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云密布
江安方才也注意到了:“云侍郎的肚子那麽大,看着确实像是怀了双生子,双生子在民间常常被视为不祥之兆,前朝史册上有记载过,也是妃子怀了双生子,最後母子三人都被活埋了,若云侍郎真诞下双生子,只怕会惹人非议……”
赵肆撇嘴嗤道:“双生子不应该是好事成双吗,怎就成了不祥之兆,这等迷信之说,就是妥妥的陋习,应该下令废除掉,待明日我禀告陛下,把这事纠正过来。”
赵肆说到做到,连夜写了篇奏折,送到御案上,痛批此等陋习。
只要是关于云昭尘的事,文晟就会格外上心,他看完赵肆写的奏折後,当天颁布一条新规——诞下双生子赏银五十两。
这条新规一出,民间那些被隐藏起来的双生子,一夜间挺直了腰杆,从前他们总被周围人歧视辱骂,久而久之他们也以为自己就该低人一等,但新规一出,这种观念就被彻底颠覆了。
双生子一出生就自带五十两银子,这哪是灾星,这明明是福星啊。
下了朝,江安与赵肆并肩走在宫道上。
江安一手负在身後说道:“陛下这法子真管用,百姓现在都把双生子视为吉兆了。”
赵肆慢悠悠地走着:“陛下哪能想出这麽仁慈的手段,肯定是云兄在背後指点。”
新规的确是云昭尘想出来的,这一招比直接下禁令管用百倍,刚颁布就将百姓的观念给扭转过来了,因为人都是趋利的,只要有利可得,那就是好事。
“走,一起吃酒去。”赵肆强行把江安拽去醉荫楼吃酒。
江安还记得之前在这喝酒,被陛下打了一百大板的事情,他端起酒杯,摇头苦笑道:“那次尚书把工部大半的官吏都请来为云侍郎庆贺,我也在其中,唉,只是过来喝了几杯酒,就白白挨了打。”
“别提了。”赵肆才是真的惨,他挨了板子回去後,又被自家老爹用家法狠狠伺候了一顿,现在想起来都还觉得疼。
“时间过得真快,陛下登基已有一年,这一年里,修城墙丶建堤坝……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你瞧底下那些百姓。”江安示意赵肆往窗外看,“他们身上穿的棉衣,都比往年要厚实了。”
赵肆顺着江安的视线看过去,见人群中有一抹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竟然是尚书令贺政。
赵肆转头吩咐自己身边的小厮:“去把尚书令请上来。”
“是。”小厮快步跑下去。
过了有一会,贺政跟在小厮身後走进雅间,赵肆和江安起身行礼,贺政回了一礼,随後三人一起入座。
赵肆倒了杯酒递过去:“尚书令怎会在此?”
赵肆和江安都是云昭尘的心腹,在他们面前,贺政没什麽好隐瞒的,直言道:“尘妃……不,云侍郎托我找寻长公主的下落,我打听到长公主曾来过醉荫楼,便想来问问。”
贺政一直都在寻找长公主,但找了大半年都没找到,长公主就像是人间蒸发般了,一点消息都没有,这事实在是古怪,按理说长公主失踪,陛下那边会派人找才对………
赵肆回忆道:“半年前,我在道观里见过长公主。”
江安紧接着说:“那道观是陛下登基後建的,道观一建成,长公主就搬了去,要我看,那道观像是特意为长公主建的,陛下既然有心要长公主在道观里清修,就一定会派人盯着长公主,长公主莫名下落不明,或许……”
江安点到为止,没有把话挑明。
贺政醍醐灌顶:“看来不必找了。”
赵肆听得一知半解:“或许什麽?难不成是陛下把长公主藏起来了?”
“隔墙有耳。”江安把桌上的糕点往赵肆那边推,示意他把嘴堵上。
他们的话若是传到陛下耳朵里,恐怕会对云昭尘不利。
赵肆往前凑了凑,神秘兮兮地说:“我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江安也往前凑了凑:“何物?”
赵肆擡手招来小厮,吩咐了几句:“床底下有个小黑匣子,你去拿过来,记住,别让其他人看见。”
贺政放下酒杯,斜睨过去:“别卖关子,到底是何物?”
“与长公主有关,看了你们就知道了。”赵肆并不是故意要卖关子,而是这个事情他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得把东西拿过来给他们看了,他们才会明白。
小厮的脚程很快,没让几人等太久,赵肆拿到小黑匣子,打开外面的锁,从里拿出一张有字的纸。
“这是什麽?”江安率先抢过,拿在手里看,粗略看了几眼後,把纸递给尚书令过目:“您瞧瞧。”
贺政看完皱眉道:“纸上写的字,好生奇怪。”
赵肆把这张纸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这是长公主写的字,那日在道观,我不小心撞到了长公主身边的婢女,那婢女手中拿着一摞纸,纸上全是这种奇怪的字,我偷偷藏了一张,本打算交给云兄,但这段时间太忙,给忘了,今日听尚书令提起长公主,才想起来有这东西。”