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不小心捡到了落魄太子是不是主攻文 > 第66章 鲛绡未卜(第1页)

第66章 鲛绡未卜(第1页)

第66章鲛绡·未卜

顾屿深再次遇到李逢,是在文家後门。

他清晨去楼下买早点,正好看到一堆人推搡着那人出来。李逢不知所措的站着,比划着什麽,可是那些小厮和侍女一脸嫌弃,冲着他摆手,然後毫不犹豫地关上了门。

料峭春风中,李逢就怔怔的站在门前。他身上伤痕累累,只做了简单处理,顾屿深远远瞧一眼,就知道那纱布下只怕浸满了血。

“公子,公子?您的包子。”小二吆喝着,把纸袋子随手扔在盖着竹篓的布上,顾屿深恍然回神,叹了口气,又递了几个铜板,“再加两个,劳烦。”

接过包子,顾屿深擡步向着李逢走去。

“巧遇啊。”他笑着说。

李逢看见有人来,习惯性的堆起讨好的笑,可是看清楚人时,又愣了片刻,才俯身行礼,“顾公子。”

顾屿深“嗯”了一声,随手把包子扔给他,然後没等那人反应过来,不由分说地就把人拉走了。

“公子,公子!”李逢有些惊讶,“做什麽?”

“给你看看伤口。”顾屿深已经拉开了酒楼房间的门,轻呼了口气,“这样在外面血淋淋的,不怕惹得你们文家不开心?”

文家两字说出口,李逢的眼神暗了暗。

可惜顾屿深在前没有看清。

听到门响,范令允把茶水倒好,起身来迎。可是没走几步,就定住了。

顾屿深拉着李逢一只袖子,把人藏在身後,然後状似不在意的蹭了蹭鼻子,淡淡开口,“就丶偶遇嘛。医者仁心,你懂的。”

范令允眼神落在拉着袖子的那只手上。

顾屿深不动声色,悄悄收回。

殿下目光深邃的扫过二人,轻哼了一声,然後转身走到了屏风後。

顾屿深微微松了一口气,转身带着李逢进入室内,而後关上了门。倒是李逢看着顾屿深耳边的白玉珠子,方才恍然大悟。

“公子前几日身边那个女子……”李逢含着笑,轻声说,“这位爷知道麽?”

“是我阿姊。”顾屿深气定神闲,“他知道。”

李逢没有进到屏风後,顾屿深拉着人在梳妆台前坐下。然後自己转过屏风,看着范令允喝着早茶,随手招呼道,“来,大花,打个下手?”

范令允心中有些不满,但也没说什麽。拎着剩下的半壶茶和医药出了屏风。

检查完一圈,顾屿深暗自有些心惊,伤口有的极深,有的较浅,都是刀剑伤,只是草草做了处理,延误到今日甚至有些发炎。

“你从雁山来?”范令允皱眉问,“路上遇到了什麽?”

李逢闻言瑟缩了一下,像是想到了什麽不堪回首的事情,沉默了很久之後才低声说,“山匪。”

“山匪劫掠了我们的车马。侍卫们都去保护四少爷,却没想到中了套,被一网打尽。我拼尽全力才救下了姑娘们,丝绸布匹也丢失了。”李逢有些自嘲的笑了笑,“今早本是想去找文家本家说明情况,谁知道他们只收了姑娘,四少爷的事情就说了句时运不济,无人在意。”

“山匪?!”范令允冷声发问,“雁山里怎麽会有山匪?叶家这些年管控甚严,怎麽平白无故在这节骨眼上作祟。”

“都说不相信,不可能。可是阁下,他的的确确就是有了。”李逢惨淡一笑,“我何苦编这种瞎话?昨日已经禀报了官府,叶家所率的守备军想来已经去往了雁山。”

“文家为了一鸣惊人,特意要求文家偏门那些珍惜布料不设展,最早在赏纱会前三日到达。”这人一双桃花眸中闪过一抹嘲笑,不加遮掩,“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折了夫人又折兵。”

顾屿深用布条沾了酒液,擦在伤口上,李逢倒吸一口凉气,不可自已的哆嗦了几下,却咬了咬牙,没有呻吟出声。

窗外的春风阵阵吹在肌肤上,都是折磨。不多时李逢脑门就出了一层冷汗。见状顾屿深给范令允使了个眼色,後者起身关上了窗。

“听你这说法,好像不是很待见文家。可是听说文家这次的赏纱会可是能够造福青州博州的大善事。”顾屿深挽起了袖子,把头发梳成马尾,给他把着脉。

“顾公子,没人会喜欢一个把自己当成工具的家族。”李逢轻轻笑了笑,他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的,“我在五岁的时候被捡入文家,给他们家嫡出的二公子做了几年书童。後来二公子中了举,我便也没用了,于是转头把我卖入了偏门。”

“费尽心思,什麽都出卖了,坐到了如今这个位置。好心好意辅佐着四公子想着能够再入本家,然後山匪一来,再次一无所有。”李逢擡眼看向眼前人,语气依然含着笑,但是笑意没有入了眸中,顾屿深擡头看去,那双妩媚的眼中带着近乎绝望的死寂,“四公子出身尊贵,可是在本家眼中也尚且算不得什麽。何况我这麽一个家奴。”

“何以至此,文家之前不过是攀附着宣家的小家族。”范令允给他端了一杯茶,“不过才十年不到,文家就富庶如此?”

“小家族?”李逢觉得荒唐,“从文家把姑娘嫁给宣家之後,就算不得小家族了。”

顾屿深听到这里同范令允对视一眼。

文丶宣二家联姻,第二年的时候就有了宣疏,第四年的时候迎来了宣许。

又七年,便是风头无两的宣家一朝覆灭。

“大梁为了缓和前朝战争的积弊,鼓励农桑,鼓励生産,”范令允对着一头雾水的顾屿深解释道,“所以彻底推翻了前朝的均田法,不抑兼并,不立田制。”

“宣家就是靠着土地买卖发的家,而後借了新朝起,开陆海商路的契机,一跃成为清淮府乃至大梁不可忽视的平民商贾。”

“如今听来,文家之所以起家甚快。”他看向那边因为擦药呲牙咧嘴痛不欲生的李逢,轻轻说道,“是踩着宣家尸骨走上的富贵路。”

“而今的西北三府,文家大过天去,又与叶家有着拉扯。我这番陷四公子于险地,这辈子算完了。”李逢苦笑道,“本来此事若成,偏门那边作保让我入了朔枝参加科举。眼下是彻底前路未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