?”
独孤永业本来姓刘,只是随着母亲改嫁独孤氏,这才改了姓,杨坚这样说只是为了拉拢关系。
说到家人,独孤永业的心理防线被打破,默默流下泪来。
这些年独孤永业一心为国,家人的境遇并不是很好,也没有得到朝廷的照顾。
许久后,独孤永业叫来了儿子独孤须达,让他去打开城门,接受投降,于是,北齐的南部重镇洛阳就此陷落。
进入洛阳后,杨坚没有忘记妻子独孤伽罗的嘱托,通过独孤永业的介绍,第一时间找到了大舅哥独孤罗,并把他送回了长安;随后,杨坚带着独孤永业赶往邺城,拜见宇文邕。
“罪臣叩见天子。”
独孤永业被杨坚带来时,已是血染战袍,一脸疲惫。
宇文邕一把扶起独孤永业,看着这个曾经让自己在洛阳城下吃尽苦头的男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快,给独孤将军松绑!”
二人相谈甚欢,宇文邕给独孤永业封官大柱国。
武将收服后,接下来是文臣了。
对于文人的清高和气节,宇文邕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他在长安没少喝韦夐、庾信、王褒、颜之仪等才子打交道。
首先去拜见的是熊安生。
熊安生是国子博士,博学精通《五经》,听到宇文邕到了邺城,马上叫人打扫门庭。
家人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熊安生说:“周帝重道尊儒,一定会来看我。”
果然,宇文邕亲临熊家,不让熊安生叩拜,亲自搀住他的手,叫熊安生和自己坐在一起;赏赐给他很多东西,还送给他小车和马匹供他乘用。
又带着小司马唐道和去北齐中书侍郎李德林家中,说:“讨平齐国后得到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得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